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8.2%,小学六年巩固率达到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62%,残疾儿童毛入学率达到114%,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为0。2020年,教育系统共获得市级以上各类表彰奖励共44项,其中省部级8项、厅局级27项、市局级9项。教育扶贫案例《共圆读书梦,一个都不少》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隆德二中、三小被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评为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隆德二中在“说出你的中国梦”——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提升活动中被中国发展基金会评为优秀学校组织单位,高级中学、观庄中学、隆德一小被教育部评为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隆德县传统剪纸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新建、改扩建及维修改造工程,总投资10951.45万元,新增校舍总面积20970平方米。实施“七校八楼”建设,扩建隆德一幼综合楼,新建隆德一小教学楼、隆德二小教学楼、联财中学教学楼和宿舍楼、杨河小学学生宿舍楼、观庄小学学生宿舍楼,翻建隆德中学3号教学楼;提升高中教育基础能力,维修改造隆德中学、职业中学校园校舍,为高级中学购置通用技术教室2间、微机室2间,建设职业中学“互联网+教育”无线网络;建设幼儿园消防水池,为一幼、二幼等12所幼儿园建设消防水池;实施中小学改厕项目,改建前庄小学、观庄中学、联财小学等12个厕所。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坚持覆盖全员,突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以“国培计划”、区市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等为平台,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培养工作,累计培训教师6384人次,内容涉及师德师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素养、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校园疫情防控等近20个模块。加强县域内教师交流支教工作。从隆德中学、二中、四中、一小、一幼等学校选派16名教师前往观庄、杨河、张程、联财等乡镇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支教工作,选派城区优秀教师37人次参加三区人才计划,充实乡村教育教学力量。
【控辍保学工作】 落实“一二三四五”工作机制,即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无辍学学生“一个目标”,建立县、乡、村党政一条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一条线的“双线制”,落实政府保入学、政府与学校保巩固、学校保教育质量的“三保制”,完善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组、教体局干部包学校、村组干部包学生的“四包制”,实行县长、教体局局长、乡镇长、校长、村委会主任问责的“五长制”,补齐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管理、县外居住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管理、休学学生管理三项管理短板,全县义教阶段无辍学学生。(www.xing528.com)
【“互联网+教育”建设】 出台《隆德县“互联网+教育”工作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常态化纳入教育督导,加大在学校年度考核中的权重。争取资金884万元,建设隆德一小、二中“互联网+教育”标杆校,为温堡中心小学、城关小学等13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在线互动课堂”30间,并配备多媒体设备。争取农行隆德支行出资2700余万元,升级改造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网,实现全县校园网络光纤接入率100%,职业中学接入带宽1G,其他城区学校接入带宽500MB,乡镇及农村学校接入带宽200M,逐步实现“实名认证、可管可控”校园无线网络覆盖。进一步加大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力度,提高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水平,初步形成了具有县域特色的“134+X”办学模式,促进“线上线下”交互融合。
【教育扶贫】 围绕“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目标,全面落实“免、补、助、贷、奖”政策,落实各类助学资金2152.58万元,惠及学生10.62万人次。其中,学前教育“一免一补”及“学前两年资助”资金105.85万元,惠及幼儿1848人次;义务教育“两免”、生活补助等资金1557.24万元,惠及学生4.73万人次;普通高中“一免一助”等资助资金254.96万元,惠及学生3228人次;职业中学“一免一助”及“9+3”专项资助资金234.03万元,惠及学生3798人次;精准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5人,资金0.5万元。规范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全力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出台《隆德县教育体育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文件,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形势下食品安全责任和措施,严把食堂准入、原料采购、食品贮存、清洗消毒、安全用餐、食品留样“六个关口”,规范流程管理,确保生产、流通、食用过程的卫生安全。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对标中央“六个精准”和“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开展“四查四补”工作。精准扶持“三类人群”,对全县49户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中未享受资助政策的22名学生,自筹资金12875元,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标准进行资助。
【乡村体育健身设施】 为沙塘镇、温堡乡等7个乡镇的锦华村、夏坡村等13个村组配备篮球架10副、室外乒乓球台10副、健身器材5套,进一步夯实群众健身设施设备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