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专业自我意识的正确认知是学前教育教师觉醒专业自我意识的基础。什么是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要弄清楚其内涵及其对教师发展的意义,首先要清楚与此概念关系甚密切的人的“自我意识”“专业自主”两个概念。
6.1.1.1 自我意识与专业自主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一种知觉,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根据自我意识的形式,可以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一个人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印象、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主要涉及“我是谁”,或“我是什么人”,或“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指个体对自己情绪的觉知,它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卑、自傲、责任感、优越感等;以情绪体验的形式表现为个体是否悦纳自己,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或悦纳自己”等问题。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指个体监督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为自我实现服务,包括自主、自制、自强、自律等;如“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等等。
根据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生理属性的感知和评价,它使个体把“自我”与“非自我”区分开,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寄托在自己的躯体上,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和认同感等;社会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的认知、情感和评价,其形成受社会变迁、现实的他人和群体的影响;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情感和评价,包括个体对自己感知、记忆、思维、智力、性格、气质、动机、需要、价值观和行为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认知和评价。
根据时间维度,可以分为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理想的我:过去的我是对以前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现在的我是对现实中的我的认知;理想的我是认为自己将来应当成为的那种人,是个体追求的目标,不一定与现实一致,但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有很大影响。
关于什么是专业自主,我国理论界对此讨论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宋宏福认为,专业自主是专业人员对其行为表现和所负责任的事务能自主判断和全权处理,而无须外人控制和干扰;刘会莉认为,专业自主是专业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其专业工作的独立自主,不受行政人员和非行政人员的干预;郑肇桢指出,专业自主是工作者有若干决策自由,以应付常规以外的事态;钟启泉曾指出专业自主是指教师在其专业领域里依其专业智慧,包括课堂教学、学校或是组织决策,以维持其专业品质,及不受非专业的外界干预的状态。比较而言,第四种解释规范而到位,并点明了教师的专业自主。关于教师专业自主,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整理发现,现有的研究较为一致的观点有:教师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不断自我反省和反思,以批判的态度面对、审视自我和现实;独立于外在的压力,订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计划;有意愿和能力将所定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自觉地实行自我发展管理;等等。
6.1.1.2 教师专业自我意识(www.xing528.com)
通过对上述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讨论,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是指教师在专业生活中,来自个体的内在发展意识,它是建立在教师个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为获得自身专业发展而不断地自主学习和自觉调整、完善自身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的意识,是教师对自己实践活动及教育观念的一种省察和反思。
学前教育教师专业自我意识是指学前教育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形成的、与专业相关的一系列情感体验、规划期望以及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等。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对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总结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评估意识、对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它反映的是学前教育教师对其自身从事幼教事业的认识、情感体验和专业行为取向等。
专业自我意识是学前教育教师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既能将学前教育教师过去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发展状态和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高度,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教育行为,又能增强学前教育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从而确保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
6.1.1.3 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的作用
教师专业发展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延续,还是教师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即教师的职业追求、信仰、需要、创新精神、自主意识。职业能力即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变化过程。幼儿教育的发展对教师质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发展的动力与主体,而不是教育改革的对象和别人成果的借鉴者,教师只有在新环境中不断塑造自身,充分发挥自主意识,才能成为教育发展的主动促进者。
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是促进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再生、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但个人的自我意识能力有强弱之分,一个不具备自我意识的人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专业发展自主意识能保证教师不断自觉地促进教师自我专业成长,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是教师真正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深化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可以弥补过去教师教育只以教师群体一般需求出发而不考虑教师个人需求的不足,又可以增加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始终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与教师专业发展一般路线相比较,追求理想的专业发展成为自觉行为,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和活动安排,以至最终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才能自觉地把社会、教育发展需要内化为自身的需要,把参加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内化为自身迫切的要求,才会产生寻求解决途径的积极态度和动机,将理性与激情、认知与情感、技能与意志成分有机整合,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教师在志趣、能力和心向上具有高度活性,能适应社会与教育的急剧变革,使职业生涯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
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是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教师能否获得职业幸福感需要一种能力、一种职业境界,这就依赖于教师能否积极主动促使教育教学工作,能否积极主动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自己的职业,成为一个理性思考的人,能否有效克服职业倦怠感,能否积极主动地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支撑。人类的幸福有赖于自主意识的深化,教师的职业幸福有赖于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