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在正常经营环境中,有充足的资金满足业务开展的需求(包括贷款增长、存款支取、债务到期以及表外不可撤销承诺的变化等);在非常规经营环境中,有足够的缓冲能力释放现金流,以应对非常规环境下的资金需求(压力情景)。流动性风险管理可分为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管理手段有直接运作、间接引导等。
(一)流动性风险的日常管理
1.日间流动性管理
日间流动性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保障日间支付清算平稳运行,确保银行经营正常,以及保证日终备付金水平符合监管及行内要求。
(1)头寸管理
头寸管理包括头寸的预测和匡算,主要采用逐层上报的方式(见图4-3)。分行和总行各部门完成本单位的头寸预测后报送总行头寸管理员,而分行的头寸预报也依赖于其下级部门和经营单位。一般T-1日完成对T日的头寸预报,并在T日当日根据实际进出款和市场资金面情况不断调整修正。
图4-3 头寸预报流程
(2)备付金管理
商业银行在法定存款准备金外会有一定的超额备付金,一般对每日超额备付金水平会有底线要求。备付金管理的目标是保证每日全行日终超额备付金维持在合意水平,一方面满足行内要求,另一方面也不能过高,出现资金闲置。准确的头寸监测预报是备付金管理的基础。根据头寸变化情况,制订合理的日间融资计划,来确保备付金安全可控。
参考资料
日间流动性管理
管理目标:确保日间流动性安全,日终备付金达到合意水平。
管理内容:监督总分行头寸预报,持续密切监控日间清算流量,统筹安排和协调内外部融资操作,引导相关部门和分行的业务行为,保证各项资产负债业务的支付清算需求,并确保流动性安全。
管理流程如下。
第一,头寸安排。原则上要求资产业务须提前预约确认头寸,负债业务单笔在起点金额以上的须申报确认头寸。
第二,融资安排。确定融资总额后,相关人员根据线上和线下市场的具体情况,结合对自身资产负债业务规模与结构的变动预期,确定融资渠道、期限结构和可接受的价格。
第三,质押券管理。符合行内相关管理要求,如优先使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账户债券等。
第四,监控和报告。持续监控,出具包含超备额、资金流入流出分析等内容的日终监控报告。
2.司库市场运作
司库联通资产负债管理和外部市场,承接宏观政策和微观经营,发挥了窗口作用和纽带作用。一个强有力的司库运作平台能够直接通过市场运作来达到流动性调节目的,在负债端,根据备付金需求和各期限融资缺口制订融资计划,合理安排融资品种、规模和期限;在资产端,投资优质债券,增强流动性缓冲能力。具体而言,司库主要参与如下市场运作。
一是货币市场融资,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债券回购、同业借款、货币掉期等。货币市场具有提供流动性、提供定价基准、传导货币政策等功能。
二是央行融资,除公开市场常规操作外,201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还创设了一系列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满足定向调控的需要,包括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中期借贷便利、补充抵押贷款等。
央行作为货币市场最终的流动性提供者,无论实际操作还是传导的政策观点,均能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现状和预期产生深远影响。商业银行需与央行的货币政策部门保持充分有效的沟通,确保央行能准确了解流动性现状,并传达自身的流动性预期、提出流动性管理的需求。
三是主动负债,主要包括发行债券、国库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同业存单、大额存单等(见表4-6)。通常会结合融资需求和市场情况灵活运用。
表4-6 司库主动负债工具
四是优质流动性资产配置,主要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等优质债券。可作为普遍接受的质押品,日常主要用于债券回购业务,是压力测试中的流动性风险缓释品,也是流动性覆盖率等监管指标中的重要因子。
参考资料
司库融资策略
融资策略应遵循“控风险为本,多策略并行”的原则。
融资工具导向策略。融入资金:尽可能采用信用拆入、同业存款、同业存单和债券发行等信用融资;应保留一定量的可质押券,用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融资;适当参与国库定期存款,可缓解存贷比压力;在各项指标允许的情况下,多使用发行存单、债券等主动型融资工具。融出资金:尽量采用质押式回购,减少风险资本和授信资源占用。
多种渠道导向策略。积极拓展线上融资渠道,分散融资机构类型,包括银行、保险、基金、券商和财务公司等;维护客户关系,充分了解各类机构的流动性规律、资金安排、交易习惯等,加大融资途径,提高融资效率;引导和支持分行拓展线下融资渠道,加强与各融资渠道的沟通协调,力求做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加强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部门的持续沟通,争取央行政策性或应急性资金支持。
最优价格导向策略。根据即期市场情况,综合比较线上和线下、拆借和回购、市场和央行、内部和外部,主动和被动融资的融出价格优势和融入成本优势,尽量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金的使用效率。
