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剥蚀堆积岗阜区:该区仅在鹅湖至臧湾和三龙至蛟潭一带,约占总面积的12%,属丘陵与平原间的过渡区,绝对高度200米,地形极为平缓,起伏变化甚小。流水侵蚀堆积平原区:该区主要分布在昌江、南河、东河两岸,受河流长期侵蚀堆积而成,约占总面积的3%,与剥蚀堆积岗阜一道,构成山间盆地,地势平坦开阔。
境内以中低山、低山和丘陵为主,总的趋势为东西北三面高,三条山脉缓缓向西南低去,所以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最高峰五股尖海拔1618.4米,最低点金竹坑海拔仅28米,境内最大相对高差1590.4米。昌江、南河及东河流域有零星分布的山间盆地,地势较为平缓。境内地貌类型以山地地貌为主,次为岗阜和流水侵蚀堆积平原。按照我国山地地貌的分类方案,低山的绝对高度为100至500米,中山的绝对高度为500至1000米,绝对高度低于500米的山地为丘陵。按其山地的成因,可分为构造山地、剥蚀山地及与岩浆岩活动有关的山地。县境地貌形态特征和成因,可具体划分如下:
构造剥蚀中低山区:该区集中分布在西湖乡以北至安徽省交界处的鸡冠石及东部的金竹山乡的轿顶山,瑶里乡的梅岭、汪湖村一带和西部的八字脑,绝对高度多在500至1000米,最高达1600余米,地形坡度多在5°~20°之间,局部达25°,相对高度一般在200~1000米。这一地貌约占境内总面积的21%。
构造剥蚀山丘陵地:该区在境内广泛分布,约占总面积的64%。绝对高度小于500米,相对高度多在50~200米,局部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地形坡度平缓,多在5°以下,局部坡度大于5°小于10°,与中低山区无明显界线。(www.xing528.com)
剥蚀堆积岗阜区:该区仅在鹅湖至臧湾和三龙至蛟潭一带,约占总面积的12%,属丘陵与平原间的过渡区,绝对高度200米,地形极为平缓,起伏变化甚小。
流水侵蚀堆积平原区:该区主要分布在昌江、南河、东河两岸,受河流长期侵蚀堆积而成,约占总面积的3%,与剥蚀堆积岗阜一道,构成山间盆地,地势平坦开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