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回放】
找到了一根“辅助线”
灯下,洪宗礼老师在伏案备课。
这首诗,虽说只十二句,八十二字,但写得腾宕跳跃、百步九折。
读诗,贵在“贯通”;讲诗,难点也在于此。
怎样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完整地理解整首诗蕴含丰富的内容?
先逐句串讲,然后再收拢小结?面对的是高三学生,他们可能不“领”这一套……
他在长时间地钻研教材,寻求教法。
洪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一堂好的语文课是件艺术品,那么,备课就是在雕塑这件艺术品。”
现在,他做的就是这“雕塑”工作:试图求得一个不落窠臼、富有实效的方法,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蓦地,他双眼一亮:曲线!诗人波澜迭起的情感,是一条连贯的曲线!他赶紧把这条曲线画了出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好友设宴,美酒珍馐,李白大可“一饮三百杯”,这是感情线上的第1个点。
但诗人因仕途失意,被变相逐出京城,苦闷抑郁而“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可见肴馔之丰盛,餐具之贵重,原是为了反衬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深。感情线上的第2个点,应处“1”之下。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正面写“行路”的艰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此二句极言怀才不遇的痛苦,深沉而又愤激,这该是感情线上的最低点“3”。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起古代两位在政治上开始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觉得光明在前,希望尚有,感情从低谷中复又上升至“4”。
一旦回到现实,诗人在离筵上瞻望前程,又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喟,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故又下跌到“5”。(www.xing528.com)
但诗人倔强、自信、对光明充满执着的追求,他具有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这终于使他唱出了全诗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感情升腾至曲线的最高点“6”。
太好了!这条曲线的作用太大了:它串联起整首诗十二个句子,使得句与句之间贯通畅达,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形象地反映出诗人复杂多变的感情脉络,时而低沉凄婉,忽又豪气冲天,使人清楚地了解到这些情感是如何转换的;它鲜明地显示了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色——跳荡纵横、承转无迹。
有了这根曲线,很多需要详细讲析的东西,便豁然在目了。
夜阑人静。洪老师为找到新的教法而兴奋不已,在备课本上“唰唰”地书写教案……
待到上《行路难》这课时,洪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那根诗人感情曲线,让学生在了解李白生平以及写作此诗背景的情况下,依据这根曲线自己分析全诗。学生理解迅速,见解正确,分析深刻,且又兴趣盎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课后,有学生这样说:在我们求证一道几何题,久思不得之时,一经老师指出一条辅助线,思路便完全打开;想不到学习古诗,语文老师也作了一条“辅助线”,帮助我们迅速而又深刻地领会了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诗作的写作特色。
【案例读后】
读罢这则案例速写,笔者想到了它的背后,想到了洪宗礼为什么要这样做。
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他才高志大,胸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本想积极用世,就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辅佐帝王,成就一番伟业。可是,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入京刚两年就被“赐金放还”。天宝三年,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地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诗一开头,欲抑先扬,极言宴席的华美。“斗十千”“直(值)万钱”,手法极度夸张。然而,面对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馐)”,一向信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仙李白一反常态:“停杯投箸不能食,剑拔四顾心茫然。”透露出内心深沉的苦闷和迷惘,尤其是“停”“投”“拔”“顾”四个动词连用,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自我形象。接着从“茫然”引出行路难。只见冰塞黄河,雪满太行,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将行路难写到极处,似乎已然“山重水复疑无路”了。