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帝国情结与欧洲融合:深入探讨与成果

帝国情结与欧洲融合:深入探讨与成果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英国终于还是融入欧洲了,尽管完全的融入还需时日。假如人们回想起500年前,亨利八世通过宗教改革,把英国从“欧洲”拉出来,成为一个“帝国”;那么现在英国又回到欧洲了,差不多又回到原来的那个位置上。

帝国情结与欧洲融合:深入探讨与成果

英帝国的命运直接影响着英国的对外政策及它在世界上的自我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英国是个庞大的帝国,它以帝国作为自己存在的基石,一切对外政策都是以帝国为出发点的。这个时候,丘吉尔为英国的国际存在进行定位,他说:当今世界存在三个环,第一个是英联邦和英帝国,第二个是英国、美国及英语世界其他国家,第三个是联合起来的欧洲。通观全球,只有英国在三个环上都占有位置,而且处在三个环的交叉之处,因此,英国仍将发挥举足轻重的国际作用,仍然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丘吉尔的这个判断后来在很长时间里指导英国的外交政策,被人们称为“三环外交”。

1973年在渥太华召开的英联邦首脑会议

三环外交的基石是英联邦和英帝国,英国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这个方面。但英国也意识到它的力量已经削弱,而美国已成为超级强国,没有美国的支持它将寸步难行,所以特殊的英美关系事关重大。三环之中最不被重视的是欧洲,而恰恰在这一点上英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英国人一直有一种很奇怪的想法,即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英国与“欧洲”之间没有关系。这固然是一种岛国心态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英国有一个帝国情结,它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帝国利益与欧洲的利益又往往是冲突的,比如国际贸易,假如照顾了帝国,便难以兼顾欧洲。这种思维定式使英国在战后几十年中漠视了欧洲事态,或者在必须做出选择时选择了帝国,结果就错失了引导欧洲潮流的机会。

战后西欧的主要潮流是一体化,1950年法国提出“舒曼计划”,两年后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这就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前身。英国对此项计划毫无兴趣,它担心在煤钢方面与欧洲国家合作,会影响到帝国内部的生产与贸易。1957年煤钢共同体转变成欧洲经济共同体,英国再次袖手旁观,对西欧的一体化持消极态度,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但这样一来英国就失去了在欧洲事务中起领导作用的机会了,以致后来再想加入欧共体,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申请。

后来的事态发展却迫使英国把注意力转向欧洲。首先,英国在60年代患上“英国病”,经济景况十分不好,相比之下,欧共体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使英国的劣势日趋显著。欧共体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对内进行经济互助,英国事实上已被排除在欧洲经济一体化之外,照此发展,英国将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其经济将承受更大的损失。其次,英国本来把帝国看得非常重要,希望帝国内部的经贸关系可以补偿它在其他地方受到的损失。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迅速瓦解,英联邦又不能取代帝国的作用,站在帝国的角度看问题,看到的只会是一个幻影,对英国的经济无济于事。苏伊士运河事件后,英国加快从帝国撤退,帝国显然不能再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础了,英国必须另辟蹊径。第三,战后世界格局迫使英国重视欧洲,两极化将英国与西方拴在一起,英国不得不重视它与西欧国家的关系,更多地卷入欧洲事务。最后,特殊的英美关系也要求英国重视欧洲,美国的外交重点是抑制苏联,美国希望英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欧洲起引导作用。英国要维持它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就必须满足美国的愿望。并且,美国是讨厌英国的旧式殖民帝国的,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苏伊士运河事件中表现得很清楚,美国的这种情绪也影响着英国的政策。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一点点发生转变,把脸转向欧洲,而背却开始对着帝国。这是英国对自身国际地位的重新界定,标志着在大约500年中一个历史性的大转变。(www.xing528.com)

英国人对这一转变反应迟缓,英国人的帝国情结太深,难以在一代人时间里完成变化,英国人的心目中总是存留着一个帝国,哪怕它已萎缩成一个影子也罢。出于这种心态,当战后出现西欧联合的最初迹象,而英国明显处于最优越的地位上时,英国却拱手让出这一机会,错过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然而现实是无情的,它迫使英国向欧洲靠拢,当加入一体化进程的必要性逐渐展现出来时,英国人被迫踏上这条路。尽管如此,英国人仍勉为其难地在这条路上行走,迄今仍不愿痛痛快快地追赶一体化的步伐。

英国政界始终有两派,一派主张靠拢欧洲,另一派则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一般来说,工党中的左派反对欧洲化,保守党中的右派与他们结盟。但保守党对一体化的态度相对积极一些,为此做出的努力也更加大。英国第一次申请加入欧共体是在1961年,当时保守党的麦克米伦任首相。但1963年初法国否决了英国的申请,第一次努力也就此失败。1964年工党执政,工党左派强烈反对欧共体,说它是“帝国主义”的一个阴谋,申请过程因此中断。但1967年威尔逊政府转变态度,于是提出第二次加入申请,这次努力很快也受挫,欧共体成员国搁置了英国的请求。1970年,保守党的希思在大选中获胜,他于1971年重新开始与欧共体谈判,最后在1972年达成协议,从1973年起,英国将成为欧共体成员。但英国国内关于欧共体的争论却并未因此结束,1975年,威尔逊政府为应付党内的反对意见而举行一次全民公决(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公决),就是否退出欧共体问题进行投票。虽说多数选民支持留在欧共体内,但反对的意见仍十分强烈。撒切尔作为保守党中的右派,上台后对欧共体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在许多问题上闹独立性,常使其他成员国大伤脑筋。虽说这与撒切尔的个人作风不无关系,但在更深的层面上却体现着英国朝欧洲转向的艰难过程。1990年,执政11年的撒切尔在党内受挫折突然宣布辞职,其中政策方面的分歧就在于欧洲问题,撒切尔是“欧洲怀疑派”,她反对加强与欧洲的关系,反对拟议中的欧洲联盟。时至今日,英国仍是欧盟中一个半心半意的伙伴,它的边境仍处于半开放状态,它反对防务一体化,它不愿加入欧元体系,所有这些都使英国与联合的欧洲若即若离,使人们常常记起:英国是一个岛国,又曾是一个帝国。

但英国终于还是融入欧洲了,尽管完全的融入还需时日。英国现在已逐渐习惯了自己的地位,即它是欧洲国家,它不再是帝国。假如人们回想起500年前,亨利八世通过宗教改革,把英国从“欧洲”拉出来,成为一个“帝国”;那么现在英国又回到欧洲了,差不多又回到原来的那个位置上。

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它改变了自由资本主义的色彩而成为一个福利国家;第二,它不再是一个大国而成为一个小国;第三,它丢掉了一个帝国而重新回到欧洲。大战到现在虽说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变化却是深刻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性质。这些变化也是世界潮流变化的产物,英国跟进了潮流,却也在潮流中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