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驱动与集约化方向下的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提升

创新驱动与集约化方向下的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提升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精准农业,促进农业集约、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把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作为“强农业”的重要手段,延链、补链、强链,推进特色农业走中高端发展之路。加快文化旅游品牌发展。

创新驱动与集约化方向下的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提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小产业、土特产变大变强,逐步形成以农业核心示范区、产业基地田园综合体等为载体,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将千家万户的脱贫产业转化为区域性集聚的产业振兴,确保群众可增收、能致富。

培育壮大区域性支柱产业。深入实施战略性支柱产业区域布局、集聚发展,高质量、高效益打造以渝河流域为主的冷凉蔬菜产业带和以好水河、筛子河、朱庄河流域为主的草畜、中药材产业带,以工业园区为核心、以扶贫车间和村集体经济为点的“两翼一体”工业集聚发展区,以景点景区为点、旅游主干线为线、全域化为面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加强前瞻性谋划布局,紧盯需求侧改革,发挥好专项引导资金、产业补助资金等作用,防止出现垄断经营问题,高水平推进战略性支柱产业集聚发展,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增强创新能力,完善产业配套,激发新活力,拓展新空间,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促进集群集聚发展,引领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紧盯自治区建设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打响品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跨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坚守基本农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发展食用油、醋、小杂粮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农业物联网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精准农业,促进农业集约、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加快特色农业集聚成效。把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作为“强农业”的重要手段,延链、补链、强链,推进特色农业走中高端发展之路。草畜产业在布局上主要以杨河、张程为核心,南联凤岭、温堡,东扩好水、观庄。聚焦“提升品质、延链增值、合理承载,打造高端肉牛生产基地”的目标,坚持“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园区、基地连大户”的发展带动模式,瞄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四化”方向,鼓励养殖户“出户入园”集中饲养,建设现代化养殖园区和饲草料配送中心。扶持建设饲草料加工企业,支持畜禽粪污处理和利用设施建设,实现种养循环、农牧结合,逐步建立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发展龙头企业集群,形成“种草养畜、屠宰加工、精深延链、营销配送、树强品牌”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肉牛养殖做大规模,做响“六盘(隆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冷凉蔬菜产业在布局上,主要在渝河流域的沙塘、神林、联财和甘渭河流域的温堡大力发展露地冷凉蔬菜,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成立蔬菜产业联合体,建设完善冷链储运体系,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积极开拓市场,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供应基地,打造基地、冷链、包装、外销于一体的冷凉蔬菜产业链。中药材产业主要依托上药、香雪、桐君堂等企业,全力推进“百户加工、千户育苗、万户种植”,采取“公司+科技+农户”互惠互利合作模式,建设以黄芪黄芩板蓝根为主的规范化种植基地,以柴胡秦艽为主的林下药材示范基地,在抓好规范化种植和林药间作的同时,注重专业人才的聘用与培养,发挥中药材产业协会作用,将产业链向中药加工、成药制造方向转变,开发打造高档次、深加工产品,建成运营六盘山道地中药材综合批发市场,形成种、加、销的全产业链。(www.xing528.com)

推动工业优化升级。以六盘山工业园区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进一步明晰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以绿色发展、规模经营优存量,以延伸链条、集群发展扩增量,大力发展以六盘山中药、上药(中药)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产业,以黄土地、兴宇粗粮等为主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以人造花、爱丽纳地毯等为主的特色轻工业加工产业,成立园区融资担保平台和劳务派遣公司,破解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的问题。配套完善供热、供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加快技术、管理等创新投入,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其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坚持“双招双引”,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特色产品向产加销、一体化、全链条方向发展,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利用抖音、微信、快手等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物流畅通能力,降低物流成本,使更多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向全国。

加快文化旅游品牌发展。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统领,按照“挖掘价值、扩大合作、改善服务”要求,依托六盘山,紧密结合全市生态观光、历史文化遗迹、红色文化、休闲农业、民俗体验5条精品线路,用足用活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民宿优势,加强与知名旅游企业合作,主打高山避暑游,全力推进原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着力打造“四区三线多点”(四区:六盘山、老巷子、北联池、博物馆景区。三线:隆张、隆庄、312国道旅游线路。多点:盘龙山庄、清凉寺、石窑寺等多个旅游景点)旅游发展格局,发展以泥塑、砖雕、剪纸等为主的文旅型产业,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富农的目的。健全全域旅游发展考核机制、旅游规划协调机制、旅游投融资促进机制等,建设县级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景点硬件设施,推进旅游区域互联网和互动终端体系建设,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水平。

促进消费扩容和升级。强化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挖掘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积极实施消费惠民计划、商业街区改造计划、消费网络建设工程、消费融合升级工程、繁荣商圈提能升级行动,优化零售业企业规划布局,打造一批夜间经济、假日经济集聚区。培育新型消费,鼓励发展智能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绿色消费、文创消费,推动“吃住行游购娱”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优化消费环境,高标准建设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打造一批放心街区、放心商店,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消费追溯体系,健全消费后评价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