然而,追求理想的执着和强烈的信念使之不甘自弃,他的思绪一下子飞到遥远的上古,“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从吕尚、伊尹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但诗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一旦回到现实,即刻从希望的高天跌入失望的深谷。于是又慨叹“行路难!行路难!”,语气是那么急促,也显示出其内心的急切不安。“多歧路,今安在?”前途渺茫,莫在所从,心情万分沉重。但积极用世毕竟是李白人生观的主导,因此很快他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信心满怀地在自己的眼前描绘出一幅辉煌壮丽的图景——生命之舟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全诗就是这样紧紧围绕着理想和现实的激烈矛盾展开,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景象,生动而有层次地展示了李白时而苦闷、时而愤慨、时而茫然无助、时而乐观旷达的内心冲突和感情变化。
一些鉴赏资料上都这么讲,我们教师也都是这样讲给学生的。凭洪宗礼的才学和口才,他也一定能讲得很精彩,绝不会逊色。然而,洪宗礼就是没有这样口如悬河地展示自己的才学和口才,因为他深深地懂得:虽然教师可能讲得激情洋溢、生动感人,但那毕竟只是教师个体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毕竟无情地剥夺了学生深入诗境,用生命深度体验、品味、感受的权利和机会。在教师的展示和表演下,学生生命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至多只能是被教师的情绪所感染,根本谈不上深入走进诗境,用生命与诗人的心灵深度对接。于是,洪宗礼苦苦地备课,终于找到了这根“辅助线”。这绝不仅仅是一根“辅助线”,其背后所隐蕴的应该是洪宗礼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洪宗礼一向追求的铸魂立人的教育理想。
请看,洪宗礼精心为学生勾画出的这条“辅助线”,多像一根心率线,跌宕起伏地展示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生看到了这根起伏不定的“辅助线”后,要去思考每个关键点应该具体填出的内容,他们不用心了解写作背景,不深入具体诗句,不走进诗人的灵魂,就不可能做得到。洪宗礼的学生做到了,他的学生依“线”深读、品味、思考,理解迅速,见解正确,分析深刻,且又兴趣盎然,可谓事半功倍。这就是洪宗礼的老到和高妙之处,也是其良苦用心所在。洪宗礼常讲,要手中有书,心中有人,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教学来发展人、提升人。为此,洪宗礼一辈子坚守他的“引读”理念,就是要导引学生独立自主地去读课文,主动走进作者的灵魂,最终在“学文”和“立人”上双获益。但这种导引绝不能总是老面孔,要灵动多样,充满活力。于是,这根“辅助线”就诞生了,我们也就有机会充分享受到了它的灵动和魅力。
现在的语文课,大体上有三种倾向:一是教师全承包。不管什么都是自己讲授,讲得过多,课上得过饱,而学生真正需要讲得精深之处,教师又往往没讲透。直至今天,仍有一些“名师”还在醉心于展示自己的才学和口才,目中无人地在那里唱自我感觉良好的独角戏。二是教读应试化。像这首诗的赏析,一些教师会直接把诗的情感、意象、意境、写法等设计成试题,不管学生是否真的读进去了,是否真正与诗人李白进行了心灵对话,只是一味枯燥乏味、冷冰冰地以考代教,代学生的深读、品味和感受,代学生生命与作者心灵的深度对话。三是彻底放手。教师把课文直接交给学生自主、独立地去读、体验和感受,而后再放手让他们去讨论、探究、赏析,就这首诗而言,就是希望一百个学生能读出一百个“李白”和一百首《行路难》来。第一种倾向,基本上与30年前一样,把学生当成木偶般的容器,任教师灌输、填充,结局只能是造就奴隶人格。这种教学倾向最保守、最不利于学生立魂成人,必须彻底改革。第二种倾向,一切以高考题型为指针,把学生当成解题的机器,整天寡情少味地、冷冰冰地做题,结局只能造就冷漠的解题机器。这种倾向最急功近利,最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健全,也是必须改革的。第三种倾向貌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则不负责任地大撒手,导致学生阅读肤浅,随意盲目地空泛讨论,甚至都偏离了作品的人文内涵和思想情感。这种倾向实质上是对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误解,不仅无益于学生自主人格和创新品质的发育,反而有害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育和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洪宗礼引读这篇课文,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了。大家不妨想一想,在三十多年前,洪宗礼就已经这样上课了,就已经能够很自觉地拒绝前面所提到的三种倾向了。时至今日,学着洪宗礼的理念,读着洪宗礼的课例,我们不能不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一番深刻的反思,不能不自觉地拒绝那三种倾向,像洪宗礼那样用心去教文立人。我们就算永远也做不到他那么好,至少我们会一点点进步起来,一点点接近语文教学的真谛。洪宗礼一辈子都在坚守他的“引读”理念,一辈子都在为成就自己的理念而用心设计各种各样的“引读”法。他的精神和理念是很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传承、弘扬和发展的。作为洪宗礼的后人,作为新课改的中坚,我们是应该为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现状,为健康推进语文新课改做点实事的。如果真的要行动,就请多品读洪宗礼,多欣赏他的教艺,多走进他的心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