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害诊断与技术方法:大足石刻文物分析途径

病害诊断与技术方法:大足石刻文物分析途径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足石刻文物病害的诊断分析途径及技术方法主要借鉴我国中医诊病的方法与流程,即望闻听切。从1984年至今,实施了100余项大足石刻文物保护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使石刻病害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了大足石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微生物防治研究,在全面翔实调查大足石刻生物病害的现状基础上,与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探索治理潮湿环境下石质文物生物病害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病害诊断与技术方法:大足石刻文物分析途径

大足石刻文物病害的诊断分析途径及技术方法主要借鉴我国中医诊病的方法与流程,即望闻听切。

望诊,即文物保存现状调查。根据病害特征观察病害发育类型,绘制石质文物病害发育现状图,病害发育种类往往包括岩石表面劣化、历史修复材料老化、可溶盐风化病害、生物病害、表面污染病害、渗水病害、彩绘劣化、贴金层劣化等。

闻诊与问诊,即病害检测与评估,主要有文物所处环境地质特征的调查研究,包括气象监测—微环境监测、岩体地质特征调查;还有病害发育程度的无损及微损检测评估,包括表面微观形态分析、超声波检测分析、硬度检测分析、吸水率检测分析、风化深度检测分析以及岩体温度、湿度分析等。

红外热成像仪无损检测岩体温度场及湿度分布

切诊,即病害机理分析,主要有病害发育机理(病害发育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通过各类病害形成机理及治理技术的专项研究,提出针对各类病害的治理技术,制定出适合于潮湿环境下文物底层本体的保护修复设计方案及潮湿环境下彩绘、金箔保护修复设计方案以及文物保护修复(病害治理)方案设计

从1984年至今,实施了100余项大足石刻文物保护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使石刻病害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了大足石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www.xing528.com)

技术包括危岩加固技术,采取垫砌、支撑、锚固等工程手段,兼采用化学材料灌浆黏结技术实施龛窟岩体加固,如1983年,对宝顶山地狱变相龛产生的岩体裂隙形变进行了抢险加固,恢复其原貌,确保了文物安全性和稳定性。

水害治理技术,采取堵截、引导防渗排水处理,修建排水明沟、暗道、竖井、排水隧道、保护建筑以及帷幕灌浆等技术措施治理造像区域水害,如2002年年在宝顶山大佛湾九龙浴太子龛顶部使用现代防渗材料设置地表防渗层。

石质防风化加固研究,1978年开始对“五山”造像进行防风化试验,经过近20年的试验观察,有机硅树脂类材料应是防治大足石刻风化的有效材料。1995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论证后,1996年开始对部分风化较重的龛窟、碑刻进行封护加固处理试验,处理效果比较明显。

微生物防治研究,在全面翔实调查大足石刻生物病害的现状基础上,与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探索治理潮湿环境下石质文物生物病害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广泛的国内外合作推进了大足石刻科技保护的进程,借助于中国和意大利两国政府相继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结不仅开展了广泛的交流,还相继合作开展了“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建设”和“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保护”两个项目,为实现大足石刻的长远保护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