首页 理论教育 结构研究: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

结构研究: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紧紧围绕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研究这一主题,拟从七部分进行论述。导论,主要阐述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和结构。大众文化的渗透性是为其获得商业利润的杀手锏。第五章,从大众个体来分析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逃离功能。[23]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4页。

结构研究: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

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研究将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澄清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本质,梳理和借鉴西方一些思想家有关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分析的理论,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观念和批评立场,研究当前大众文化的具体意识形态功能,提出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本书紧紧围绕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研究这一主题,拟从七部分进行论述。

导论,主要阐述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和结构。

第一章,基本概念的阐释和厘清,包括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概念解析,梳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功能,正确理解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便于理解后面几章主体内容的阐述。

第二章,回顾大众文化理论意识形态研究的思想溯源和反思既有理论资源,回到大众文化研究视野,本研究选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和费斯克的大众文化抵抗理论,进行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历史探索。

第三章,从政党角度来论述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控制功能。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与阿尔都塞的文化意识形态理论开始,论述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的理论基础,接着阐述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的特点和主要方式,最后分析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的实现机制。

第四章,从大众文化制作商来分析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功能。大众文化的渗透性是为其获得商业利润的杀手锏。本章从大众文化发展的现实环境出发,分析了消费社会的存在对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的推动,大众文化生产制作者利用视觉符号的技术手段操控着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的源头;接着论述了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共谋的表现形态(大众的集体无意识、平民意识、现代受众意识)和主要载体广告、商业电影互联网),最后分析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的社会心理机制。

第五章,从大众个体来分析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逃离功能。本章首先分析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逃离的动力,肯定大众的能动性,分析大众生产者式文本,突出大众的主动抵抗性;其次分析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逃离的主要特征和正负效应;最后选取了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女性文化,体现边缘风格的青年亚文化,及来自民间的草根文化形态来作为典型分析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抵抗或逃离的意义。

第六章,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的构建策略。包括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大众文化与多元意识形态的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关系。论述大众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论证建设有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战略思考,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以现实为基点,着眼于未来发展的远见。从宏观上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中国特色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构建,以及中国特色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设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1]《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内容》,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2日,16版。

[2]阮小波:《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4]宗立华:《大众文化的本质、作用和建设策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5]阮小波:《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6]陶东风:《欲望与沉沦——当代大众文化批判》,《文艺争鸣》,1993年第6期。周宪;《大众文化的时代与想象力的衰落》,《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3期。杨扬:《大众时代的大众文化——从比较文化的视野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5期。扈海鹏:《试析大众文化对人的现代性发展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7]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第76-82页。

[8]徐贲:《影视观众理论和大众文化批评》,《文艺争鸣》,1996年第3期,第56-65页。

[9]薛民,方晶刚:《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述评》,《复旦学报》,1996年第3期,第96页。

[10]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1]阮小波:《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2]阮小波:《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3]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142页。

[14]徐晓琳:《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王亚南:《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张贞:《论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曹瑞刚:《现代广告的意识形态分析》,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5]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2页。

[16]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www.xing528.com)

[17]程建军,赵硕:《转型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特征分析》,《江海学刊》,2011年第5期,第10页。

[18]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19]让·波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223页。

[20]让·波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21]让·波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22]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23]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4页。

[24]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25]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5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28]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77页。

[29]《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30]Althusser, Lenin and Plilosophy and Other Essay, trans,by Ben Brewster,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1971,p.162.

[31]王亚南:《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32]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4页。

[33]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4页。

[34]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5页。

[35]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5页。

[36]赵勇:《大众文化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37]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38]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1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