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与讨论结合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案例引导

阅读与讨论结合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案例引导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在昨天以默读为主的基础上,今天则以朗读为主。师秦王无论是通过使者向安陵君传达他的话,还是直接向安陵君的使者唐雎讲话,都是用的命令和责问的口气。生唐雎和安陵君面对的对象也不同,安陵君面对的是秦王的使者,而唐雎面对的是凶暴的秦王。

阅读与讨论结合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案例引导

【引读意图】

这篇课文的引读重点是:从以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从讲读割裂转变为且读且议、读议结合。将诵读练习和词语的推敲、氛围的体验、心理的探微结合起来,以思导读,以读喻文,读读议议,读出文章的真味道、真功夫,进而把握作者的意图、作品的妙处。

【教例展示】

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昨天的语文课上,同学们凭借课文的注释和工具书,认真阅读了课文,少量没有读懂的词句,也通过反复揣摩、相互磋商、质疑问难,大体上搞懂了。在昨天以默读为主的基础上,今天则以朗读为主。通过对课文的吟哦讽诵,且读且议,以加深对课文的领悟。

对这篇课文诵读体味的重点在于人物的对话。为了诵读练习的方便,我们分四个层次读议。先读第一个层次:秦王安陵君和唐雎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语句。请同学读出相关的语句。

生读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生读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师 “安陵君其许寡人”的“其”怎么理解?

生 代词,代安陵君。

生 不当代词“他”讲。我查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里有“可要”“一定”的意思,表示劝告、命令的语气。

生 “其”用在这里不是指代,而是表示语气。这一句末尾用上感叹号,更加强化了命令的口气,表示没有商量的余地。

师 我赞同后面两位同学的意见。再看,秦王对唐雎说:“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这一句中的“听”怎么理解?

生 这里的“听”,是“听从”“听命”的意思。句末用上问号,表达一种责问的语气。

师 对。秦王又责问:“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一句中的“逆”和“与”怎么理解才恰当?

生 “逆”,违背,违抗;“与”,注释告诉我们,表示一种语气,相当于“吗”。安陵君胆敢违抗我,是看不起我吗?

师 请大家琢磨琢磨,秦王要安陵君听从他的命令,不许违抗,违抗了就责问,就问罪。他已经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生 长辈对晚辈的位置上。

师 可以这么说。有没有更准确的说法?

生 有,是君主对臣子的位置上。

师 秦王无论是通过使者向安陵君传达他的话,还是直接向安陵君的使者唐雎讲话,都是用的命令和责问的口气。现在请同学朗读这两段话,将秦王的神情、态度和语气读出来。

(学生先揣摩试读,后举手诵读)

师 同学们确实将秦王的神态、口气读出来了,现在再进一步想想,能不能找一个恰当的成语,将秦王这种神态、语气描述出来。

生 气势汹汹。

师 行,还有更好的吗?

生 盛气凌人。

师 好,还有更好的吗?

生 咄咄逼人。

师 更好。请大家自由诵读秦王这两段话,把他这种咄咄逼人的蛮横之气充分表现出来。

师 现在再来研究第二个层次:安陵君和唐雎回答秦王命令和责难的话。

生读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生读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师 请细心比较一下,同样表达不愿意用安陵与秦国五百里地交换的内容,唐雎和安陵君答话的态度、措辞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先比较相同的地方。

生 唐雎和安陵君答话相同的地方是:都是说明安陵是“受地于先王”,要“守”住这块土地,不敢与秦国交换。

师 回答正确。能不能用一个成语将唐雎和安陵君这一共同的态度描述一下?

生 不卑不亢。

师 行。

生 不亢不卑。

师 也行。再比较不同的地方。

生 安陵君先肯定秦王的用意,是“加惠”;唐雎一上来就否定了秦王的责问,“否,非若是也”。安陵君的态度远不如唐雎来得坚决。

生 安陵君说秦王拿五百里地换安陵五十里,是“以大易小,甚善”;唐雎说“虽千里”也不换,何况“五百里哉”。他们都表达了不愿换地的意见,但安陵君委婉、软弱,唐雎则干脆、彻底,毫不含糊。

师 同学们能说出这两点不同的地方,说明读书很细心,但看出这两点不同,还是比较容易的。还有一点不同的地方,一定要潜心阅读、静心思索,才能发现。大家能不能深入一步思考,比出其中的差异?

(学生读书、思考,陷入“愤悱”境地)

师 留心唐雎、安陵君所处环境和面临对象的差异,可能会有所发现。

生 唐雎和安陵君所处环境不同,安陵君是在本国国土上,唐雎则已远离本土进入秦境。

生 唐雎和安陵君面对的对象也不同,安陵君面对的是秦王的使者,而唐雎面对的是凶暴的秦王。唐雎进行的是一场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斗争。

师 说得好,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才能获得更新颖、更深刻的认识。由此看来,描述唐雎的态度只用“不卑不亢”还不够,应该以“不×不×”的格式,再用一个色彩更强烈的成语来描述唐雎的英雄气概。谁能想到这个词儿?

