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为“周庸国之鱼邑,春秋为夔子国,属楚”;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楚联巴、秦灭庸,鱼邑归于巴;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灭巴之后,在巴地设巴郡,并在鱼邑建鱼复县,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县城之一;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巴郡鱼复县设江关都尉,江关建在今白帝庙所在的白帝山麓;汉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在今鸡公山(古赤岬山)筑白帝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后败退白帝城,将鱼复改为永安;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恢复鱼复县名;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又改鱼复为民复(唐人所著《北史》《隋书》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复为人复),属信州;唐武德二年(619年),改信州为夔州,设总管府于白帝城;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因“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之故,改人复为奉节。
诗城奉节
南北朝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公孙述所筑白帝城为“赤岬城”,它“因山据势,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东高二百丈,西北高一千丈,南连基白帝山,甚高大”,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巨大,依山而建的大型城堡;江关则“城周回二百八十步,北缘马岭,接赤岬山。其间平处,南北相去八十五丈,东西七十丈。又东傍东瀼溪即以为隍。西南临大江,窥之眩目。惟马岭小差逶迤,犹斩山为路,羊肠数四,然后得上”,是一个面积较小,与“赤岬城”相互隔开的独立城堡。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白帝山,即州城所据也,与赤岬山接。初,公孙述殿前井有白龙出,因号白帝城。城周回七里,西南二里,因江为池,东临瀼溪,惟北一面,小差逶迤,羊肠数转,然后得上”,在唐代,尤其是安史之乱后,随着北方战乱的加剧,大量人口南迁至夔州,如时任夔州刺史刘禹锡在《竹枝词》其一中:“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就形容了这种场景。在宝塔坪区域,曾经考古发掘过大量唐代墓葬,应该是白帝城或奉节县城城内普通居民之墓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夔州府治的繁华,并在这些墓葬中首次发现乌银工艺品,这个工艺来源于中亚,是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因此,原汉晋南北朝时期的“赤岬城”逐步向低海拔区域发展,向现在已是孤岛的江关靠拢,形成下关城,甚至有可能和江关连接合一了。(www.xing528.com)
夔州府地理总图
唐武宗会昌年间的夔州刺史李贻孙在《夔州都督府记》中说:“宇文氏建德中,王述徙白帝城,今衙是也。东南斗上二百七十步,得白帝庙。白帝,公孙自名也,后人因其庙时享焉。艧宇饰偶,焕如神功。怪树峰笋,疏罗后前。罅山险涛,望者惊眙”,表明夔州州衙位置应在白帝庙西北方的白帝城内;然而,严耕望先生考证:“唐世夔州城住民极多,致闾阎缭绕,达于山巅。两城既连基,势必房舍相接,连为一片,故城虽各异,但闾阎市廛实已不分,白帝城较出名,故唐人或含混书之,以为夔州即治白帝城耳。通典一七五云奉节县‘有鱼复县故城,在北,赤岬城是也’,寰宇记一四八从之,以鱼复即赤岬城,亦以此地相毗连,致有混误”,认为唐代赤岬城与江关虽还为“双子”格局,但是界限越来越模糊,以致于唐人自己也含混不清,他认为“夔州殆必治古赤岬城,夔为大州,常为统府,固宜治赤岬大城,非治白帝小城也”。2005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发现了唐代夔州城,位于白帝山及其北面山坳平地上,中心区域在白帝山上,保存良好,残存的城墙仍能折射出大唐帝国的恢宏气象。城墙为砌石垒土而成,所用石料为就地取材,个体巨大,有的重达两三吨,就此揭开了唐代夔州位置之谜。白帝城筑造是在历代筑城基础上增补及修建而成,通过考古工作,发现白帝城存在城套城、城压城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