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产负债管理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新挑战

资产负债管理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新挑战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衡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效果?在当前银行集团化、国际化、混业化经营日益深入的情况下,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内涵在不断扩大,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增加。商业银行要不断跟进当前业务变化的特征,增加资产负债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的研判管理和统筹规划。

资产负债管理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新挑战

如前文所指出的,近几十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中枢都经历了由高向低的转变,为应对经济增长困局,部分国家大幅调降政策利率,甚至降至负值,全球步入低利率环境。从我国的情况来看,2010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实际增速出现台阶式下滑。虽然从中期来看,我国GDP增长仍有保持4%~5%的潜力,好于多数经济体,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低利率环境仍有一定距离,但从经济的潜在增长空间来看,若无科技革命大幅提高实体经济的回报率,我国实际GDP增长中枢也将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呈逐步降低态势。因此,研究总结低利率环境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并提前采取应对策略,对我国未来银行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利率环境对银行业务的冲击有以下方面:一是低利率给商业银行净息差带来下行压力,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特别是对严重依赖净利息收入的银行冲击更大。二是在低利率环境中,高收益资产极度稀缺,优质资产的竞争进一步加剧,部分银行片面追求高收益资产而改变了风险偏好,进入欠缺经验的领域,加大了自身风险。三是在低利率的环境中难以满足客户的投资回报要求,导致客户存款流失,转入其他渠道进行投资。四是依赖传统存贷利差为主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倒逼银行进行业务转型和升级,探索开展对利率不敏感的其他金融业务和服务。五是为支持业务转型,银行技术投资和运维费用居高不下,导致银行成本收入比难以改善甚至逐步提升,进一步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

为应对低利率的冲击,国际上的银行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由于经济背景、监管环境、金融模式有差异,不同发达经济体的银行的应对举措和成效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推动业务转型,提高行内资源整合和协同服务能力,通过深化客户经营提高客户贡献度。二是提升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能力,加强资产负债组合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定价管理能力,通过优化客群结构带来低成本的核心存款,有效管控负债成本以对冲资产收益下降的压力。三是提高综合化经营能力,推动业务转型,在传统的存贷业务模式基础上,不断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和交易能力,带来中间业务收入和交易收入的提升。四是加强成本管控,通过全面推进数字化的业务模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五是加快国际化布局,开拓高收益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加快海外资产布局。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信心,尽管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我国宏观经济仍有较强韧性,能够实现中高速增长,这也意味着有较强的社会融资需求,支撑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未雨绸缪,充分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经验,为利率下行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夯实客群基础,提高客群综合经营能力。无论何时,庞大、优质、忠诚的客群都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基础,特别是在当前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异业冲击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商业银行更应该夯实客群根基,拓宽持续增长的护城河。要降低批量获客成本,为客群稳步扩大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客户经营能力,建立客群分层经营策略,形成各类客群协同发展的良性趋势,通过提高客户服务能力来提升客户盈利贡献。

第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摆脱对净利息收入的过度依赖。根据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业的经验,优秀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约为50%,而我国头部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仅为30%左右,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展望未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是解决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杠杆水平高、信用二元化问题的必然途径,商业银行要抓住中国经济模式转型的机遇期,战略性布局投商行一体化、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业务,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空间。

第三,优化资产结构,为金融脱媒做好准备。表内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但大中企业信贷对商业银行存款派生及收入的边际贡献已快速降低,从境外同业的经验看,在走向低利率的进程中,优秀同业均保持了利率敏感性较低的信贷资源投入,如信用卡、消费金融、小微贷款业务等。一方面此类业务标准化程度高,议价空间较为充分;另一方面从信贷成本看,在审慎进行客群选择、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及分散化风险管理能力的前提下,此类业务信贷成本总体可控。

第四,依托客群基础,发挥负债成本优势。低成本核心负债经营的根本在于客群基础和客户服务,通过扩大客群基础,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增加客户黏性,形成稳定的资金沉淀,最终成为银行低成本负债来源。(www.xing528.com)

第五,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人工效能。要想打造大批量低成本获客和亿级客户经营能力,不能依靠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式,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探索形成新的数字化经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

本章小结

回顾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经历了从资产管理阶段到负债管理阶段,再到资产负债组合管理阶段的发展历程。在银行业务日益复杂的今天,资产负债管理不能顾此失彼,而是要加强主动性、前瞻性、全面性管理,在兼顾宏观经济形势、资本管理要求、风险管理要求、监管政策导向、同业竞争诉求等多目标平衡的基础上,坚持以资本回报为导向的资产管理理念,以量价平衡为导向的负债管理理念,持续优化资产负债配置,最终达到回报最大化的目的。

如何衡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效果?净息差是一个有效的评价指标,它既是资产负债业务运行的直接结果,又是反映资产负债量价统筹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当然,净息差的管理需要与风险管理要求结合起来,要在与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管理要求平衡好的基础上,实现净息差的长期稳定提升。

在当前银行集团化、国际化、混业化经营日益深入的情况下,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内涵在不断扩大,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增加。商业银行要不断跟进当前业务变化的特征,增加资产负债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的研判管理和统筹规划。

[1]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匹配率等,其中对银行约束最大的是流动性覆盖率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