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舞蹈美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学生基础和身心特征相融合

舞蹈美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学生基础和身心特征相融合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舞蹈美育能够提高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教师对舞蹈美育的内容进行选择、对教学方式进行确定时,要与学生在舞蹈方面的基础相结合,特别是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制订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融合,不能延迟也不能超越。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衔接好各个年龄阶段,让前后舞蹈美育教学知识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推动循序渐进原则的落实。如此一来,才能使受教育者既乐于又能够接受舞蹈审美教育。

舞蹈美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学生基础和身心特征相融合

(一)舞蹈美育的本质

舞蹈美育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图3-4):

图3-4 舞蹈美育的本质

1.舞蹈美育是艺术教育

舞蹈美育是艺术教育的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形式。作为艺术教育的舞蹈美育有以下方面的独特之处:

(1)舞蹈美育可以发掘身体作为艺术手段的潜能。舞蹈美育可以充分解放人类身体的各种束缚,重新发掘身体作为艺术手段的潜能。解放身体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与情感的过程。舞蹈可以成为人们最容易驾驭的艺术手段来帮助人们表达情感、追求身心的和谐

(2)舞蹈美育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舞蹈美育能够提高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在欣赏舞蹈的时候,音乐节奏与身体动作的和谐形式可以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使人的感觉器官审美化、艺术化,提高人们对美的对象的理解能力,并逐渐掌握形式美的法则和规律,形成比例感、和谐感。

(3)舞蹈美育可以提高人们的创造能力。舞蹈美育可以改变人们单一的思维模式。因为在舞蹈过程中,人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物、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地域和时代。尤为重要的是,舞蹈的过程并不存在唯一的方式或答案,人们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索来组织自己的身体语言及情感表达方式。特别是在当下以追求整齐划一为宗旨的教育体制下,让孩子们在舞蹈中寻求自我、探索解决问题的多元方式、形成尊重个性的理念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4)舞蹈美育可以整合其他的艺术手段。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音乐、美术诗歌小说戏剧等艺术形态都会在舞蹈中有所涉及。在中小学教学中,舞蹈美育课程可以成为一门整合各类艺术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以身体语言来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模仿人物或自然形态,在舞蹈中来统一身体、语言和声音的节奏。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需要调动综合的艺术手段来达到特定的目标,对于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和表现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2.舞蹈美育是情感教育

舞蹈美育能够培养人们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们普遍重视对人类理性的塑造,却忽略了对人类情感的培养。情感教育就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情感教育需要具备兴趣性、成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特征。兴趣性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成功性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审美性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情感教育最大的优势所在。而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必然是以丰富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推动力。

舞蹈美育不但符合上述情感教育的各项特征,而且可以成为学校进行情感教育的理想选择。舞蹈美育经常以载歌载舞的综合活动形式出现,寓教于乐,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舞蹈美育属于普及型舞蹈教育,教学的难度较低,学生比较容易完成,而且舞蹈活动当中并不存在唯一的答案与解决方式,并不是传统问答式的教学方式那样减低学生的成功感;舞蹈美育活动中音乐的节奏感与身体动觉的和谐感可以为学生带来审美体验;舞蹈活动中动作的新颖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发展,同时一些简单的舞蹈创作活动会促进学生对表达问题、动作的组合问题等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这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方法的很好的训练。

3.舞蹈美育是人格教育

舞蹈美育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们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且在培养人的高尚道德,塑造独立、自尊、健全的理想人格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舞蹈美育是一种以综合活动形式存在的教育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言,在舞蹈美育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学生可以在舞蹈美育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理解模仿某些对象的外在特征,或者创造性地表现某种形象;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来编排一些小作品,或者用身体语言表现简单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同时,学生在舞蹈活动中还可以获得欢快的情绪体验与真切的感受。舞蹈美育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这对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www.xing528.com)

(二)舞蹈美育的原则

舞蹈美育的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图3-5):

图3-5 舞蹈美育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舞蹈美育适合中小学生的人群,针对性原则是实施舞蹈美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具体来说,是要与舞蹈美育对象的身心特征相结合,对舞蹈美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确定。

首先,身体的律动是舞蹈的特征,正因如此,舞蹈与儿童好动的天性十分相符,又能对少年日益增长的好奇心进行满足。其次,舞蹈能将思考的空间提供给青少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通过舞蹈美育的滋养和熏陶以及锻炼,所有沉浸其中的人能够让身心受到熏陶。

阶段性和稳定性是人身心发展的显著特征,舞蹈美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和受教者身心的发展规律与特征相结合,根据受教者的不同年龄阶段,应用的形式和内容也有所区别。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别差异十分明显,实施舞蹈美育必须与每一个学生的特征相结合,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有一定针对性,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对舞蹈美的教育和熏陶保持认可和接受的心态。

2.渐进性原则

舞蹈美育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人的身心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舞蹈美育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对舞蹈美育的内容进行选择、对教学方式进行确定时,要与学生在舞蹈方面的基础相结合,特别是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制订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融合,不能延迟也不能超越。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衔接好各个年龄阶段,让前后舞蹈美育教学知识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推动循序渐进原则的落实。

舞蹈审美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采取机动灵活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以既定的教育程序作为依据,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如此一来,才能使受教育者既乐于又能够接受舞蹈审美教育。

逐步深化舞蹈的审美陶冶是渐进性的舞蹈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让受教育者的审美感受从较低的层次逐渐迈向较高的层次。在审美舞蹈教育中,不能要求教育者的审美境界能够一次性到达高层次,而是应该循序渐进,在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的前提条件下,对他们用身体创造美的能力、关于舞蹈的理解力和用舞蹈表达情感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紧接着,才能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向自由的审美境界迈入和提升,将对审美教育的接受转化为自我审美修养和自我审美教育。

3.引导性原则

在开展舞蹈美育教学课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学生舞蹈审美活动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审美活动,教师可以采用感染和欣赏以及鼓励参与实践活动等方式。教师在舞蹈美育中的引导作用主要包括充分调动学生对接受舞蹈审美教育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小学生都处于少年期,他们用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待世界,他们喜欢创新创造,富有想象力,喜欢接受新事物。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将他们的好奇心转变成为在舞蹈艺术世界中创造和发现的能量。中学生都处于青少年时期,对于欣赏和创造舞蹈美,他们拥有渐趋成熟的心理和足够的兴趣、智力以及精力。教师要认识和了解青少年学生的这些特征,使用各种方式让他们充分应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以及情感,对欣赏和创造舞蹈美积极主动参与,对他们关于多层次和多方面欣赏舞蹈美的现象进行鼓励,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经验,推动他们在舞蹈审美能力方面的提升。同时,还要让他们以自己的身体作为素材创造最美的形态,勇敢将美的情感表达出来,对他们关于美的追求和爱美之心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

开展舞蹈美育时,教师要动之以情和导之以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舞蹈美育的作用和功能主要在于利用舞蹈形象,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发和诱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识从事相关活动,让他们通过舞蹈活动展现舞蹈美,实现教育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