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浮梁茶叶包装进步史:从纸包布装到名优茶小包装的变革

浮梁茶叶包装进步史:从纸包布装到名优茶小包装的变革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口包装浮梁茶叶的包装最早用的是纸包布装。1993年,浮梁县创办“茶叶彩印包装厂”后,茶叶包装形色则更加丰富多样。内销包装1991年,浮梁成功恢复历史名茶“浮瑶仙芝”后,开始出现了名优茶茶叶小包装。企业、合作社除11家暂未订制名优茶包装外,其他24家均已订制包装。全县更换符合要求的全套浮梁茶包装177款,新包装更换率67.7%,实现了浮梁茶品牌统一的第一步。

浮梁茶叶包装进步史:从纸包布装到名优茶小包装的变革

出口包装

浮梁茶叶的包装最早用的是纸包布装。清光绪三十一年前后,茶箱规定用枫树板制成。要求板质干爽,箱体接合要紧密无缝。在箱体内用锡罐之类衬托,成箱密封后,用箬皮、篾片包扎,并在箱外涂上桐油。到了三十年代后,用青铝代替锡罐。箱内加钉角条,标明大方(唛头)和商标,商标上标名“祁红”或“祁山红茶”字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精制加工作业都用手工操作,主要是通过手工筛分、烘罩补火、人工锯板制铝罐和装箱。1950年2月以后,逐步发展成机械化与自动化作业。1985年除新建立的王港乡金山村办茶叶精制厂为手工外,其余精制厂都是联装半自动或自动作业。到1993年各精制厂均为半自动或全自动作业。如浮梁精制厂从车间运输、制茶作业等全套工序,均为机械化的“一条龙”作业。

清代嘉庆年间,浮梁磻溪制作乌龙茶,磻溪村“復隆昌”号在办理“上上乌龙”茶叶装箱出口时,为了保证茶叶质量,防止别人以假冒真,专门设立内票以防伪。

清代光绪年间,勒功乡“恒德昌”“源馨昌”号在出口贸易中,茶箱之内也设立中英文“云龙吐雾”防伪标志,以保证其茶号工夫红茶质量。

此外,磻溪“允和祥”“利儁昌”“美利馨”,桃墅“永源昌”“太馨昌”“怡昌隆”,严台“天祥”“人和祥”,江村“公正昌”,港口“永福”,英溪“德馨昌”兴田村“昌华”“萃丰”,城门村“万益祥”等茶号也都设立内票以防伪。(www.xing528.com)

1955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规定:各种包装材料必须牢固、整洁、干燥、无强烈气味,影响茶叶的品质,并规定出口茶叶均须用规定的木板箱和胶合板箱,外沿尺寸规定为46厘米×46厘米×50厘米,每箱容茶净重不得超过50公斤。木板箱面须用皮纸糊两层,再加涂珠红调色的熟桐油,在箱内要用牛皮纸裱糊铝罐或铅箱制成锡罐,牛皮纸要符合标准规格。对外包装则要求茶箱外用蒲席(广包)或麻布打包。捆以宽12~15毫米的铁皮2~3道(胶合板箱一律三道)或14号铝丝3~5道。茶箱正面按贸易条件标明茶号等级、批次或唛头(代号)标记、商标(包括装潢图案)、皮重、净重、制茶年度,制造者或发货单位,运往地点及收货者、件号。

1949年10月后,浮梁多用枫树板制成茶叶包装箱,20世纪60年代后期,改用松木板制作,工夫红茶一律用木箱包装,碎茶、片茶、末茶用塑料袋包装,副茶和脚茶用麻袋包装。到80年代,小包装茶得以较快发展,包装的容量从3~500克,式样繁多,各具特色。1993年,浮梁县创办“茶叶彩印包装厂”后,茶叶包装形色则更加丰富多样。

内销包装

1991年,浮梁成功恢复历史名茶“浮瑶仙芝”后,开始出现了名优茶茶叶小包装。最起始只有“浮瑶仙芝”有礼盒包装,比较单一,款数较少,包装只分为三样组合:内置绿色500克圆筒型马口铁彩色茶罐,直接装入茶叶封口;将圆筒罐分别装入300克铜板纸印制的红绿两种柱型纸盒中;再将柱型纸盒装入专用手提袋,形成一套完整的茶叶包装。继而又开发出古朴的分五小盒装“浮瑶仙芝”纸盒包装,包装成250克/条(条内每小盒50克),两条为一组的包装。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21世纪后,各茶叶企业“浮梁茶”包装进一步多样化,精制化、个性化,不仅出现了铝箔、铁、钛金、纸盒、木盒、竹盒、瓷等各式各样的材质包装,还出现了3克/包的小包装,但都是各打各的牌子,各唱各的调。到了近十年,内销茶叶包装更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可以说各种材质、各种样式都会有,包装五花八门,牌子眼花缭乱,形成了牌子多、牌子弱的局面。为进一步打造浮梁茶核心品牌,通过协会牵头,政策引导,到2017年底,35家茶企、合作社授权使用浮梁茶商标。企业、合作社除11家暂未订制名优茶包装外,其他24家均已订制包装。全县更换符合要求的全套浮梁茶包装177款,新包装更换率67.7%,实现了浮梁茶品牌统一的第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