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是中国古代丧葬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种随葬明器。在考古发掘中,墓葬出土的俑除了有偶人,即各类人物俑外,还有众多的动物形象。在文物考古工作中,俑不仅指人俑,也包括摹制的各种动物俑。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古人认为人在死后会过着与生前一模一样的生活,生前的奴仆和财富都应随葬墓中,供自己到阴间继续享用。在这种“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影响下,殉葬制度出现了,并在商代达到了高潮,如在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中排列着152具人骨,便是为墓主殉葬的武士和奴隶。
秦汉以降,残忍的人殉制度逐渐被俑殉代替。尤其在汉代,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壮大,视死如生的厚葬习俗愈发成风,体现的生活气息愈来愈浓重,随葬殉俑的种类愈来愈丰富,除了汉初的侍俑外,新出现了部曲俑、歌舞乐伎俑以及百戏俑等,形象丰富,数量增大,且各地风格多变,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商代人殉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凋敝,厚葬之风没落,俑类制作粗糙,体量缩小,逐渐消失。然而,这一时期出现了反映墓主生前出行仪仗队伍和显示其身份地位的新题材——仪仗俑。这种以鞍马牛车为中心的仪仗群,自北朝以来就成为俑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隋代的发展,唐代随葬俑群中的仪仗俑已成为皇室贵族及高等级官员墓中的固定俑群,直到晚唐五代时期逐渐衰弱消失。(www.xing528.com)
徐州驮蓝山汉墓出土乐舞俑
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墓出土陶质仪仗俑
到了宋代,民间丧葬习俗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陶质俑逐渐被纸、布材质所取代。俑的制作多用于世俗把玩,其墓葬属性渐渐淡化。进入明代,墓葬多不随葬俑像,只有少数贵族高官的墓中保留仪仗俑。曹者祉、孙秉根主编的《中国古代俑》一书中称,明代墓葬一般只随葬仪仗俑,少数配置侍俑。在清代,随葬俑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民间开始采用燃烧纸扎祭品的方式,将物品传送给先人。祭品的种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如今手机、电脑、电视、ipad、豪华轿车等出现在祭品的清单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