生 不折不扣。

生 “不折不扣”是指不打折扣。应该用“不屈不挠”,在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师 好!现在就请大家把安陵君和唐雎“不卑不亢”特别是唐雎“不屈不挠”的神态、语气读出来。

师 现在进一步研究第三个层次:秦王宣扬的“天子之怒”和他轻蔑“布衣之怒”以及唐雎正告秦王“布衣之怒”的话。请同学们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先默读,后朗读,体味其中的情感与气势。

生读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生读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生读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师 我们先来研究唐雎“布衣之怒”的话。唐雎说的这一段话,用了七个“也”字,有的用在句中,有的用在句末。朗读时注意体味,用在句中和句末,在表达的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体味不出语气上的差异,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比较)

生 我发现,“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的语气;用在句中,好像是让语气舒缓一下。

师 说得完全正确。但由此又产生了两个疑问。第一个是,唐雎说:“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这都是表示判断,判断的语气还有没有差异?(www.xing528.com)

生 有。前一句表示肯定判断,后一句表示否定判断,读起来语气不完全相同。我读这两句,把后一句的“非”字读重了,差异就很明显了。

师 好啊!在唐雎回击秦王的话中,还有表示这两种判断的语句吗?找出来,还要将这两种判断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生 上一段“否,非若是也。”表示否定的语气;这一段“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表示肯定的语气。前一句我将“否”读重,后一句我将“是”读重。

师 不错。我这里还有第二个疑问,唐雎勇斗秦王,剑拔弩张。在这样的氛围里,还用“也”在句中舒缓语气,不是削弱了或者淡化了这种紧张气氛吗?要回答这个难度较大的问题,还是先反复诵读相关的语句,边读边思,将口诵与心悟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读读想想,想想议议,似有所悟)

生 我的体会是:用在句中的“也”,是舒缓语气,但是一种蓄势,是为了使后一句说出来更紧迫,更有气势。

师 你看,将口诵与心悟结合起来,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终于“得”了,得到了作者不便明言的意图,悟得了作者遣词造句的佳妙。就请你把这种舒缓蓄势的语气读出来。

(学生诵读,同学为之鼓掌)

师 “彗星袭月”“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都是自然现象。唐雎列举这些自然现象,是表现刺杀者的气概、气势和怒气。成语宝库中描述这种气概、气势和怒气的不少,能不能举出几个以“气”字起头的成语来?

生 气势磅礴。

生 气贯长虹。

生 气冲霄汉。

生 气冲牛斗。

生 气壮山河。

生 气吞山河。

师 真不容易!六位同学一个接一个,竟然说出六个“气”字起头的成语,而且个个都恰当,都贴切,看来,同学们的成语宝库里还真储备得不少。现在请同学朗读唐雎这段话,努力把这种贯长虹、冲霄汉、吞山河的气概读出来。

(学生反复诵读,仔细琢磨,完全进入角色;指名诵读者读得有声有色)

师 现在还有一个反差很大的问题,需要我们做认真的思考。唐雎的“布衣之怒”,是针对秦王的“天子之怒”而发的。“天子之怒”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布衣之怒”只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可是,天子并没有吓倒布衣,布衣倒反而吓倒了天子,这是为什么?

(学生陷入沉思,无人举手)

师 回答这样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读通课文。大家在读中悟,悟后读,读后思,把感悟、理解、欣赏统一起来,一定会找到理想的答案。

(有人在口诵心惟之后,似有所悟,同桌小声议论,零星地有举手要求发言者)

生 官越大,越怕死,皇帝老儿最怕死。老百姓,无牵挂,对死不害怕。

师 有道理,表达也简洁,但这还是一般道理。根据本文所提供的情境,根据秦王和唐雎所面临的形势,还可以表达得更准确、更深刻一些。

生 秦王的话是吓唬唐雎的空话,不能立即实现;唐雎的话是横下一条心跟秦王拼命的声明,立即可以兑现。

师 见解正确,表达也到位。根据这一理解,朗读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的话和唐雎所说的“布衣之怒”的话,在声调上、语气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学生自由诵读,认真辨别)

师 说不出差别来也不要紧,我们推举一位同学,让他有声有色地朗读第三段,我们从他朗读的声调、语气上说说有什么区别。

(一人诵读第三段,声音的高与低、节奏的疾与徐,恰到好处)

生 我听出来了,读秦王“天子之怒”的话,声音大一点,表现秦王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本质;读唐雎“布衣之怒”的话,声音要深沉一些,表现他有坚定的信心,有果敢的决断。

师 说得何等的好啊!看来从所读的语气中,可以探究出人物的心理。反过来说,尽管人物的心理是肉眼所不可见的,但表现在人物的语气、语调上,耳朵是可以听得出的。

师 最后我们共同研究第四个层次。课文有两处写秦王对唐雎讲秦灭韩亡魏而安陵国独存的原因,我们将这两段话找出来,再做些比较与分析,对我们也会有很大的启迪。

生读 秦王谓唐雎曰:“……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生读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师 大家再进一步做些比较与辨微:同样出自目空一切的秦王之口,同样讲灭韩亡魏而安陵独存的原因,前后两次在神态上、口气上有什么不同?

