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在内部资本管理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资本补充以内生补充为主、外源补充为辅。一方面,加快业务转型升级步伐,坚持走轻型银行之路,持续拓宽收入尤其是非利息收入来源,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强化资产质量管控,减少不良资产对资本的侵蚀。外源补充则要视业务发展需要,结合资本市场状况,择机进行一级资本或二级资本的补充。
二是合理控制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从商业银行经营的历史规律来看,规模扩张带来的营业收入增长都是当期的,而风险的承受却是滞后的;获取的利润只是利息部分,而发生的风险损失都是本金部分。经济上行期若过于片面地追求利润增长,盲目扩张规模,当经济处于下行期时,不良贷款增加就需要更多资本弥补亏损。因此,依靠风险加权资产增速获取收入的增长速度,应遵循稳健审慎规律,与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的风险偏好相适应。另外,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尽管现代风险管理在技术、模型和流程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依然取决于人,而人的能力提升是一个认知感悟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空间的积累。当业务发展的速度超越了人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速度时,平衡被打破,风险就会产生。
三是全面覆盖各类别风险,提升风险抵御能力。资本管理在本质上也是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对风险的计量中,应统筹兼顾监管标准与风险敏感性,合理反映风险实质,为准确衡量风险收益匹配程度提供重要参考指标;应全面覆盖各项风险类别,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抵御能力,保障金融机构稳健运营。(www.xing528.com)
四是以风险资本回报率为核心进行资本配置。资本配置直接关系到银行资本这一稀缺资源的流向,是商业银行能否实现价值创造的关键。国际先进银行历经几十年创新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风险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资本配置框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风险资本回报率配置框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国内银行应不断完善以风险资本回报率为标尺的资本配置模式,促进资本持续流向回报较高的区域、机构、客户和业务。
五是以经济增加值来最终检验资本管理效率。经济增加值指标由营业收入、运营成本、拨备支出、税负成本和资本成本等构成,综合考虑了收益、风险和资本等要素,能够真正从价值创造角度评价银行各个业务单元的绩效水平,这是经济增加值指标区别于其他考核指标的关键。以经济增加值来最终检验资本管理效率,可以将银行不同条线和部门、不同客户和产品之间,用一个统一标准进行比较,也使基于经济增加值的考核政策与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鼓励经营团队为银行创造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