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坚持质量导向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要保证资产质量,有效把控项目、客群和区域等信用风险。对于资产质量来说,100-1=0,即投放100亿元的贷款,若出现1亿元的贷款损失,就可抵销100亿元贷款所产生的全部利润。因此,若不能有效管控资产质量,小则使利润损失殆尽,大则对资本形成消耗,最终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倒闭,银行经营将坠入深渊。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实施接管,主要原因就是该银行出现了严重的信用风险。因此,守住资产质量,就是守住银行的生命线。
从资产负债的角度来看,小额分散、合理分布的资产结构有利于抵御信用风险。从全球商业银行的发展规律来看,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是不可避免的。当周期性衰退到来之时,若银行全部贷款主要由对公贷款构成,那么首当其冲的是对公贷款的质量,不良贷款会爆发。若银行全部贷款分别由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合理构成,那么可以预期的是全部贷款的质量相对稳定,因为零售贷款的自然人的信用大概率会好于法人,并且其贷款小额分散,风险具有大数定律的可控规律。(www.xing528.com)
二是要做好统筹平衡,促进质量好、结构优、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强等目标的最终实现。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对资产负债的总量、结构和节奏的统筹平衡是关键,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通过资产负债主动管理,把握业务发展的速度、结构和节奏,统筹平衡风险边界与业务边界、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确保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协调统一。
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看,截至目前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规模取胜阶段。这一时期,银行盈利增长与规模扩张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看一家银行的规模,大致就知道它的收入和利润,赢利模式比较简单,银行的存款决定资产,资产决定规模,规模决定收入和利润,银行之间完全是同质化竞争。第二个阶段是结构和质量取胜阶段。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更加看重“量”与“价”的平衡管理,单纯依赖“做大规模”已无法确保盈利自然增长。这个阶段,规模依然很重要,但资产负债的结构和质量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