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联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对联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翼所考,是门对春联的产生。在对联的诸多品类中,春联应该是产生较早的,因为有题写桃符的风俗为之催生。对联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拓展,用于政治斗争的讽喻联也产生了。其实,探讨对联的发展,不仅要探讨对联产生以后在各个时代推广应用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应该探讨对联在形式、规则等方面的发展。对联产生发展的大势为:诞生于晚唐五代,定型于宋元,有明一代长足发展,有清达于极盛。改革开放以来,对联大有重新振兴的势头。

对联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徐本湖 徐晶凝

对联的产生时间,虽没有绝对的年代记载(事实上,一种文学样式的诞生是一个过程,也不可能有绝对年代),但是据现有的比较可靠的文献,一般认为产生于晚唐五代。论者一般都援引宋人张唐英《蜀梼杌》的记载(这则材料又见于《宋史·西蜀孟氏世家》)来说明对联之始:

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蜀指五代十国的后蜀,归宋前一年为964年。今之门对来源于古时的桃符。后蜀主孟昶的这副门对大概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对联了。所以梁章钜《楹联丛话·故事》第一则里称引这段记载后说:“此在当时为语谶,实后来楹贴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这则材料又见于《说苑》(转引自《五代诗话》):

辛寅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将致讨之前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明年蜀亡,吕余庆以参知政事知益州;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

这几则材料说法有所不同,涉及的是“著作权”问题,无关紧要。最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作诗两句,写桃符上”,不说“作对联一副”,而说“作诗两句”,很能说明对联与诗的关系,这说明对联产生之初,很可能还没有专门的名称。

关于对联的产生,清代诗人兼学者的赵翼曾做过一番较为详细的考据:

门帖本古之桃符。《后汉书》“新春用桃符”注引《山海经》:“度索山大桃树,树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能辟百鬼;故黄帝象之。冬月驱傩毕,即立桃梗于户上。”

赵翼所考,是门对春联的产生。在对联的诸多品类中,春联应该是产生较早的,因为有题写桃符的风俗为之催生。所以春联的诞生,应该也就是对联的诞生,赵氏略考历代春联,结论也是产生于五代。

从理论上讲,如果承认对联衍生于近体诗的对仗,那么对联的产生不仅不可能早于律诗定型化的时间;而且从常理上推,也不大可能是律诗刚刚定型,对联也马上就随着产生了。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肯定的是,北宋时对联已经推广应用了。那么,对联产生的时间不会晚于晚唐五代,这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至于早到什么时候,我们认为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仅仅根据目前新发现的这些材料,还是远远不够的。

宋朝,春联已得到推广应用,尤其在文人中比较普遍。宋元时期,镌刻于宫廷、宦门、寺庙佛门的木柱上的楹联已出现了;同时挽联、题赠联也开始产生。连一本正经的理学家朱熹也注意这种“雕虫小技”,编有《联语》(见清代李光地等编纂的《朱子大全》卷后)。可见对联已开始推广。

到了明朝,对联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朱元璋本人酷好对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对联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了;尤其是春联,普及更广。明代已有《玉堂巧对》《姝联》《古今巧对》等专著问世。

清代可以说是对联极盛的巅峰,出现了专门写春联的艺人和“对联摊儿”;《楹联丛话》《对联汇海》《分类字锦》《楹联录存》等30多种对联专著相继问世。这时,对联还传到国外,日本下永宽次编写了《中国春联集锦》一书。对联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拓展,用于政治斗争的讽喻联也产生了。

其实,探讨对联的发展,不仅要探讨对联产生以后在各个时代推广应用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应该探讨对联在形式、规则等方面的发展。例如复联何时产生,如何发展,规则如何;平仄律产生了哪些变化或发展等。也许这些方面的探讨更有意义一些。我们猜想,如果承认对联衍生于近体诗的对仗,那么对联诞生之初,应该是五、七言单联,平仄律二细则跟近体诗的完全一样。复联的产生,似乎也不会太晚;最初产生的应该是二简复联,因为有隔句对的影响。让讲究对仗的一联独立,就是单联;那么让近体诗的隔句对独立,就是二简复联了。白居易有一首《画竹歌》,其中有一个隔句对: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www.xing528.com)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如果从原诗摘出来,让其独立,俨然就是一副二简复联了。很明显,复联在格律方面受到词、曲,乃至于骈文、八股的影响,最突出的就是衬字联和短简拼合联。

总之,正如徐珂所言:“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而见于载籍者寥寥;然如苏文忠公轼、真文忠公德秀、朱文公熹之撰语,尚有存者。元、明以后,作者渐夥。至于本朝,则凡殿廷、庙宇之间,各有御联悬挂。翠华临莅,辄荷宸题,天章稠叠,海内承学之士翕然向风,楹联之制遂日臻美富矣。”对联产生发展的大势为:诞生于晚唐五代,定型于宋元,有明一代长足发展,有清达于极盛。

改革开放以来,对联大有重新振兴的势头。不过,旧日科举取士,童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的对课训练;而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基本取消了对课训练,连不少高层次的文化人也不知道多少对联的基本知识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继承发扬对联创作的文化传统,让这一特殊诗体得以健康发展,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与研究。

◎我思我在

1.选文认为对联大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请你从文中找出理由。

2.清代赵翼认为“门帖本古之桃符”,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桃符与对联的渊源。

3.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它因藏书丰富、园林景色优美成为著名景点。历代文人墨客也在此处留下墨宝,“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是郭沫若先生在天一阁正门口留下的一副对联,试着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对联的妙处。

知识支架

昆明大观楼长联[2]

[清]孙髯翁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乾隆年间,孙髯翁路经昆明大观楼,见多数文人墨客前往吟诗作赋,傲然写下这一副一百八十字的长联。上联写滇池风物,视野极其开阔;下联写云南历史,追溯直达汉唐艺术上首创一边写景,一边叙事,一边抒情,情景事互相交融的格调。此联排句用典极具规模,气势磅礴,构思巧妙,文辞优美,一气呵成,通达流畅,被称为“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著名学者郭沫若也曾赞道:“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