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大学考古学科发展历程回顾与感慨:坚实田野考古基础与独特研究风格

四川大学考古学科发展历程回顾与感慨:坚实田野考古基础与独特研究风格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全国首批开设考古学专业的三所大学之一,川大考古以坚实的田野考古为基础,在中国西南考古、汉唐考古、宗教考古、美术考古等领域形成自身的研究风格与学术特色,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科技考古与博物馆学也迅速发展。在长期的考古教学、科研与实践过程中,四川大学考古学科为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考古文博事业培养了大量中坚力量。

四川大学考古学科发展历程回顾与感慨:坚实田野考古基础与独特研究风格

新中国考古学经历了七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和鲜明的学科特征,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并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西南地区是国内较早开展近代考古工作的地区,原华西协和大学、原国立四川大学都是在西南地区较早开展考古工作的单位,其中以原华西协和大学陶然士、葛维汉、郑德坤等一批学者为代表的华西“人类学考古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徐中舒、冯汉骥二先生着手建设四川大学的考古专业,基本奠定川大考古的底色。作为全国首批开设考古学专业的三所大学之一,川大考古以坚实的田野考古为基础,在中国西南考古、汉唐考古、宗教考古、美术考古等领域形成自身的研究风格与学术特色,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科技考古与博物馆学也迅速发展。川大考古是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985工程哲学社科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具有考古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的学科点。在长期的考古教学、科研与实践过程中,四川大学考古学科为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考古文博事业培养了大量中坚力量。川大考古奠基人之一的冯汉骥教授,这位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系与哲学系的博士,在20世纪四十年代主持发掘过成都永陵的考古发掘,这也是国内首座科学考古发掘的帝陵;广为科幻迷熟悉、荣获1978年度“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一书作者童恩正教授,凭借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等学术成果,被国际考古学会议专门开设分会场纪念;张勋燎教授是国内道教考古开创者;林向、宋治民教授是用考古材料研究西南地区先秦文化的一个标杆……从创始人到川大考古的二代精英,从三星堆祭祀坑、金沙遗址的发掘领队到年轻的考古人,川大考古为全国输送了1300多名考古文博的栋梁之材,川大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川军”,一批又一批川大考古人支撑起了四川考古界的半壁河山。

锦江的晨风向您们问好,望江楼的夕照把你们盼望,我们热烈地欢迎你们——新同学、新伙伴!”这是《四川大学一九八零年招生录取通知书》中一封致新同学信的启首语。“幸有青春填梦忆,不教世事尽沧桑。”川大考古才子童恩正教授根据他在三峡考古的经历,撰写的少儿科普读物《古峡迷雾》(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影响了若干年轻人选择考古学专业、并最终走向考古学研究的道路;四十年前的1980年初秋,这本书把我也吸引到了美丽的锦江之畔。我这位刚年满17岁的懵童学子,从雾都山城重庆,横跨四川盆地,来到天府之国成都,从双手用力推开四川大学——西南最高学府这扇古老而厚重的学府大门起,自己的一生,就与“川大”“考古”结下了不解的缘分,有幸成为第三代川大考古人。母校四川大学的学习生活丰富又多彩,忙碌而充实:文史楼里有我的书声,荷花池畔有我的身影,运动场上有我的汗滴,八百里关中古迹参观,大凉山雅砻江岸文物勘探,巍峨秦岭山麓考古发掘……几十年的考古生涯中,川大考古的四年,无疑是我人生命运交响曲中的“华彩乐章”!

四川大学考古专业的考古田野发掘工地

川大考古六十周年徽标(www.xing528.com)

四川大学徽标

拜会恩师,我们向健在的“考古系五老”——张勋燎、林向、宋治民、马继贤、李克林诸先生鞠躬;聚会同学,共忆年华,砥砺学术。回首既往,我永远感恩母校;品味当下,我不忘初心;展望未来,仍然激情满怀!“薪火相传,风雨兼程六十秋;弦歌永续,不忘初心再出发。”六十年来,川大考古前辈一路筚路蓝缕,栉风沐雨,风雨兼程,都是我们拼搏进取的优良传统;当下优秀的师资,丰富的实践、全新的技术、均推动着川大考古学科研究稳步向世界一流考古学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