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自主探究方法和技巧

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自主探究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涟漪中闪动着思考、探究的光彩。这也是一个颇有生气的涟漪。同学们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深刻性很耀眼地荡漾在这闪光的涟漪中。一者问题很有深意,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理想,很值得探究;二者对培养学生思维和探究能力有益。引读文言文《屈原列传》,我要求学生课下思辨、探究一个问题:屈原到底该不该自杀?相反,从发育学生思维能力、独立人格和创新品格等角度来看,反而更有必要给学生拟设这样的思辨题。

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自主探究方法和技巧

【镜头回放】

终课前的涟漪

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课堂如湖水一样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忽然,风乍起,吹皱一池湖水。洪宗礼老师不紧不慢地问大家:“明朝末年,有个吊死在煤山上的皇帝,说说看,他是谁?”

崇祯。”

“怎么写?”洪老师追问

“‘崇’是‘崇高’的‘崇’,‘祯’是‘礻’旁加个‘忠贞’的‘贞’。”

洪老师板书了“崇祯”二字后,又追问:“你们都知道明朝末年有个崇祯皇帝?”

“都知道。”

“早知道了。”嗓音里有明显的“问不倒”的骄傲。

平素惜时如金的洪老师,今天这是怎么啦?怎么忽然在课堂里不紧不慢地扯起历史常识来了呢?

洪老师忽然幽默地说:“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学的《阿Q正传》里,却又冒出了个‘崇正’(板书:崇正)皇帝来了!同学们看一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课文上赫然写着“……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奇了,怎么又冒出个“崇正”来了呢?

《阿Q正传》是不朽之作,语文课本节选了其中的七、八两章。几节课里,同学们热情很高,从各个方面提了问题。这一节课,是《阿Q正传》(节选)的总结课,洪老师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同学们是“虽欲言,无可进者”,有的已悄悄地合上了课本,套上了笔套,静待下课的钟声响了。现在,终课前几分钟,经洪老师这么一提一点,大家又立即兴奋起来了,脑海中又激起了层层思考、探究的涟漪:

“会不会是笔误呢?鲁迅先生也是人,不是神,他也难免有笔误……”

“不可能有这样的笔误吧。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就是第一次笔误了,那在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总会发现、纠正的。”

“明朝末年的皇帝是‘崇祯’,这是历史常识,几乎尽人皆知。鲁迅先生不可能把‘崇祯’误写成‘崇正’。”

这是一个涟漪。涟漪中闪动着思考、探究的光彩。

“会不会是印刷排版中的差误呢?”

“你的意见有两处站不住脚。仅凭猜测来解决问题,如同在沙滩上盖房子,这站不住脚;二是书下注释明确指出,‘崇正’就是‘崇祯’,可见,这不是什么排版的差错。”

又是一个涟漪。同学们的思维向着研究问题的科学性方向流动……

艺术不等于历史。《阿Q正传》中的‘崇正’,不等于历史上的‘崇祯’。”

“艺术真实固然不等于历史真实,但是,艺术真实必须符合历史真实,而不能违背历史真实。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等,都是二者完美结合的典范。”

这也是一个颇有生气的涟漪。同学们思维的批判性、论辩性得到了实际的锻炼。(www.xing528.com)

此时,面带微笑的洪老师插了一句:“能不能从后文用‘柿油党’来代‘自由党’中得到一点启发呢?”

一波才动万波随。立即有学生举手发言:“我以为,鲁迅先生把‘崇祯’写成‘崇正’,很可能是有深刻的含义的。课文里用‘柿油党’去代替‘自由党’,讽刺艺术的效果很好。我想,用‘崇正’来代替‘崇祯’,至少是对封建帝王的一种讥讽和嘲弄……”

这差不多是一个漂亮的涟漪了。同学们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深刻性很耀眼地荡漾在这闪光的涟漪中。

课堂像湖水一样,一层又一层地漾起了涟漪……

洪老师听着同学们热烈的议论,眉宇间绽露出由衷的欣喜。他抬腕看表后笑着说:“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崇祯皇帝’写成‘崇正皇帝’,这个问题,课外可以更深入地去读书研究。现在,我要说的是,像《阿Q正传》这样的名篇名著,它们都是一座座充满奥秘和魅力的艺术殿堂,我们对它们的认识,绝不是课堂里读几遍,问几个问题就能‘一次完成’的,需要我们去反复研读,反复探索。”说着,他转过身,醒目地板书了叶圣陶先生的读书名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文科代表眉心的结展开了,她投向洪老师的目光中充满着惊喜和敬佩。

这终课前的一点一拨,真是山拔地,峰突起,既激起了同学们层层思索、探究的浪花,又把同学们引上了探索名篇名著的登攀之路,真是绝了……

【案例读后】

作文讲究“豹尾”“撞钟”,一堂课的结尾也需这样。高明的教师总是很注意从教材实际和教学目的出发,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束阶段这个环节。洪宗礼就是这样,于细微处兴波助澜,仅问一字,而余韵不尽,在同学们脑海里掀起了探求的巨浪,取得课虽终而意不尽的教读效果。

