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娜
摘要:“激情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课堂以学生为主,点燃学生上课的“激情”,在学生广泛参与、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发挥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针对不同的课型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优化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开展高效的教学过程,最终切实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语文教学因其文化深厚、内涵丰富的原因有着独特的教学模式,不同的课型更涉及不同的教法与学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试探究“激情生本”课堂模式下针对不同的课型应采取的具体的教学模式。
一、古诗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相对于现代文阅读,古诗文因具有文言简短但意蕴深厚的特点,给学生增加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难度。因此,提高学生对重点文言知识的掌握与梳理能力,成为不可忽视的教学任务。但单纯的字词讲解并不是古诗文教学的最优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能自主探究古诗文的内涵更为重要。为此,古诗文教学可适当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学习《六国论》时,让学生联系所学历史内容,主动探索作者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学习《项脊轩志》时,让学生结合作者的描述和空间想象,画出项脊轩改造后的结构图形等。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在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又有助于强化语文学习的效果。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古诗文教学目标必须凸显“读”的重要性,通过读古诗文、读关联材料,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探究重要的文言知识点,并逐步、逐层梳理文章内容,逐步构建出古诗文学习的完整知识体系。当然,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熟悉文章、诵读全文后,课堂内容可灵活多变,如可以组织开展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默写比赛、延伸写作等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推动古诗文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诗歌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诗歌因其内容简短、节奏鲜明的特点,更利于学生朗读。学生在朗读诗歌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讲究平仄起伏、抑扬顿挫、语气情感等。诗歌之读不仅要念读、熟读,更要诵读。诗歌在朗读时,强调“念——熟——诵”式的读法,这样才能充分感知诗歌语言文字的魅力,把握诗歌中丰富的意象,进而在课前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情感。“激情生本”课堂模式下的诗歌教学也应该注重“读”的作用,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开展“激情生本”课堂诗歌教学应着手两个层面的教学,一是诵读,二是赏析。
笔者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具体探究诗歌的教学模式。
1.对标导学
导入: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赤壁之战”视频或图片。
2.激情展示
课前预习内容:各小组借助多媒体等工具,梳理苏轼生平、作品、写作背景等内容。
3.自学静悟
①朗读全文;
②标注出喜欢或不懂的语句;
③感受人物形象。
4.合作学习
①小组成员交流朗读技巧,揣摩朗读情感,推选一人作为代表进行朗诵展示;
②组内答疑。
5.点评精讲
教师答疑。
6.激情展示
①朗读展示(可结合名家朗读欣赏、教师示范朗读等);
②展示喜欢的语句、人物形象。
7.点评精讲
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拓展知识面,并对苏轼其他风格的作品进行讲解,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8.达标检测
作业设置:
①诵读全词;
②片段写作练习(“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想象苏轼与周瑜的穿越对话)
(二)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文言文一般篇幅较长,故事性、说理性也更系统、全面与复杂多变,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的数量和难度也就相应增加。虽然文言文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形式等方面与现代文有区别,涉及的文言知识点较多,但是文言文以其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而十分重要,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广泛思考、发散思维。
笔者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具体探究文言文的教学模式。
1.对标导学
导入:展示秦灭六国的形势图,提问学生六国为什么会被秦国灭亡?目前为止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有哪几种说法?
