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日语初学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激情生本课堂中的浅析

高中日语初学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激情生本课堂中的浅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此背景,同时结合生源特点,我校提出激情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可见,激情生本教学模式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沃土,创新能力培养是激情生本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恰当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激情生本教学模式的展开奠定基础。在激情生本课堂中,学生是掌握知识的主体,而掌握知识是创新的必经之路与必要前提。

高中日语初学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激情生本课堂中的浅析

丁瑞敏

面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发展态势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高中阶段教育的革新从来都是在路上。纵观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提出的高中生培养目标之一是:“敢于批判质疑,探索解决问题,勤于动手,善于反思,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此背景,同时结合生源特点,我校提出激情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下,提出对标导学、自学静悟、合作学习、展示分享、点评精讲、检测达标六个教学环节,致力于夯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希望创造学生激情学习、主动学习的理想课堂。

我们认为,高中生应具备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创新的潜在素质,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科学的怀疑精神、善于质疑问难等创新意识、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创新思维。在激情生本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学、思、辩的主体,自然地拥有了参与课堂、问题探究与思辨质疑的动机。由此可见,激情生本教学模式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沃土,创新能力培养是激情生本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对于高中日语初学者而言,重新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知识确实不轻松,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给学生与教师一个重新出发的契机。如同作画尚需白纸,崭新知识体系的构建本身就是一项具备创造性与创新性的活动。本文将以实际的日语教学场景[5]为依托,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一、对标导学——创新动机的获得

“对标导学”环节的基本要求是明确提出课时学习目标。

首先,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选择,应表达清晰、可操作、易评价。

其次,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符合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规范,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三维目标”来表述,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再次,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使其既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又在适当范围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提升。

最后,在激情生本教学模式中,“对标导学”环节还强调导入、导引的重要性,要求教学目标设置注重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好奇心、求知欲与情境问题解决的双线驱动下进入课堂学习。

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日语教材第二单元第八课为具体案例,其会话题目为《公园》,会话场景为公园散步,涉及的重要语法为名词判断句的过去时,重要表达方法包括描述事物的今昔变化。对于日语初学者来说,这是涉猎时态变化的开端,名词的过去时形式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恰当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激情生本教学模式的展开奠定基础。同时,对于语言学科的学习来说,恰当的情境创设将大大有利于学生对语法使用场景和实际功能的理解,使其对语法的掌握更加自然地入眼、入脑、入心。那么,对于此课而言,可以假设日本中学生代表团将要来访,需要学生担任导游,为其介绍学校的发展史。在这一问题情境的规定下,学生便获得了“介绍学校发展史”的学习动机,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

二、自学静悟——创新主体的成果“发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Diesterweg)曾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激情生本课堂中,学生是掌握知识的主体,而掌握知识是创新的必经之路与必要前提。在“对标导学”后,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和资料,免去教师教学的媒介,使学生直接抓取、咀嚼、掌握知识。

在本案例中,名词的过去时表达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其应用场景、功能和用法是“自学静悟”的重点。

众所周知,知识的学习从来不是孤立进行的,建立知识体系有利于系统、扎实地掌握知识。就本案例而言,借助名词的现在时进行类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教案设计中,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原文中涉及名词过去时的原句后,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www.xing528.com)

同时,对于名词过去时的否定形式也进行设问,引导学生思考。

学案从现在时与过去时,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两个大的维度给出例句,并通过设问,提示学生从语法结构与意义两个角度思考语法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知识的迁移来感悟新知识。

正如本节开篇第斯多惠所言,名词判断句的过去时形式被学生“发现”了。

综合来看,“对标导学”环节明晰了学习目标与问题情境,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激发出来,获得了创新动机。“自学静悟”环节则给创新主体充分的空间,在预设好的场域中,作为创新主体的学生借助已学过的知识与教师给出的静悟提示,通过举一反三,发现了新的知识。显而易见,比起机械地接受教师告知的知识,自主发现的知识更易被编入学生的原有知识体系。同时,发现知识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推动其进入下一个环节——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创新主体的“头脑风暴”

经过对标导学、自学静悟两个环节后,学生已初步知、识新知识,在合作探究环节则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输出想法、合理质疑、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创新能力培养而言,思辨是必不可少的品质与能力,“头脑风暴”式的合作探究无疑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本案例中,名词判断句的过去时并不是一个复杂的句法,经过前面的学习,其结构已十分明确,只需组内简单确认答案即可。因此,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可以设置语法实际运用方面的问题,名词与「でした」「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じゃありませんでした」的接续问题也就成为合作探究环节的中心议题。这就需要学生再回头观察例句,通过类比已学知识和组内合作讨论,共同发现规律。

四、展示分享、点评精讲——创新成果的确立

展示分享是学生展示静悟、探究结果的主要环节。在展示分享环节,教师扮演“主持人”的角色,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可以采取黑板讲演、成果投屏等形式。学生一方面展示自己的成果,一方面敢于对他人成果提出质疑,在展示—质疑—补充的路径下,潜移默化地提高质疑水平与创新能力。

在本案例中,展示分享的关键是抓住语法功能、语法结构、意义三大维度,清晰、全面地产出思考成果。

五、达标检测和课后作业——创新成果的应用

在语法教学中,最终目的在于正确使用。在达标检测中可设置选择题、完成句子等形式练习语法的使用,这是对书写的训练。最后,则回溯本课最初的问题情境设置,引导学生结合本课所学扮演导游角色。此时,则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综上所述,在激情生本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始终是课堂学习与创新学习的主体。对标导学环节通过目标展示与问题情境创设赋予学生创新学习的动机,自学静悟环节为学生保留充足且自由的创新思考空间,合作探究环节提供合作讨论、“头脑风暴”的氛围,展示分享提供输出创新成果、质疑思辨的平台,精讲点评便于教师查漏补缺、确保学习效果,达标检测与课后作业则为创新成果的应用提供多维度的实践。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第一,本文选取了名词判断句的过去形式这一简短的教学场景进行讨论,这只是一课时中的一部分教学片断。激情生本课堂的核心在于还学生“发现”信息的机会,给学生处理信息的空间,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文中提到的六环节可以套用、活用;第二,在激情生本课堂下的语法教学中,理想课堂的实现离不开前期教师对学生的训练,需要在学生完全明确语法学习要点(语法功能、语法结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第三,对于语法新授课的激情生本课堂来说,选取足够且典型的例句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