就语文教学而言,每一课的教读恐怕都需如此,因为一节课也好,几节课也罢,终不可能把课文的含义全讲完,也根本没必要这样讲。比如,讲完小说《药》,留下个“夏瑜的坟头为什么凭空添了个花环?”之类的问题来让学生探究,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一者问题很有深意,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理想,很值得探究;二者对培养学生思维和探究能力有益。再比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开篇写道:“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这几句中的“中华民国”和“国立”等也是作者有意为之的,寓有嘲讽“民国非民主之国”之意,也很值得学生课下去探究。总之,只要是在引读课文,就会产生或大或小的问题,探究起来也大都很有意义,或有益于学生深度发掘课文主旨,或有益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或有益于发展他们的思维,或有益于发育他们的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等。这些道理,洪宗礼十分清楚,所以他提出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崇祯皇帝’写成‘崇正皇帝’?”这个问题,并把它交给学生课下去读书、思辨和探究。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了自己教学中的一次课后作业。引读文言文《屈原列传》,我要求学生课下思辨、探究一个问题:屈原到底该不该自杀?屈原是情操高洁的,是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是要用自己的死来表达抗争、证明现实社会的污浊的。这是课文的核心主旨,在那里巍然挺立了几千年,谁也推不倒的。但是,这绝不等于说“屈原到底该不该自杀?”之类的问题就不能探究了。相反,从发育学生思维能力、独立人格和创新品格等角度来看,反而更有必要给学生拟设这样的思辨题。经过同学们课后的独立思辨,结果的确令我喜出望外,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没必要自杀,为昏庸的国君去死,是愚忠,很不值得;

(2)不应该选择自杀,不死还有可能写出更伟大的作品;

(3)不必去自杀,死了也改变不了现实,白死;

(4)干吗非要自杀呢,独善其身不就结了;

(5)不懂得珍惜生命,好好活着才是最有价值的;

(6)应该自杀,用死来唤醒昏聩的国君,挽救楚国的命运;

(7)只能自杀,因为屈原已经失宠了,又得罪了那么多权贵,活着也没啥意思了;

(8)只有自杀,因为屈原已经彻底绝望了,连梦都被现实摧毁了……

可以说,每一种结论都是学生自主独立的生命体对生命价值的独到认知,都闪耀着他们独立个性的光辉。还可以这样讲,这些个性化认知的独立存在,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有的学生还在日记中写道:屈原应该像司马迁那样忍辱负重地活下来,以图将来;或像陶渊明那样隐居起来,说不定还会写出更伟大的作品。还有学生认为,当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一旦陷入矛盾的旋涡,想不开就去死,并美其名曰不肯同流合污,那就更是“中屈原的毒”不浅了。这样的观点,虽明显不同于原作的主旨,但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都深深打上了他们生命的烙印,总比人云亦云要强得多。课文的核心主旨不可更改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读者就必须得忠实地信奉,不可有半点儿自己的想法产生。我们的课文教学,一直就存在着这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错误倾向,这是很不利于学生独立健全人格和创新品格的发育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同时,我们的课文教学也同样存在着绕越课文内容和主旨,让学生浮泛地发表什么独立见解的错误现象,这更是我们必须革除的。为此,笔者认为,“屈原到底该不该自杀?”之类的问题,很有必要安排在课文引读即将结束的环节或课下来探究。洪宗礼深谙此道,所以“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崇祯皇帝’写成‘崇正皇帝’?”这个问题就安排在这样的环节了,目的是让学生探究鲁迅先生这样写的讽刺意味,探究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谈到这里,还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自主探究式学习。从课文到课文,从课堂到课堂,一课连着一课,一堂接着一堂,课下又只清一色的《练习册》之类,时间一久,这样的语文教学怎不乏味透顶!所以,课下搞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就好似乐曲的“过门”,戏剧的“楔子”之类,既有利于总结、拓展、深化课文学习,又可以缓解学生紧绷、枯燥的心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的良性发育,真可谓益处多多。

有专家学者指出:自主探究式学习体现了信息时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的人才观,也体现了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观、以人本主义为主导的师生观以及为学生终身负责的质量观。它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注重对学生思维和发展潜能的充分挖掘,价值和意义重大。它有益于促进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它能够成就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发育学生自主独立、勇于创新的精神;它还有益于提高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明天的发展和幸福奠基。尽管如此,但笔者还是认为,凡事都要辩证地看,都要有个合理的度,也就是说自主探究式学习不宜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太远,最好要从学科教学的实际出发。比如,学习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学生结合《红楼梦》的阅读,自主探究课文中出现的几位女性的命运是比较适度的。但是,如果借此无限拓展,让学生自主探究“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悲剧命运,就超出了课文引读所宜关注的范畴,就嫌问题过大,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至于抛开课文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什么“地沟油的危害”之类的问题,则就扯得更远了。可见,自主探究式学习必须做到问题适度且有价值,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还必须让他们亲身参与考察、体验、思辨、探究、总结、提炼和整理的全过程。

当然,“地沟油的危害”之类的问题,学生也是应该关注并思辨的,这是他们作为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也是他们发育责任意识、社会良知、独立人格、自主精神的需要。但是,“地沟油的危害”之类的社会问题毕竟是由专门的社会机构来负责的,他们所作出的研究和结论应该更具权威性,中学生只需及时关注和参考就是了,绝不可用浪费生命的方式来做无用功。总之,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既要有益于学生学好文,更要有益于他们立魂做人,两者绝不可偏废,尤其不可只注重“做人”一极而远离甚至无视学生语文学习这一极。话说回来,如果可以抛开学生学好语文来说话,学生从事任何形式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对其身心发展似乎都不会有什么大危害。但是,学好语文毕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本务,若他们的课外自主探究式学习离语文学习生活太远,恐怕就须谨慎为之了。在今天的语文教学背景下,有幸读到了洪宗礼这则教例,真的是受益匪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