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和先生认为:“一个人不读书,没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而能写作,这是不可思议的。”任何写作都是离不开阅读的,读书笔记写作更加如此。文本是读书笔记写作时思维的对象。广泛地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想,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和对外界的感悟,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让学生在读中求悟,涵养学生的言语生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推荐。广泛阅读法的重点是在“悟”上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由的阅读,让自己的思想在阅读中自由自在地翱翔,读到有触发之处,可以就自己所阅读的内容自命题写读书笔记。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悟读悟写,养成书写的习惯,更能引发他们对生活、人生、社会的体悟,提升文学素养,提升写作的境界。
(一)课内延伸法
读书笔记教学时,可以配合课文教学的进度,利用课后的一些练习题来作为学生读书笔记的练习。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两个:一是学生刚刚学完课文,对课文比较熟悉,意犹未尽,写起来更有话可说:二是这个练习可以看作是阅读的延伸,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适中。初中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大部分学生没有精力和耐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样他们的读书笔记写作就会没有保障,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让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练习,是教学中的明智之举。就我们所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来说,在课后习题的设置方面比较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结合,这样就为我们读书笔记课内延伸的练习提供了保障。
(二)发表法
学生的读书笔记写作由于不受到重视,导致他们的读书笔记没有多少读者。长期这样,学生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就会丧失读者意识,读者意识的丧失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效果和写作目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假想读者”意识,也可以给学生设置读者,读者的增加可以让学生的读书笔记写作变得更有目的,也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笔记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读书笔记编订成册,供全班进行传阅,还可以把读书笔记册子分发给学生家长或其他任课教师传阅。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后面开辟一角,专门用来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作品,甚至可把学生达到发表水平的读书笔记推荐给报纸进行发表,这样既能为学生的读书笔记增加很多读者,学生也能从中找到读书笔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把读书笔记定期编订成册供全班进行传阅,不仅能为学生的读书笔记设置读者,还能达到分享交流之效,学生在传阅的过程中会了解其他同学的思想、情感等,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
读书笔记写作是围绕读书活动展开的,如果学生只是把读书当作一种课外消遣的方式,阅读时如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虽然这样的读书方式未尝不可,但是在读书笔记教学范畴中这样漫无目的地读书,不利于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如果教师一开始教学的时候就只是扔下一本书,让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写笔记(学生在自己慢慢摸索中也会得到一些收获,但是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需要教师的帮助),这对还在训练阶段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觉得读书笔记写作很困难,就会让学生对读书笔记写作产生畏惧感。而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读书笔记写作,让学生的写作更有目的性,拓宽读书笔记的写作形式,这对还处于读书笔记写作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开展演讲、辩论、改编剧本、给课文中的主人公写一封信等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抱着明确的目的进行阅读活动,从阅读中搜集材料,综合提炼,写出读书笔记。这个过程中的读书笔记是学生读、思、写相结合的产物,特别能锻炼学生的阅读、写作、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对读书笔记产生强烈的兴趣,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
(四)班级、小组读书笔记交流、讨论(www.xing528.com)
学生读书笔记写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个体的潜心思索、心得触发,同样也离不开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萧伯纳说:“假如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学生在自己的阅读视野之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悟书写自己的读书笔记,每个人的视野和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学生在读书笔记交流讨论中遭遇思想的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可能会对之前的读书笔记发生新的看法和观点,学生读书笔记交流、讨论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座谈会、演讲、辩论、成果展示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笔记交流会,学生交流的内容可以是读书笔记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读书笔记写作的经验,或者是自己在读书笔记写作时遇到的困难。要想让交流会真正有实效,不负讨论之名,一是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二是学生有养成讨论交流、发表意见的习惯。针对第一条,教师必须在交流会开展之前提前确立会议的主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为了让学生的准备更有效率,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材料的准备,成员之间既可以互相合作,又可以相互监督。对于第二条,学生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历练而来。在初期开展交流讨论会的时候,教师可以确立一些学生比较有话说的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在交流会的职责有:对学生偏离主题的讨论进行调整,学生的讨论陷入僵局的时候给他们进行点拨,对学生讨论的内容有误的进行改正、不完整地进行补充。在讨论交流会结束之后,学生要撰写活动札记,反省总结自己在会议中的收获,以此对接下来的读书笔记写作起到指导作用。
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没有办法频繁地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会、讨论会,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课余时间自主进行读书笔记的交流讨论,同学之间交换笔记本,阅读他人的读书笔记,随时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聆听他人的想法。通过这种交流讨论,在全班营造出浓厚的读书笔记写作的氛围,进而发展到人人爱读书、爱写作。
读书笔记本来就是一种课外写作方式,对学生来说,要想写好读书笔记,功夫还是应该在课外。为了克服学生读书笔记写作的盲目性,教师有必要开设课程对读书笔记写作进行指导,教师课堂的指导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写作。我们在进行读书笔记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读书笔记就是学生进行课外读书笔记写作的习作,通过课内教师的传授,学生积累了读书笔记写作的相关知识,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课外读书笔记写作。而在课内外这二者之间,我们还要课外读书笔记写作为主,在平时多多磨炼,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内留给学生的写作时间不充足,课内写作的范围也比较窄,而学生的课外写作则不然,学生可以随时进行读书笔记写作,还能根据自己的阅读自主自由地选择写作的内容。
在读书笔记写作中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通过教师的指导,我们可以掌握读书笔记技法上面的知识。但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有限的,教师的指导再细致、高明也不能代替学生的写作。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并不是把那些写作的知识搬进脑袋,中间还必须经过自己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转化成一种能力。学生自主写作更能体现读书笔记是一种自由的写作方式。写作就是学生要倾吐自己心中的积蓄,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笔记写作未必符合每个学生要倾吐的积蓄,也有可能无话可说,因此只有自主写作才能消除这个隐患,让学生在自由写作中说想说的话,抒真切的情。学生读书笔记的写作绝不能止步于教师指导活动的结束,教师指导只是学生通向读书笔记写作的门径而已,学生自主写作才是倾吐内心情绪、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法宝。
在初中课堂中引入读书笔记教学,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适当的练习。我们并不反对这种做法,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要警惕读书笔记写作的作业化。教师强制规定学生每天都要写读书笔记,给学生布置了统一的读书笔记题目,并且对读书笔记有严格的字数和篇幅要求,强制要求学生根据某种模式来进行读书笔记写作,很快就会令学生失去写读书笔记的兴趣,让学生对读书笔记写作产生厌恶的情绪。就算学生勉强完成任务,也违背了通过读书笔记写作来释放学生言语天性的初衷,禁锢了学生的言语生命力,在无形之中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读书笔记写作在教学中心要尊重学生的言语个性和天性,不应该以统一的框架来限定他们。
把读书笔记引入初中写作教学中,其本意是通过读书笔记这种自由的写作形式来呵护学生的言语天性、涵养学生个性,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裨益。对学生进行指导是为了克服学生自主写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但也要警惕读书笔记教学的机械化,如果教学中只抱着读书笔记的几种体式照本宣科,强制要求学生必须按固定形式进行练习,这样读书笔记教学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失去生命力。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按照固定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视而不见的话,只会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