结构导向策略。融资期限安排主要取决于流动性缺口、资金成本、期限利差和市场预期。预期流动性紧张、利率上升时,应借入较长期限资金,融出短期资金;预期流动性宽松、利率下行时,应融出较长期限资金,借入短期资金;市场较为平稳时,应综合比较流动性缺口调整要求与融资利率期限利差,保证融资期限结构的合理性和分散性。(www.xing528.com)
3.间接引导
除直接开展市场操作外,还可以通过FTP管理、定价管理、业务计划、限额管理等多种方式对全行资金安排、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引导和调整,以达到流动性管控目标。
FTP管理:每日根据内部流动性状况和外部市场流动性及利率状况制定发布FTP价格,引导资产负债规模和期限结构调整。
定价管理:在FTP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成本,制定发布各项业务产品指导价格。
业务计划:对存贷款规模、结构、节奏等进行合理计划和安排。
限额管理:对重要的资金业务条线进行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如票据业务、资管理财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同业业务、离岸业务等,此外,集团层面还包括对境外分行及附属公司的限额管理。
资金管控:对资金业务的招标和确认。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协商安排其他业务交易要素,如金额、起息日等。
间接引导的业务范畴包括同业、票据、理财、非标、传统存贷款等。根据其不同的业务特点,在引导方式上各有侧重。
同业资金业务:由于同业业务机会性强,大起大落,同业负债期限主动管理难度较大,一般通过FTP价格调控以及差异化定价的方式进行管理。
票据资金业务:业务连续性强,期限错配较为复杂,一般通过业务限额进行管理。
参考资料
流动性管理工具创新:FTP流动性风险调整项
基本思路:基于期权定价思路对可提前支取条款进行合理定价,并将该定价引入FTP流动性调整项,以引导客户行为朝着有利于流动性风险改善的方向调整。
应用背景:定期存款的提前支取,将影响到期现金流的增加,对现金流的管理形成一定扰动。相对较大的提前支取规模,将增大银行的现金流缺口,给司库的资金管理带来一定压力,并形成一定的额外融资成本,可以将这部分成本全部或部分让渡给储户,以吸引其放弃可提前支取条款。
用期权定价思想为可提前支取条款定价:可提前支取属性赋予储户在未来任意时刻将未到期存款进行提前支取的权利。这一行为会发生在利率上涨使储户提前支取,再以更高利率存入可额外获利的情形中。这相当于储户向银行购买了一份对未来利率的看涨期权(美式),也理应较不可提前支取定期存款牺牲一定利差作为代价。站在银行角度,可提前支取与不可提前支取利差的设计应该等于对未来利率看涨期权(美式)的内在价值。
实施步骤:
1.描述提前支取行为动机——提前支取期望超额收益。
:取活期存款利率。
T:取6个月,即182天。
:相关企业的原利率水平。
rt:t时刻相关业务的新利率水平。
2.基于产品的历史收益率模拟未来利率路径——随机游走模型和蒙特卡罗方法。提前支取最可能发生在存入不久后利率快速上升的情景中,即图4-4中标注的提前支取更有利可图的利率路径。
图4-4 未来利率路径的模拟:基于蒙特卡罗方法
注:横轴表示储户存入存款后的天数,纵轴表示同类存款产品的市场利率可能走势。蒙特卡罗模拟10000次,所以每条可能路径的概率是万分之一。
3.计算可提前支取条款选择权隐含期望超额收益值,并以此为限形成可提前支取存款利率、不可提前支取存款利率的利差,以引导存款偏好向有利于流动性管理的方向转变。
(二)流动性风险的应急管理
在突发事件或重大危机冲击下,商业银行可能面临挤兑或支付能力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使正常的管理策略失效,需启动应急管理机制。
触发应急计划的情景包括但不限于:流动性临时中断,如电子支付系统突然出现运行故障或者其他紧急情况;信用评级大幅下调或出现重大声誉风险;交易对手大幅减少融资金额,或主要交易对手违约或破产;特定的流动性风险内部监测指标达到触发值;本机构发生挤兑事件;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传染;市场大幅震荡,流动性枯竭。
商业银行应制订流动性应急计划,以确保在应对流动性压力情景和突发事件时,通过实施预先制订的应急计划,紧急提升流动性控制在全行工作中的优先级别,并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和策略,集中内外部资源,全力解决流动性问题,确保银行不会出现经营危机。应急计划应至少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应急管理的组织架构,包括应急管理委员会的设立、各部门在应急状态下的职能等;二是应急的启动流程,触发机制及危机分级等;三是应急措施及恢复,规范不同危机分级情况下的行动计划、实施程序等,规范流动性危机后恢复正常状态的运行机制。除制订符合银行自身管理实际、切实可行的应急计划外,商业银行还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以提高危机应对能力(见表4-7和表4-8)。
表4-7 应急管理中各部门职能分工
续表
表4-8 应急管理中不同等级危机所采取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