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普法者”到“法治社会”的记录者
《今日说法》自成立伊始,就确定了“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124]的栏目宗旨,力图打造中国人的“法律午餐”。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栏目的着眼点从最初的法律知识普及发展到法律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渗透,完成了从“普法者”到“法治社会记录者”的角色转变。
笔者对2008~2014年《小撒探会》的报道主题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从最初的法制领域的报道到民生热点的关注,报道议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小撒探会》历年报道议程
续表
不难看出,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等民生话题一直是《小撒探会》关注的热点,而根据年份的不同,一些新的话题也会成为节目的议程。如2011年和2012年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2013年的社区矫正,2014年的司法公正与公开、抗击雾霾、水资源污染等,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都会被纳入节目报道的范畴。
《今日说法》栏目副制片人、责任编辑王宝卿认为,我们应当对法制新闻的概念进行再理解。法制新闻只是要求相对专业的报道,宽泛的讲,没有什么事件不是法制新闻。法制新闻的核心价值是记录与推动,促成一个以法治观念和法律规范为价值坐标的社会,因而可以从社会出发,再回到法制的角度。《小撒探会》节目议程的变化反映了栏目对“法制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力图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视角记录法治中国。
2.高频词汇:从关注现代化到聚焦“现代性”转型
当代中国问题可以表述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即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社会。在中国语境下现代性不同于现代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福利的改善,也即民富国强;现代性是指建构起一个现代文明秩序,拥有一整套的现代社会价值观,如民主、法治、自由、公正、平等、人权等。”[125]《小撒探会》作为法制栏目两会报道的代表,不仅关注民生问题和民众福利,还具有社会责任感,聚焦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和公民权益的保障,促进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传播。
笔者对54期栏目中主持人评论的话语进行高频词汇的统计,民生、安全、公平、阳光、幸福、愿望、梦想、改变、制度等都是节目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汇。从早些年的对民生、安全的探讨到近年来对社会公平正义、公民幸福感关注的提升,《今日说法》越来越关注“现代性”的转型。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小撒探会》部分高频词汇历年变化图
(二)从权威话语体系到协商话语体系
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euare Hall)认为,“大众传媒中的媒介是意识形态斗争场域,每一次意识形态的结果,都会对社会结构的重塑产生影响。”[126]他还指出受众对信息传播者发出的编码信息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根据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进行解码,具体来说,解码范式有“优先解读”、“协商解读”和“对抗解读”这3种。在当今自媒体时代,官方权威性的一元话语体系逐渐解冻,大众话语逐渐渗透,栏目也在尝试构建一个社会“协商式”的话语空间。
1.报道视角:从官方走向民众
报道视角是节目报道的立场和角度,即新闻记者是站在谁的角度叙述故事,阐释问题。基于观察,笔者将《小撒探会》的报道视角分为官方视角和公民视角。
官方视角是从官方的角度看问题,如2008年3月7日的节目《同饮一江水》,就是从政府的视角报道治理水污染的措施和成就;而公民视角则是从公民和个体的角度去观察社会,表达诉求,如2011年3月8日的节目《朱冬梅的留守生活》就是从留守妇女朱冬梅的视角讲述自己的留守生活,呼吁社会问题的解决。研究样本显示,近年来节目报道的官方视角逐渐淡出,公民视角增多,栏目试图打通“官”、“民”两个舆论场,实现社会沟通与对话。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小撒探会》历年报道视角统计图
图3 《小撒探会》公民视角比例变化图
2.消息源构成:从单一向多元(www.xing528.com)
