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形势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教育形势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我国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革,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创新能力。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形势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些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我国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革,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而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对高中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青年人具有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创造力,而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最肥沃的土壤,因此以生为本的生本课堂便是学生发挥创新能力最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鼓励学生探索求异、敢想敢思,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要开拓自身丰富的知识领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锻炼提升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思维习惯,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能够用创新的思维分析解决问题。

2002年《教育部门关于印发陈至立部长在全国高中发展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的通知》中提到,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关键阶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纲要》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同时,《纲要》还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综合素质评价要强化对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的评价”。(www.xing528.com)

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委员非常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整个国家创新战略的基础,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问题。”在学校教育中,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在社会层面,要构建“科教联手”的青少年创新培养体系,真正实现“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大学中学牵手、政府与学校对话”的良好合作机制;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和科技大赛,通过参赛作品主动呈现他们在阅读、观察、比较、思考、设计、制作等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要努力构建全面培养体系,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方法,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要优化课程实施,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完善学校课程管理;要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教学管理。

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组织了260多位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历时4年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修订后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办学条件等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改革方向,统筹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并积极创造条件,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每一所普通高中都能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这次修订,各学科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学习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方面,新课程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均衡、合理的结构,要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全面发展;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更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课改后的评价强调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