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视角:作为话语的新闻
话语分析最初可以追溯到古典修辞学,亚里士多德在2000年前就已“详细论证了话语的各种结构,并指出了它们在公共语境中进行劝服过程中的效用”。[120]进入20世纪,以索绪尔(Saussure)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开启了话语研究的新视野,结构主义成为话语研究的主要方向。到20世纪80年代,荷兰学者梵·迪克(Van Dijk)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中首次将新闻纳入话语研究的范畴,开辟了媒介研究的新路径。
梵·迪克认为,话语不仅是文本,还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对话语进行全面分析需要将文本和语境结合起来考察”[121]。英国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Noman Fairclough)进一步将话语分析分为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和社会实践向度。文本向度侧重文本的语言分析,话语实践向度“特别说明了文本生产过程和解释过程的性质”[122],而社会实践向度倾向于社会分析和权力关系等内容。这三个向度的划分“使得话语变化和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到确定,并使文本的详细属性能够与话语事件的社会属性——它们是作为社会实践的特例——有机地联系起来”。[123]本文主要借鉴梵·迪克和诺曼·费尔克拉夫的理论,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角度分析新闻话语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探究文本背后社会各方对话语的介入、维护、批判和重构。
(二)研究对象:《今日说法》两会特别节目《小撒探会》(www.xing528.com)
《今日说法》作为中国电视法制栏目的标杆,自1999年创办以来,就以其定位准确的价值观、严格标准的选题、鲜活的内容和独特的报道结构在受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力,担负起了记录中国法制进程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双重使命。
而《小撒探会》作为《今日说法》的两会特别节目,凭借其差异化的定位与风格,2006年一经播出就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2008年后,更是与《小丫跑两会》、《小崔会客》、《泉灵看两会》齐名,成为央视两会报道的品牌栏目。因而,选择《小撒探会》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与此同时,作为两会专门报道,《小撒探会》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话语风格,其内容的生产与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延续性,便于观测。
笔者选取《小撒探会》2008~2014年连续7年的54期节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栏目主题、议程设置、报道结构、报道视角、报道立场、报道诉求、消息来源、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勾勒栏目新闻话语的嬗变,进而为其变化的原因分析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