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汉到唐代,奉节的城市主体有从赤岬城往白帝城发展的趋势,唐代夔州城的规划带有浓厚的军事堡垒色彩,“居无巷道,无阡陌”给普通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在据江关西约十里的瀼西(今梅溪河西岸、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前的永安镇)形成了一片较大的居民区。“夔州都督府州初在瀼西之平上”,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56年)曾将州治设于瀼西,后“宇文氏建德中”又迁回白帝城。杜甫居住夔州时,住地忽“瀼西”,忽“瀼东”,在他《夔州歌十绝句》:“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的诗句中可以联想当年瀼西一代的人口密集。
《方舆胜览》记载:“皇朝平蜀后,徙治瀼西”。宋景德二年(1005年),夔州路转运使薛颜因民居不便,正式将州治迁往瀼西,百姓皆“愿迁于瀼西”,并“民乐新构,如归如趋”,宋代迁州治于瀼西即适应了唐宋以来夔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又顺乎了民情民意。随着瀼西的崛起,原来的夔州州城逐渐萧条,到范成大来到夔州时看见的便是另一番景象了:“白帝庙前无旧城,荒山野草古今情。只余峡口一堆石,恰似人心未肯平。”
宋淳祐二年(1242年),宋蒙(元)战争已经开始了数年,四川地区成为宋朝极为重要的战区,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余玠被委以四川制置使的重任,开始苦心构建经营抵御蒙(元)军事进攻的山城防御体系,其中白帝城成为这个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夔州“仍移州治白帝”,由瀼西迁回唐代夔州故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白帝城遗址先后开展了10余次考古工作。1998年至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围绕白帝城开展了多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先后发现了六朝时期城址遗迹、唐代夔州城、宋蒙(元)战争山城城墙、小北门遗址、大北门遗址、子阳城遗址等,厘清了白帝城的历史发展演变进程、山城防御遗址的范围及格局等。(www.xing528.com)
2016—2017年发掘的南宋白帝城分布在今白帝山、马岭、鸡公山“两山一岭”范围内,由白帝城、下关城、瞿塘关和子阳城组成,面积约5平方公里,核心区占地2平方公里。各城池彼此相连,城内又踞山为内城,形成“城连城、城中城”的梯次防御格局。城外还修建有许多巩固城防的寨堡和设施,形成了“城外城”的协防体系,如东、西两侧有擂鼓台城址、宝塔坪遗址协防草堂河和长江上游,东南夔门峡口南、北峙立的安乐寨、烽燧防御瞿塘峡,南面江中有锁江铁柱控江,北部鸡公山山麓沿线有黑岩头、鸡公山等据点加强陆路纵深防御。
南宋白帝城城墙约3900米,为夯土甃石结构,主要的修筑和使用年代是在宋淳祐到元至元年间。白帝城遗址的一字城墙有两道,一道从较场坝通往谭家沟至长江边,另一道从子阳城皇殿台瓮城东南角顺山脊经关山口往下至关庙沱(瞿塘关)江边,共同构成白帝城西面的沿江防御。白帝城发现有东门、小北门、大北门、皇殿台瓮城门(桑閤门)、小西门、西门等多处城门,其中小北门遗址是目前保存最好的一处城门遗址。在城内发现了内城、城门、马面、马道、高台基建筑群等,城内的出土物以南宋兵器为主,军事色彩浓厚。
2017年,对子阳城开展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子阳城是宋蒙(元)战争山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白帝城关系紧密,始建于东汉(或为赤岬城故址),宋蒙(元)战争时期宋宝祐三年至宋咸淳三年(1255至1267年),历经夔州守将韩宣、徐宗武两次筑城逐步拓展而成,至宋景炎三年(1278年)夔州迫于宋廷战败形势,降元后被废弃。子阳城遗迹以城门、城墙、房址、兵器坑等城防设施为主,遗物以兵器为主;城池布局依山就势,设置多重城垣,城内高台据险为城,彼此设有通道连接,相互呼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