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与不同消息来源根据各自认定之社区利益,所共同建构的社会(符号)真实。”[127]我国台湾学者臧国仁指出,消息来源是社会行动的竞争者,它反映了在媒介领域言说叙述的主动权。而梵·迪克也发现,消息来源与意识形态有关,暗示了文本背后媒体与记者屈服的权力来源,它实质是一种建构社会事实的修辞手段。
笔者对《小撒探会》2011~2014年节目中的消息源进行分类统计,把消息源分为公民、政府官员和社会人士。其中,政府官员包括司法、执法系统的工作人员,而社会人士主要是指专家、学者、企业家、明星,如著名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企业家宗庆后、演员蒋雯丽等。从表2和图4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民主法制的进步和公民社会的崛起,消息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的话语权扩张,社会的力量介入,共同与官方探讨中国发展。
表2 《小撒探会》消息源分类统计表
图4 《小撒探会》消息来源构成比例统计图
3.节目模式:从报道—点评模式到体验式报道
《小撒探会》播出9年来,节目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民生故事——演播室嘉宾点评”到“民生故事——移动场景嘉宾点评”再到“两会卡片”连接社会各方的体验式报道,栏目不再是官员与专家的“一言堂”,而是不同社会阶层沟通与对话的平台。
2006年,《小撒探会》第一次播出时,节目沿用“《今日说法》故事+演播室嘉宾点评”的模式,先为观众讲述民生故事,再由法律专家和学者进行点评。2008年,节目第一次将演播室搬进距离人民大会堂最近的地方,力图拉近与两会的距离,这是形式上的一个创新。自2009年起,《小撒探会》开始采取体验式报道的形式,主持人撒贝宁走下演播台,成为一名记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的体验,掌握一手采访资料,真实报道新闻。这种报道方式“将原来新闻报道中的‘听他说’变为‘我自己说’;变‘你做我报’为‘我做我报’。”[128]同时,通过“幸福卡片”这一环节,撒贝宁将群众的愿望带进两会现场,询问两会代表的解决之道,并让代表们写下自己的“幸福卡片”和“愿望卡片”,充当了“信使”和桥梁,促进了社会对话与协商。
(三)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建构
《小撒探会》新闻话语演变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新闻实践中专业主义的确立和发展。这对促进报道的客观公正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主要体现在报道立场和报道诉求的转变上。
1.报道立场:由宣传导向到信息导向
新闻专业主义是源于西方的新闻从业理念,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公正、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件的真相,服务于公共利益。
《小撒探会》播出9年来,报道立场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官方的“传声筒”到“观察者”和“记录者”,节目以更加客观中立的态度记录中国社会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观察,将《小撒探会》2008~2014年的报道立场分为赞扬和中立两种,赞扬主要是宣传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中取得的成就,而中立则是以理性客观的态度陈述事实,这既有成就也有问题。详细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小撒探会》报道立场统计图
从上图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赞扬”一直在节目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客观中立的态度逐年凸显,所占比例显著提高。栏目对两会的报道立场从以宣传为导向转为以信息为导向,专业性提高。
2.报道诉求:从展示成就到揭示问题
报道诉求即是媒体报道的功能和目的。恰如著名报人普利策(Pulitzer)所说:“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129]新闻专业主义要求媒体成为公众与国家对话的工具,成为舆论监督、维护自由民主的利器。
笔者将《小撒探会》的报道诉求分为展示成就、揭示问题与呼吁解决、展现未来发展规划这3个类别。展示成就如2014年3月11日《阻击雾霾》中对政府抗击雾霾,保护环境举措的宣传;揭示问题与呼吁解决主要是通过故事揭示问题,呼吁立法和制度的完善,如2012年3月7日《不再让你孤单》通过报道留守儿童的生活,呼吁社会予以关注;而展现未来发展规划则是代表对焦点议题的未来规划说明,如2010年3月14~15日的《六省市高端谈住房》就是各省对未来房价调控、保障性住房等政策的说明。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期节目的报道诉求并不是单一的,笔者归类的根据是节目的核心报道诉求。由图6可知,节目的报道诉求已从原来的正面宣传和展示成就为主转变为揭示社会问题和呼吁社会解决,新闻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提升。
图6 《小撒探会》报道诉求统计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