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利用教材进行写作教学:挖掘与整合读写结合的教学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教材进行写作教学:挖掘与整合读写结合的教学资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挖掘教材,开发与整合读写结合写作教学资源作为沟通教材与学生的桥梁,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利用越合理、越充分,教材就越能有效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可以借鉴利用其他写作参考资料,但不应该将教材弃置,而应积极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将教材内外有利于读写结合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合理利用。

如何有效利用教材进行写作教学:挖掘与整合读写结合的教学资源

(一)整体观照,丰富读写结合的形式和平台

读写结合没有固定的模式,其教学策略也可以是多元化的,但并不意味着读写结合可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讲到哪篇课文适合就使用。教师进行读写结合的写作教学时,切忌盲目随意,想到结合就结合,应当有一个整体观照,注意每个学期、学年的前后衔接,注意整个初中阶段的整合。在整体观照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写作教学目标,精心鉴别选文功能,全盘考虑哪篇课文适合结合,以怎样的方式会更好。当然,除了教材中本来已有的结合方式,教师更应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采取多样化的读写结合方式,开拓更广阔的读写结合平台。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结合课标整体研究教材,忌随意盲目。写作教学的开展应注重系统性和独立性的统一,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总目标和各年级的写作教学目标,然后把初中六册的教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分析和研究。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对要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以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写作能力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仔细研读教材中的选文和写作专题的教学要求,调整整合阅读系统和写作系统中的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利用。切忌没有整体观照,随兴而发,随意地结合和训练。

第二,对不同功能的课文做不同形式的读写结合处理。在进行读写结合时,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课文,恰当定位选文功能,找准结合点,对于不同功能的选文,采取不同的读写结合形式,而不仅限于归纳总结写作技巧、感触评论型写作,也不仅限于阅读选文后已提供的写作练习,如那些“定篇”功能的选文,可以采取“评论性写作”。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权威解读作为学生写作的支架,让他们对选文进行赏析、评论。那些“例文”功能的选文,可以采取“学习性写作”,但一定要找准读和写的结合点,且尽量不要以“结合点(写作知识)——选文——学生作文”的形式实现,而是以“选文——结合点(写作知识)——学生作文”的形式实现,让学生自己尝试从言语作品中发现语言规律,进行学习。当然,确定结合点以后,读的可以是单篇选文,也可以是多篇或者包含结合点的几个或多个群片段。对于“样本”功能的选文,可以采取“模仿性写作”。但模仿并非简单复制,而是借“此物”创造“彼物”,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写作练习时,要灵活处理,可以就“样本”的某一个角度、与内容有关的某个点、体裁甚至作品中其他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触点来设计写作练习,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因“样本”而乐意去写,因“样本”而能发现写作的方法。对于“用件”功能的选文,可以采取“探究性写作”。教师既可以把选文当成探究的对象让学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探究性写作,也可以以选文为基础,通过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去探究其他与之相关的东西,进行探究性写作,拓展学生的思维。

第三,拓宽思路,丰富读写结合的平台。章熊认为:“语文教材应该成为一个渠道,通向学生听说读写活动的汪洋大海。”这也启示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该故步自封,尤其是进行读写结合的写作活动时,更不应该把写作练习设计得和选文过于趋同,学什么就写什么。教师布置的写作练习完全可以和其他学科、和音乐美术、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可以通过读写去了解学习认识其他东西,也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同时,读写结合也不应只囿于和教材选文的结合中,教师也可尝试推荐一些报纸、杂志、书籍给学生,让他们读他们感兴趣的专栏或故事等,让他们从课外阅读中发现话题、寻找素材,再把课前两三分钟让给学生做小演讲活动,把自己读到的感兴趣的东西经过自己的理解加工形成演讲稿分享给大家。通过演讲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同时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第四,读写结合不一定非得“写”。我们提倡读写结合,但并不是读写结合就非得“写”。有些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批注。批注是“写”的另一种方式,是一种思辨地写,比如让学生勾画好词佳句、勾勒课文结构框架、画出作者行文思路、圈划关键之处、注上自己的理解感悟、评述课文主旨、写法等。有些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比如补充人物对话、补充场景、辩论其中观点等,通过说来训练学生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有些文章,可以让学生抄读,通过抄读接受其文化、语言和情感的熏陶,习其文气。还有些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讨论,讨论作者这种写法的好处,讨论文章可否增删等。

第五,读写结合,读要得法。调查中很多学生都有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写作水平的习惯,但学生自己的课外阅读多是盲目随意甚至是不得法的,因此教师应特别关注和逐步培养学生自读的能力。学期之始,不妨指导学生做几次自读笔记。自读笔记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学段、文本等实际情况做要求,可以是积累型(佳句、美文、典故等)、提要型(归纳内容要点、结构框架)、评点型(点评文章写法、特色)、感触型(联系自身实际抒发感触)、质疑型(提出对文本内容、写法、主旨等方面的疑问,并尝试自己解决)。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最好能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或视学生能力分层要求。教师先带领他们做几次,待学生基本得法后就可放手让他们根据兴趣按照方法自由读了。

