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写结合研究概述及其重要性

读写结合研究概述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内研究概况“读写结合”在我国是一种传统。在我国,利用教材进行“读写结合”方法的研究,教师主要关注的还是模仿性写作方面,即把教材选文作为范例,进行模仿性写作。丁老师认为这些“结合点”是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的关键。但是,立足于课本资源的“读写结合”实践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国外“读写结合”研究中,都特别强调通过读与写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读写结合研究概述及其重要性

(一)国内研究概况

“读写结合”在我国是一种传统。我国从古到今的模仿性写作的思想基础就是“读写结合”。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一传统的真实而形象的写照。对于“读写结合”,学者和语文教师观点比较一致,即都认为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读”可以帮助到“写”,“写”也能够促使更好地“读”。现代的“读写结合”教学研究,叶圣陶先生是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写作的训练而忽视阅读的训练是不行的,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不进行阅读训练,写作能力也不会提高的。

在叶圣陶先生看来,只有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潘新和认为,阅读时有不清晰的地方,可以拿笔写一写,写作是另一种形式的思维,阅读后通过写作理顺思想,可以提高阅读的质量。汪潮在《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相关研究》一文中,通过对阅读与写作各相关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读写结合的程度看,阅读与写作六个对应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966,这从总体上反映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从读写结合的结构看,存在相关变量出现的频率大小依次为结构理解、快速理解、知识运用、语言理解、知识系统和知识记忆,写作变量组大小依次是语言基本功、修辞、质料、中心、详略和条理,其中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语言基本功、修辞存在稳定的正相关。

在我国,利用教材进行“读写结合”方法的研究,教师主要关注的还是模仿性写作方面,即把教材选文作为范例,进行模仿性写作。例如,余映潮在《读写结合式阅读教学设计例谈(下)》中提出读写结合训练“仿、补、续、改、扩、套、引”等具体实施方法。南岩在《读写结合的三条途径》中提出结构模仿、修辞模仿、读后感的训练等操作方法。

这些基于教材的“读写结合”方法,注重阅读向写作的迁移,主张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既丰富了读写结合的写作形式,又丰富了选文的学习,显然可以达成读写双赢的局面。

此外,许书明在《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一书中,提出了“由读到写,变读为写”的“迁移式”教学思路,提倡以读后的扩写、改写,促进课文深度理解;以文本内容的提取和归纳、品读提炼课文细腻之处;以创造性地改编文本来细致地揣摩课文;以对课文的赏析、评论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刘永斋在《读写结合训练的三种类型》中,把“读写结合”训练具体分为三种类型:仿写型训练,目标是训练语文基本功,培养学生初步的读写能力,包括模拟文章结构形式、借鉴语言修辞手法、仿照写法技巧等;感触型训练,目标是抒写自己对所阅读文本或材料的感受和联想;评论型训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与思维相关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可以写思想评论与文学评论等。三种写作类型各有侧重,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能力。

建军在《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理论、标准与实践》一书中,对“读写结合”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他从宏观理念、中观策略和微观操作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新读写结合观”,解决“教什么”(教学内容)、“怎么教”(教学方法)以及“为何教”(写作以及写作教学的价值)的问题。其功能写作概念对教材编制与“读写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www.xing528.com)

在“读写结合”的实践方面,丁有宽老师经过多次教改实验,经过研究和论证,形成了“读写结合”的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读写结合”体系主要是关注读与写之间的“结合点”的问题。丁老师认为这些“结合点”是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的关键。他的读与写之间的“结合点”有:从阅读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从阅读中学会遣词造句、从阅读中学习审题技巧、从阅读中学习如何在作文中表达中心、从阅读中学习分段、拟写提纲、区分文章主次。这些“结合点”也体现了丁有宽独具特色的“读写结合”教学体系的序列化

纵观这些研究,“读写结合”的理论层面已经有了许多的成果,课堂实践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是,立足于课本资源的“读写结合”实践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因此,假如能以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方法来探究、挖掘、开发语文课本中的“读写结合”资源,为促进语文读写教学寻找一些新的思路,应当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二)国外研究概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写作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以范文作为参考的模仿性写作模式弊端日益明显。有些范文与学生的写作实际相脱离,这种机械性的模仿写作不但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不大,反而熄灭了他们的兴趣,束缚了他们的思考,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随着阅读界和写作界开始相互接触,在读写关系方面,西方学者普遍达成了共识,认为阅读与写作两个过程是在相似的认知机制下进行的,这两个过程基本上也是类似的,两者都需要调用元认知能力与认知能力来加工语言信息,都是从一个“记忆库”中调用材料,两者有共同的“认知基础”。帕罗迪对阅读与写作过程的微观层面、组织层面、主题思想、宏观层面四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进一步论证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关性,而且二者在局部结合层面与微观结构层面的相关性更强。

在国外初中,读与写的关系更多的是写作介入阅读。比如国外非常流行的康奈尔笔记法,这种笔记法在使用中第一步是在阅读中将有意义的内容记下来;第二步是将记录下来的有意义的内容加以整理概括,使之简化;第三步是根据简化过的摘记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叙述这些有意义的内容;第四步是进行思考,将阅读中的各种想法也记录在本子上;第五步是每周花10分钟的时间对笔记进行复习。康奈尔笔记法将记与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为读而写,以写促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与写作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国外“读写结合”研究中,都特别强调通过读与写进行跨学科的学习。阅读不仅仅是会读,还要通过阅读来获得某些特定领域的具体知识,对这些知识能做到理解、解释、评价、创造等,这样可以帮助到“写”。反过来,以“写”的形态的摘要、札记、综述、评论文、研究论文等,也可以有助于研究阅读文本。如此,读与写均是学习彼此的手段,是对等的互相联系的。

国外关于“读写结合”的理论和探究可以给我们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提供一些教学上的经验,但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它们并不完全适用于我们的“读写结合”教学。所以,如何选择比较合适的国外先进读写理论来帮助我们的语文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去论证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