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文化的巴渝文化,它与重庆的巴文化、开埠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三线建设文化等时序文化,以及巴盐文化、移民文化、工商文化、民族文化等类型文化并不排斥,也不矛盾,是总与分的关系,今后应该继续深化各时序文化、类型文化的提炼和内涵研究。作为中华文化地域构成的巴渝文化,她自身的地域构成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是我们需要重点讨论的方面。
笔者认为,巴渝文化的地域构成包括“都市区文化”“大三峡文化”“武陵山文化”三个部分(以下简称“三个文化”)。毋庸讳言,这三个文化是按照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区域命名并作为文化承载地的,其中都市区包括重庆主城、渝西地区和涪陵、长寿、南川,大三峡地区包括丰都、忠县、垫江、梁平、万州、云阳、开州、奉节、巫山、巫溪、城口,武陵山区包括武隆、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2020年1月12日政协重庆市第五届三次会议第一联组会议上,笔者做《大品牌大开放促大发展 打造西部文旅产业高地》的发言,提出要加强“三个文化”品牌建设,市委主要领导当场指示文旅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回答“三个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加强对“三个文化”的系统研究,彰显地域特色,提升文化内涵,多出一些好的研究成果。
“三个文化”切合了当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但又是基于重庆地理环境的差异、历史沿革的走向、文化内涵的特点等客观情况而提出的,有其地方呈现和学理支持,绝非心血来潮,也不是为创新而生造的名词。
地理环境方面。市域内存在多个构造体系,主要包括渝西川中褶带、渝中川东褶带和渝东南川鄂湘黔隆褶带,市域北、东、南三面外缘还有大巴山构造带、巫山构造带、大娄山构造带。除了渝中川东褶带地跨都市区和大三峡外,其余构造与“三个文化”的地域分异非常明显。地貌方面,都市区主要以平地、浅丘、平坝和低山为主,大三峡地区以平坝、深丘、中山和低山为主,武陵山区以平坝、中山、桌山为主,地貌组合和各类地形占比存在一定差异。河流方面,都市区有长江、嘉陵江流经并交汇,武陵山区主要处于乌江下游和酉水上游,大三峡地区有一些中小支流汇入,长江干流峡谷与宽谷相间,因而三个区域各自的连接广度是不一样的,具有不同的流域特点。
历史沿革方面。秦灭巴后,今重庆大部属巴郡。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分“三巴”,今重庆占其二。建安六年(201年),从巴郡(当时曾短暂称永宁郡)分出涪陵郡。巴郡、巴东郡、涪陵郡与现“一区两群”范围大体一致(其中巴郡含今忠县、丰都、垫江,巴东郡还缺少了今巫山,涪陵郡与现格局接近,不包含今涪陵),除个别时候的区域、名称有一些变动外,这种行政格局一直维持到隋代。唐初,今都市区分割为渝州、合州、昌州、涪州、南州,渝东北地区主要包括夔州、忠州、万州、开州,渝东南地区为黔州所在地;此后,个别州虽有增删且隶属变化,但这一分治格局一直持续到南宋。元代,今重庆市域范围基本回复到三国至六朝时的行政格局,重庆路包括了今都市区和忠州一带,夔州路包括了忠州以东的渝东北地区(含巫山),而渝东南则分割为绍庆府和石砫宣抚使、酉阳宣慰使;明代大体沿袭了元代的行政格局,唯绍庆府被取消纳入了重庆府;清代设川东道,除绥定府外,其行政辖区基本与今重庆市相当,从重庆府分设出忠州直隶州(含今忠州、丰都、垫江、梁平),其余行政区划和明代相似,原有的两个土司改土归流为直隶州和厅。从上述建置沿革看,除唐宋时期和今忠县、丰都、垫江一带归属多有变化外,“三个文化”与其地域基础的历史演化总体上是吻合的。(www.xing528.com)
社会文化方面。三个区域间虽大同但也有小异。考古发现今重庆主城附近及以上的嘉陵江流域战国时期盛行船棺,而主城以下长江流域盛行长方形木椁墓。《华阳国志》记汉代巴郡“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姿态敦重;垫江以西,土地平敞,精敏轻疾。”这种“上下殊俗,情性不同”正是文化区域性的表现。《华阳国志》形容蜀汉以来巴渝地区的人尚勇武,则有巴东郡“人多劲勇”、涪陵郡“人多戆勇”的细微之分。《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今重庆及周边分别有廪君蛮、武陵蛮、板楯蛮三大蛮夷集团,均为巴文化人群后裔为主组成的族群,其中廪君蛮分布于今云阳以东的三峡及周边地区,武陵蛮(即五溪蛮)分布于渝东南酉阳、秀山及以外的湘西北地区,板楯蛮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流域至云阳一带,这三大集团与三个文化分布区域大体可关联。从资源和经济上看,都市区古代农业生产相对要发达一些,商贸流通业占比较高;渝东北渔猎业、盐业经济至为重要,航运繁忙,军事上是全川“锁钥”,战略地位重要;渝东南出产盐、丹,山货繁多,是连接乌江中上游和大武陵地区的重要通路。
20世纪早期的奉节炭坝盐场
区域发展方面。2000年初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促进各片区发挥比较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据新闻报道,都市区注重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重要节点城市专业化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突出“库区”“山区”特点,更加注重生态经济要素集成与协同,建设长江经济带三峡库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突出“山水”“民俗”特色,促进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建设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有其经济基础、文化差异和历史走向,也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关照,这必然在区域文化构建上产生新需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对未来区域文化的形塑也必将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