(二)挖掘教材,开发与整合读写结合写作教学资源

作为沟通教材与学生的桥梁,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利用越合理、越充分,教材就越能有效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可以借鉴利用其他写作参考资料,但不应该将教材弃置,而应积极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将教材内外有利于读写结合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合理利用。

第一,讲好选文,奠定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写作品位。读写结合只有先各司其职,实现各自的目标才能有效结合。我们强调写作,但我们也认为只有会读、读得通、读得透,才能写得好。因此,教师在讲解选文时,不要仅仅关注阅读教学的考点,只利用选文讲知识点、考点,遇到修辞就让学生用标准的答题格式答其作用,遇到关键字词就教学生在考试中如何炼字等,也应尽力带领学生体味文本的魅力。学生如何能体会到文本的魅力呢?关键就在于教师将作者何以有这样的情感体会,又何以用这些言语形式、文章结构将其表达出来讲清楚,使学生对作者的情感观点和用怎样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有深切的感知和体会。例如,像朱自清先生的《春》这样的语言优美的散文,可以带领学生多读,甚至背下来,让学生摹写一些句子段落,增强学生对佳句美文的感受能力,并在摹写中提高写作能力。像郑振铎先生的《猫》一文,在写作技巧上,为了突出对第三只小猫的感情,用了铺垫的手法,教师在讲清楚为何作者要写前两只小猫后,可以让学生学着运用这种写作技巧。而对于古诗词这样的课文,教师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古诗词的画面。像《纪念白求恩》这样的议论文,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梳理了作者的写作结构后,让学生做一个议论文的提纲训练,让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思路有一个大致的感知。这样,一篇篇下来,学生即便自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但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其阅读品位和写作品位都能得到有效提升。(www.xing528.com)

第二,利用教材选文和课外选文帮助学生建立写作语感库和素材库。“厚积薄发,是做学问的规律,也是写好作文的规律之一”。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妨让学生多读一读、背一背,甚至可以让学生把感兴趣的抄下来,边抄边读。当然,不仅限于教材上的选文,教师也应善于开发课本以外的资源,可以给学生推送其他优秀文章,也可以抄自己课外喜欢的。久而久之,学生既有了素材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语感,而这种长期积累的素材和语感也会慢慢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诉诸笔墨。

第三,利用阅读选文后的写作练习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比起写作实践中正式的大作文,学生更喜欢阅读课后的片段写作练习。教师不妨充分利用教材写作系统中现有的课后练习或者重新设计更符合教学实践和学情的课后写作练习来让学生完成。学生的写作训练不一定是完整的大作文训练,有计划、有系统的课后片段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对大作文的畏惧心理,也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第四,利用写作导语、名人写作经验谈构建学生的写作知识库。如果说选文是教材中写作知识的隐性载体,那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中的写作导语就是写作知识的显性载体。例如,“学会记事”这一写作专题,写作导语包含了记叙文的一些基本知识(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和一些写作技巧或策略(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和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同时,教材有些写作专题中有一些名人对写作的心得和看法也包含了一些写作知识。教师不妨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将这些名人写作经验谈里涉及的写作知识和写作导语中的整合在一起,围绕这些写作知识设计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写作知识,而不是简单给学生提示一下。甚至可以把这些写作知识一条条整理出来,把它设置成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再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评改作文把它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写作和评改中逐渐内化写作知识,慢慢地构建起自己的写作知识库。

(三)揣摩编者意图,有效使用练习资源

有效的练习是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时设置了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活动,包括阅读专题中的课后写作练习,专题写作中的三个不同形式、不同梯度的写作实践和综合实践中的写作活动。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认真揣摩编者的意图,仔细斟酌不同写作练习的教学价值与练习价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写作练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具体来说,可在如下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对于阅读专题中的写作练习,可以用来作为“读写结合”的链接点。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时,可以参照或利用阅读课后的写作练习题设计“读写结合”的阅读或写作教学活动,而不只是随意地把这些练习资源当成学生的课后作业,使原本最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后写作练习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对于专题写作中的三个写作实践,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布置任务的形式。写作实践一通常是写作前的思路指导、写作热身活动等提纲或片段练习。这些写作练习可以安排在写作教学课堂上,伴随、配合教师的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当堂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或者分配给写作基础不好的学生,降低他们的难度,减轻他们对大作文的畏惧心理。写作实践二和写作实践三,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由选择,而不是忽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教师直接指定写作任务。当然,教师如果有更适切的写作练习,也可以合理采用,但并不等于要完全摒弃教材中的写作练习而另起炉灶。

第三,对于综合性学习中的写作练习,教师可以配合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这类写作资源,因其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使用方式往往是最灵活的,也最挑战学生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根据活动主题采取读书报告、辩论赛、分享会、演讲、小论文、解说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不同形式的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