2.激情展示
①各小组借助多媒体等工具,查找六国被秦国灭亡的原因;作者的写作背景等。
②梳理文章结构。
3.自学静悟
朗读全文,勾画出重点文言知识和不懂的语句。
4.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交流讨论重点文言知识和不懂的语句。
5.点评精讲
教师答疑。
6.达标检测
①诵读全文。
②若你认为六国灭亡非“弊在赂秦”,试与苏洵展开一场辩论。
二、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现代文阅读在高中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现代文学习对学生阅读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广泛的阅读与获得高效的阅读技巧的基础上。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阅读技巧和阅读方式的指导教学,还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以加大学生知识的积累量。虽然现代文阅读因作者与读者拥有共同的语言体系而缩短了对话的距离,但对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所以延伸阅读成为现代文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延伸阅读对学生的阅读知识面进行了拓展,并不断对其知识结构进行补充,更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作者和文章进行理解,以确保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提升个人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并最终帮助学生探索出一条与自己能力相符的阅读学习方式。延伸阅读既包含课前延伸阅读,比如学习《我不是个好儿子》前开展《背影》《我与地坛》《我的母亲》等课前延伸阅读;又包含课后延伸阅读,比如学习《祝福》以后,对鲁迅《彷徨》,甚至《鲁迅全集》的课后延伸阅读等。但切记延伸阅读只是辅助手段,课文内容才是学习主体,学生不可与课文内容脱离。要感知作品的价值与生命,必须阅读课文。
1.激情展示
《雷雨》课本剧表演。
2.合作学习
①针对情景剧表演存在的问题或不合理处展开讨论,推选成员重新补充表演。
②梳理《雷雨》的人物关系。
3.激情展示
①《雷雨》课本剧补充表演,并解释为什么。
②梳理《雷雨》的人物关系。
4.点评精讲
①教师答疑。
②《雷雨》全篇阅读。
5.达标检测(www.xing528.com)
改写《新时代雷雨》。
三、写作课教学模式探究
写作课是在语文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拓展程度、审美创造能力和文化传承力最直接的检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必须建立在大量的阅读、诵读和素材积累上。为此,写作课教学必须从远处着手,从小处着眼。既制定长期教学计划,长则从高中整体写作课学习入手,短则从学期计划,甚至每堂课的练笔入手;又重视学生的每一次写作练习和写作体验,重视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哪怕是很细微的问题。写作教学要充分结合课堂内外,重视读写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结合学生具体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学期阅读任务,定期开展文章阅读与书籍分享活动,如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平凡的世界》等。
鉴于具体的教学实际,笔者以高一“记叙文”写作为例,具体探究写作课教学模式。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记叙文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但教师若对记叙文六要素、写作顺序、表达方式、文章结构等内容教学仅进行知识点的罗列讲解,则极易导致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效果不理想。为配合高一具体的教学进度,试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一)高一第一学期写作课安排
1.合作学习
①讨论叙述应该怎么写?
②如何定义“印象深刻”?写作中该如何体现?
2.自学静悟
写作练习。
3.合作学习
选择范文,讨论修改,协同完善。
4.点评精讲
写出事件的波澜。
5.达标检测
以《那次难忘的经历》为题,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
第二模块:试描述“我最喜欢的老师”
1.合作学习
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结合所学《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赤壁之战》的课文内容思考)
2.自学静悟
写作练习。
3.合作学习
选择范文,讨论修改,协同完善。
4.点评精讲
写出人物的典型特点。
5.达标检测
以《我的同桌/好朋友》为题,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
(二)高一第二学期写作课安排
第一模块:生活观察之“母亲的双手”
1.自学静悟
①阅读《我不是个好儿子》《我与地坛》《背影》《我的母亲》等文章,概括“母亲”的光辉形象。
②结合周末作业:“拍、摸母亲的双手”,思考如何形象描绘出“母亲的双手”?
2.合作学习
讨论以上问题。
3.自学静悟
写作练习。
4.展示分享
所拍母亲手部照片和写作内容。
5.合作学习
讨论修改,协同完善。
6.点评精讲
细节描写、写作手法。
7.点评精讲
以《母亲的白发》为题,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
第二模块:生活观察之“春雨中的校园”
1.展示分享
展示春雨中的校园图片,分享感受。
2.合作学习
①如何在记叙文中刻画春雨中的校园?整体贯穿如何安排?部分穿插如何安排?
②小组合作,写出主题不限、题目自拟、符合①中要求的记叙文。
3.展示分享
展示所写文章。
4.合作学习
讨论修改,协同完善。
5.点评精讲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6.达标检测
以《我在雨巷》为题,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激情生本”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自主培养语文学习的激情,探究语文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真正发掘语文学习的魅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从而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乐学、好学、爱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