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即叶圣陶、吕叔湘和张志公。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可概括为“教材是个例子”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两点。洪宗礼语文“教育链”背景下的“双引”教学法和教材观无不体现了叶老的“例子说”,强调要依照课文这个“例子”来教给学生读写之法,教材要成为学生学会和会学语文的范例,要文质兼美、明确目标,有益于教师教有所得,还要有益于学生广泛阅读、迁移提高。
吕叔湘先生始终强调,从义务教育、公民教育的角度来看,应该多考虑学生有什么话要说,能说清楚就好。我们天天讲语文教学,实际上我们教的和学的都仅仅是“文”,并不包括“语”,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口语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抓住口语这个环节,让学生受到应有的训练,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句式有变化,字眼有讲究。语文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不需要讲语文知识,能力和知识是分不开的。语文知识除了帮助提高写作能力之外,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理解祖国的语言,进而通过理解产生对祖国的一种热爱。语文课无论是知识或是能力都不是照一条直线前进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是要像绕线圈似地绕上去。洪宗礼的“五说”及其语文“教育链”背景下的洪氏初中语文教材,可谓高度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教材中每个单元均设有序列化的口语训练专题,尤其是突出整体、综合性循序提升,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能够“绕线圈似地绕上去”。
张志公先生一向强调,要坚守语文的工具性。他认为,语文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的工具,一般工具与它的工作对象是分开来的,而语文这个工具与被反映的内容是长在一起的,是人文性内容的载体,与其密不可分。讲“工具性”,并不是否定“人文性”,离开了内容的“人文性”,“工具性”也就架空了,工具也就掌握不了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即文与道)合则双美,离则两伤。这一点也是洪宗礼一贯坚持的,并借此最早提出了“一张皮”理论,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张皮,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张志公先生还一直十分重视文学教育,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与原则。特别是在他晚年主编的初中《语文》中,创造性地提出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双线推进”的模式,为解决长期以来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的矛盾问题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洪氏初中语文教材就很好地体现了张志公先生的文学教育思想,并且强调要在教语文的前提下和过程中渗透文学教育,很好地解决了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的矛盾。张志公先生还反复强调,唯物辩证法是语文教育研究的根本方法,坚持这一思想方法,是语文教育研究的根本出路之所在,并且结合语文教育研究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原则”“科学原则”“三实原则”这三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在洪宗礼那里,“辩证法”更是他语文“教育链”思想的灵魂。如,“文”与“道”的辩证统一、语言和文化的辩证统一、模糊性与科学性的辩证统一、教本与学本的辩证统一、教师“导”与学生“学”的辩证统一、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辩证统一、“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等等。唯其辩证,才做到了文与道、教与学、学与思、标与本、知与行、教文与立人的辩证统一。(www.xing528.com)
可见,洪宗礼的语文“教育链”思想又是对“三老”语文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