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理解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理论强调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管理,以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统一。资产负债组合管理认为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从实践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管理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工具密不可分,在业务经营中商业银行有一系列比例管理要求,如存贷比、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资产负债比例等,即从资产负债组合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提出的底线目标。

理解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理论强调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管理,以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统一。

正如前文指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脱媒,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提升,银行资产负债项目逐渐综合化、复杂化,与金融市场的关联更加密切。与此同时,外部金融市场的波动也明显加剧,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进一步增大。在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必须全面把控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处理好资产和负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动态平衡资产负债规模、结构、价格、期限和风险等因素,做好资产负债的组合管理。

资产负债组合管理主张通过动态调整资产和负债,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协调统一的目标,具体可以细化为,在保持适宜的资本水平,满足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的约束条件下,推动净利息收入平稳增长,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最终实现资本回报最大化的目标。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组合管理应当遵守以下原则:一是总量平衡,即银行资产与负债规模要实现动态平衡;二是结构均衡,要持续优化以保持均衡、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包括资产负债的品种结构、利率结构和期限结构等,以实现资产负债的各项管理目标;三是目标协调,即平衡好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四是资产分散,即银行资产要在资产种类、客户结构、期限结构等维度上适度分散。(www.xing528.com)

资产负债组合管理认为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一是资本管理。建立资本管理体系和框架,及时开展资本规划、补充、分配、监控和评价等,以保持合意的资本充足水平,并不断提高资本回报。二是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积极、主动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管理,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实现收益水平的持续提高,具体包括资产组合管理、负债组合管理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三是流动性风险管理。包括识别、计量、预警、监控和报告流动性风险,确保银行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还是压力状态下,均能及时满足经营所需的流动性需求并履行对外支付义务。四是利率风险管理。通过对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评价报告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实现控制利率风险、降低净利息收入的波动性并维持净利息收入稳定增长的目标。

从实践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管理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工具密不可分,在业务经营中商业银行有一系列比例管理要求,如存贷比、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资产负债比例等,即从资产负债组合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提出的底线目标。需要说明的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工具的发展和运用,在不同阶段的客观经济金融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要求。例如,存贷比管理工具发端于商业银行业务相对简单、负债来源相对单一的背景之下,而随着商业银行业务日趋多元化,资产、负债来源逐步丰富,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日渐发达,同业负债、债券发行等负债渠道对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而简单的存贷比管理越来越难以兼顾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盈利增长之间的多重诉求。因此,以流动性高低、重要性不同等为维度的流动性管理工具逐步替代了存贷比等传统的比例管理工具,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等一系列新的比例指标在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组合管理日渐走向精细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