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读意图】
这篇课文的引读重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我检查阅读效果,自我小结,主动地去消化和巩固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学生独立阅读究竟效果如何,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检查。但这种检查,有时是离开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共性化”的检查,缺乏针对性。而且从学生方面来说,这类检查大半是被动的,应付的。如果学生具备了一种自测能力,在阅读后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自测自结,并且逐步形成一种习惯,那么,学生离“不需要教”的境界又靠近了一大步。这篇课文的引读意图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自读自测自结的方法,培养他们自读自测自结的能力和习惯。
【教例展示】
第一课时
师 我们今天试验一种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测自结。(板书)
自读,就是自己认真阅读课文。这一点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那么,自读的效果究竟怎样呢?需要测验。过去总是老师来考大家,现在请大家自己来检查自己阅读的效果,好不好?
下面大家先自读《内蒙访古》。自读要求,大家都知道,我不再说了,大家一定要根据要求,认真地读,该做的工作要仔细地做好。
(学生自读,并小声讨论)
师 请同学们自测自结,如果遇到有不理解、不会答的,可以再读课文。没有完成的,课后继续自测自结。下节课我们共同来讨论解决同学们的疑难问题。
(教师将打印好的自测自结参考题发给学生)
第二课时
(学生前后左右对对答案,互相讨论,向老师提问题;教师把主要问题抄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思索答案。)
教师评讲重点:
1.史论性散文与史论的区别。
2.如何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脉络。
3.语句的节奏感加强对语意表达有强化作用。
4.复句与单句的区别;复句中条件、转折关系的划分。
师 同学们,学会了自读自测,我们自己就有了阅读的主动权。自测的方法可以不拘一格。今天是我出自测题,以后你们同组同座同学可以互相出题,也可以自编题目自测,总之,我们要把自读自测自结的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中,使我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方法,我提四条供参考:
1.问(板书),就是自己向自己提问。比如,读了《内蒙访古》,可以掩卷自问:作者在文章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着重阐述一个什么观点?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等等。(www.xing528.com)
2.说(板书),就是把自己所想的答案,用自己的话先说一说。看哪些地方说得清楚、明白,哪些地方说得不够清楚、明白,这样,可以促进自己再读再想。
3.写(板书),就是有重点地把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通过写,既可以巩固阅读效果,又可以锻炼写和想的能力,还可以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4.记(板书),就是把应该记住的生词新语以及精彩的句子,反复读读,争取记住,以便日后随时运用。
问、说、写、记,四者都离不开“思”(板书)。只要我们真正切实地做到这几个字,我们的自读自测自结能力就一定能逐步提高。
【教例读后】
读罢这两节课的教例,笔者的心里只有两个字——震撼!笔者震撼的是,这样的课竟是20世纪80年代上的!说实话,笔者几乎没有这样上过课,就是偶尔尝试过,也大多是半放半收,忐忐忑忑,根本就不敢像洪先生这样放手。再看看今天的语文课,要么满堂空泛化探究,要么满堂应试化讲析,更是极少见到这样的课了。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教学生学会固然重要,是基础和前提,但更重要的、更高层次的则是学生要会学,而这会学不是凭嘴巴来说的,是需要实践检测的,所以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或平台。引导学生学会自读自测自结,教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方法,进而达到会学的理想境界,这无论对学生“学好文”还是“立好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之类,往往都标榜自己是以人为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请问,有几人敢像洪宗礼这样放手呢?又有几人把培养学生自读自测自结能力落实得这么到位呢?恕我直言,几乎没有。尤其在心底只有“高考”的教师那里,这样上课岂不太浪费时间了吗(有这时间,还不如多讲两道题呢)?实际上,这种自读自测自结的方法就是对已经学得的若干读书方法的自我梳理并独立运用,它“新”就“新”在自读又自测自结,能力培养要求更高。从洪宗礼的课例中就可以看出,学生自读自测,然后师生共同订正,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探索、主动求知的过程,也是“教读”和“扶读”之后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测后引起争论,再去自己读书、思考和探究,这就更凸显了学生的主动阅读、主动探索、主动求知。
洪宗礼的这种授课境界是很不容易达到的,它首先需要我们扎实有序地做好基础工作,即曾教给学生若干读书方法。不仅如此,还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尊重学生。尊重他们已有的基础,尊重他们应有的潜力,尊重他们成长和做人的需要。他们能读明白的,他们能做好的都必须无条件地交给学生自己去读去做。过程可以有反复,个别同学甚至可以不理解,但必须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这里必须指出,教师不放心,总想包办代替,就是不尊重学生,就是在贻误学生。
二是相信学生。要相信学生能做好,尤其要相信他们能自主独立地做好。没有尊重,就不会有信任;而没了信任,就更谈不上尊重了。一个连起码的尊重和信任之心都没有的学生,他将来的人生该有多么的可怕。
叶圣陶先生曾讲,中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最好自己多多设问”。怎么设问呢?“文中讲的若是道理,问问是怎样的道理?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文中讲的若是人物,问问是怎样的人物?用怎样的笔墨表现这个人物?”这种自己设问的读法,本身就是一种自读自测自结。洪宗礼大胆放手让学生先自读,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自测自评自结,自己订正,这样的引读,真正做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的和谐统一。
结课前,洪宗礼对学生讲:学会了自读自测,我们自己就有了阅读的主动权。自测的方法可以不拘一格。今天是他出自测题,以后同组同座同学可以互相出题,也可以自编题目自测,总之,我们要把自读自测自结的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中,使我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洪宗礼还提出了“问”“说”“写”“记”四条要求,并强调这四者都离不开“思”。同时他坚信,只要学生真正切实地做到这几个字,自读自测自结能力就一定能逐步提高。
同组同座同学互相出题进行测试,我们深信,洪宗礼的教学理想一定能实现。事实上,如果大家真的都能像洪宗礼那样引导学生自读自测自结,扎扎实实地培养这样的语文能力,切实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求知的精神,那么阅读就真的会成为学生的“乐事”“趣事”,从而真正达到“不待老师讲解,自己能阅读;不待老师归纳,自己能梳理;不待老师出题,自己能编题自测”的理想境界。
【注释】
[1]王铁源、程良方据听课记录整理。
[2]王铁源、程良方据听课记录整理。
[3]王铁源、程良方据听课记录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