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建立起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货币政策重点从总量层面着手,通过各项政策工具影响基础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水平,实现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稳定等目标。宏观审慎政策重点从行业监督管理层面着手,通过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和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加强金融监管间的协调,严守系统性风险底线。2019年的包商银行托管事件就是宏观审慎管理的一次压力测试,对问题机构实行提前甄别和精准拆弹,既发挥了存款保险制度维稳市场的重要作用,又显示了宏观审慎管理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作用。
(一)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强化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理念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的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推出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该机制要求金融机构的合意信贷规模增速,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另一方面应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合理增速。操作层面,以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政策工具,并通过对其逆周期调整实现流动性总量调节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结合。例如,2009—2010年,因全球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我国加大了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信贷增速大幅高于GDP增速,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分别达到27.7%和19.7%。
2011—2015年,宏观审慎框架在《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推出了一系列风险管理规范性文件,同时同业业务创新和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引起监管对广义信贷的关注,因此,在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从七个方面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进行审慎评估,包括资本和杠杆、广义信贷增速、流动性风险、利率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情况。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理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强化了资本约束和信贷扩张的宏观适应性,广义信贷规模将信用派生的各项业务如债券投资、买入返售等均纳入考量,实际上加强了商业银行信用派生与宏观货币体系的联系,同时将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作为一票否决指标,突出了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性。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更关注交易对手流动性和资产质量等风险指标,推动整个市场审慎经营。三是纳入定价行为和信贷政策执行评估,同时也为结构性政策提供督导依据,如将定向降准支持小微企业和“债转股”,均纳入宏观审慎政策评估框架中。(www.xing528.com)
(二)加强从交叉性金融风险到系统性风险的监管
资产管理行业监管标准在近年来趋于统一,打破不同监管体系下的监管套利和交叉性金融风险隐患积累。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要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防范风险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传递。同时,监管部门分别出台业务细则,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互配合,对各类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全面和统一的监督管理。
(三)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有效应对外部风险
2014年年中开始,人民币单边升值压力缓解,开始表现出双向波动特征。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2015年年中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推动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叠加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兑美元呈现贬值压力,跨境资本流动体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中国人民银行及时针对外汇市场进行宏观审慎管理,采取多项政策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如2015年8月开始要求银行对其远期售汇签约额交存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银行将此成本体现在远期汇率的报价中,抑制投机性购汇行为。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本外币一体化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在满足正常经营需要的资本流动基础上,将外债水平与自身资本水平挂钩,同时根据国际收支和汇率预期进行逆周期调节,以控制外债杠杆水平处于合理审慎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