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作指导:仿写训练后的及时指导

创作指导:仿写训练后的及时指导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落实到仿写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学会逐步拆除“支架”,在教授给学生方法之后,逐步减少对范本的分析指导,让学生学会自己理解;逐步减少提供的范本,直到不需要范本学生也能够独立完成作文创作。因此,在仿写后的创作训练中,教师应注意阐发事物的不同侧面,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两面性。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予以及时指导,防止学生的思想偏离核心价值,出现偏颇。

创作指导:仿写训练后的及时指导

仿写是帮助学生走上创作道路的拐杖,就好比小孩子学走路需要助步车一样,孩子走得多了就会慢慢学会保持平衡,此时即使不再借助外力,也可以独立行走了。作文也是如此,学生通过仿写学会了写作的方法之后,即便脱离了仿写这个拐杖也应该能独立行走才行。因此,教师在完成了仿写教学之后,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扔掉仿写这根拐杖,独立创作。

(一)逐步拆除“支架”

维果茨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他认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其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搭支架”的概念,它是指更有能力的同伴或成人在儿童学习的早期阶段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支持,然后再减少这种支持,尽快让儿童自己逐渐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落实到仿写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学会逐步拆除“支架”,在教授给学生方法之后,逐步减少对范本的分析指导,让学生学会自己理解;逐步减少提供的范本,直到不需要范本学生也能够独立完成作文创作。

(二)发散思维,阐发事物的不同侧面(www.xing528.com)

创作时,不论是选材立意、构思布局,还是技法选择,这一切都有赖于清晰的思维,使学生不至于人云亦云,写作没有新意。因此,在仿写后的创作训练中,教师应注意阐发事物的不同侧面,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两面性。范文仿写熟了,就可以引导学生反驳范文观点,允许学生对范文提出质疑。比如,在仿写《皇帝的新装》中对骗子、国王、群众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时,有学生对文中小孩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孩子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别人难堪,应该采取别的方式提醒皇帝,并以此为观点完成了小练笔;又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太丘的儿子元方为维护父亲尊严,非常严厉地指出了客人的错误,当客人道歉后,他仍“入门而不顾”,学生对这种行为产生了质疑,指出既然客人已经承认了错误,元方就应该宽容待人,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还有,《荔枝蜜》中小蜜蜂的不辞辛劳、不计回报,学生则认为不应该盲目学习这样的精神,要学会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学生能够从范文中发现反驳点,不仅能够说明其认真研读了范文,还说明他们在理解范文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过,值得鼓励。

除反驳范文观点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辩论、鼓励想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等方式找到创作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对“不求甚解”一词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要求甚解”,否则学习不够深入;有的人则认为“甚解无用”,因为现今社会讲究多面人才。又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学生眼中的秋天到底是“悲寂寥”还是“胜春朝”呢?在回想和思考的过程中便容易打开思路;再如,提起苔藓,人们的第一反应显然是卑微的、渺小的,但有人就认为苔藓在其他植物都不能生长的环境下依然能生机盎然,并不因自己的渺小而妄自菲薄,因此它是顽强的、伟大的,故据此而创作赞颂之篇《生命如藓》。可见,当学生对所写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他在选材立意、构思布局时就会轻松得多。

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予以及时指导,防止学生的思想偏离核心价值,出现偏颇。若学生不能自行提出不同看法,教师就可以提供具有两面性的材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观点。

总之,在仿写教学的创作训练环节中,教师无须禁锢学生的思维,应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各执一词”,引导学生对事物产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有合适的机会时还可以开展辩论或其他活动,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整理思路,并以此来发散学生思维,以达到鼓励创新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