生 前一次是发怒的神态,后一次是惊慌失措的神色。

生 前一次口气强硬,带有责备和威胁的口吻,后一次慌慌张张,是道歉和奉承的口气。

师 一经比较,秦王态度的前后不同异常明显。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成语对这一前后迥异的态度做一个准确的概括?

(学生深思未果,教师板书“前×后×”,启发学生)

生 前倨后恭。

师 概括准确。先是傲慢,后是恭敬,这是秦王对唐雎的态度。唐雎对秦王的态度呢,能不能用一个与“前倨后恭”意义相反的成语来概括?

生 前恭后倨。

师 “不卑不亢”可以说成“不亢不卑”,但不一定“前倨后恭”也可以说成“前恭后倨”。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变更。即使能这样说,用在唐雎身上也不恰当。为什么?

生 唐雎对秦王始终没有傲慢的态度,应该用“先礼后兵”,先以礼貌相待,不行再用强硬的手段。

师 对!同学们注意了没有?秦王态度的“前倨后恭”,唐雎态度的“先礼后兵”,在唐雎出使秦国不辱使命的全过程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与突出。所以,大家诵读全文,要将秦王和唐雎这种神态、语调、心理的变化,充分表现出来。现在我们全班四个小组全部参与,分角色朗读,一组读秦王的话,一组读安陵君的话,一组读唐雎的话,一组读作者叙述的话。

(学生将秦王、安陵君特别是唐雎的个性、心理揣摩得比较透彻,因而读得有腔有调、有声有色。)

【教例读后】

思路清晰,读议实在而深入,学生收获很大,这是这节教例在笔者心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言文的篇幅较长,翻译一遍都不太容易,更何况还要引导学生先读后议,边读边议。如果事先不理好思路,不确定好每一步要读议的内容,其结果只能是一团糟。很多语文教师之所以轻易不敢像洪宗礼这样引读,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此。洪宗礼毕竟是大家,他对初中语文教学作通盘考虑,确定这篇课文的诵读体味重点在于人物对话,因而把课文分四个层次来进行读议:

第一个层次:请学生读议秦王向安陵君和唐雎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相关语句。

第二个层次:请学生读议安陵君和唐雎回答秦王命令和责难的话。

第三个层次:秦王宣扬的“天子之怒”和他轻蔑“布衣之怒”以及唐雎正告秦王“布衣之怒”的话。请学生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先默读,后朗读,体味其中的情感与气势。

第四个层次:课文有两处写秦王对唐雎讲秦灭韩亡魏而安陵国独存的原因,请学生将这两段话找出来,再做些比较与分析。

这四个层次的明确,显然也明确了学生读议的重难点,理清了学生的思维流程,确保了师生读议活动的顺畅。

当然,仅仅做到了这一点还很不够,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的具体情境,做符合客观实际的诵读和评议。比如,洪宗礼请学生诵读安陵君和唐雎回答秦王命令和责难的话,而后比较两者的异同,尤其是引导学生比较两者的不同,都是深入课文具体语境和故事主人公的内心的。通过深入其里的读议,学生真正认识到了安陵君的不卑不亢和唐雎的不屈不挠,并且还要深入文境去反复诵读。通过唐雎和安陵君回答秦王责难态度异同的多方比较,学生对唐雎不畏强暴精神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心灵,这也是在润物无痕地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再比如,唐雎表达自己“布衣之怒”的那段话里的七个“也”字,有的位于句末,有的位于句中,洪宗礼引导学生反复默读、诵读,深入文境、进入角色地揣摩,学生终于明白了每一个“也”字的语气和妙用。如此口诵心惟、吟哦讽诵、反复推敲“也”在句中和句末不同的读法,斟酌了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重音的不同,读与思和谐统一,既加深了对语言的领悟,也提高了诵读的能力。尤其是“为什么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天子之怒’反倒被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布衣之怒’吓倒了?”这个反差很大的问题一提出,学生一时找不到答案。洪宗礼又引导他们在读中思,从读中悟,并用合适的语言准确表述历程和结果。这样一来,诵读—思考—表述,以思考为核心,一头带动诵读能力的提高,一头促进表述能力的发展。

总体上看,这节课以反复诵读为载体,通过异同比较、词语推敲、情境描述等多种途径,以思导读,以读喻文,且读且议,口诵心惟,将读与思、读与说和谐统一。经过洪宗礼的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流畅、有感情的出声诵读,加深了对“文”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气势的领悟,大大提高了诵读的水平,同时对“文”的领悟又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课文引读之所以能够做到化繁为简、流畅自如且深入到位,关键在于洪宗礼引导思路的清晰和引读艺术的高妙。

文言文尚且可以这样以读为主,读议结合来引读,现代语体文似乎更加可以这样以读代讲,少讲多读了。今天的文言文教学,除了给学生解说字词、翻译课文之外,一些教师就不知道文言文还应该教什么了。高考又只考实词、翻译和文意理解,这就更助长了一些语文教师这样引读文言文的态度。面对洪宗礼的课例,我们是否该好好作些反思呢?“读风”早就应该压倒“讲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