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是通过货币流通规律展示出来的。马克思在分析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之后,揭示了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需求量的规律。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公式为:
M=PQ/V
式中,M为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P为价格水平;Q为待售商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
上式表明,在一定时期内,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类因素。它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它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货币是为了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公式强调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货币需求量,而货币数量对商品价格没有决定性影响。这个论断只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适用。
货币需求量公式提供了对货币需求进行理论分析的思路,但直接运用这个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很多困难。比如,它反映的是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量,但是,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取代金属货币流通以后,必须考虑货币供给对货币需求的反作用。
(二)新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数量论)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费雪、马歇尔和庇古等古典经济学家发展和完善的货币数量论,是一种探讨货币需求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货币本身是没有内在价值的,而仅仅起到了交易媒介的作用。货币对经济不发生实质的影响,因此只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这就是著名的“货币面纱论”。
货币数量论是指货币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即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反作用于商品流通。
1.现金交易数量论——费雪(交易)方程式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1911年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论述了现金交易的货币数量论,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称为费雪方程式):MV=PY,或P=MV/Y。M表示一定时期内的货币供应量;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即货币周转率,指每一单位货币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经济中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平均次数);P为价格水平;Y是实际总产出。
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主要目的是购买最终产品或者劳务,因此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支付总额应当等于该时期内的总产出。交易方程式的左边为货币的总价值,右边是交易的总价值,该等式必然成立。
货币的流通速度受到经济中影响个人交易方式的制度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如人民的支付习惯、信用的发达程度、交通运输通信条件等。由于经济中的制度和技术特征只有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对流通速度产生轻微的影响,故在短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可以视为常数。
费雪等古典经济学家又认为,工资和价格是完全弹性的,所以实际总产出总是维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实际总产出取决于资本、劳动、资源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它同样独立于货币因素。因为V和Y在短期内都可视为常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比例上升,即货币数量决定着物价水平。然而,费雪并未完全否定V和Y的变动,在长期内它们都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的速度很慢,并且是实际因素的作用,与货币供应量M无关。
两边同除以货币的流通速度V,·P·Y。
当货币市场均衡的时候,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数量M就等于货币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货币需求的方程式:MD=·P·Y。由于是常数,所以由名义收入PY引致的交易水平就决定了整个经济体的货币需求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货币需求仅为收入(名义国民收入)的函数。
2.现金余额说——剑桥方程式
剑桥经济学家们认为,人们之所以愿意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的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职能。一方面,货币需求与交易水平正相关(但并不完全相关),由交易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成正比;另一方面,人们的财富水平的增加需要通过持有更多的货币来进行储藏。由于名义财富水平同名义收入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从而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剑桥方程式:MD=K·P·Y。其中MD为货币数量,也就是现金余额;P为一般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K是一个常数,它可以被看作名义收入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例,即K=MD/PY,意味着人们持有的货币占总收入的比例。
该方程式说明,一国货币的数量取决于影响Y、P和K的各种因素。就Y而言,主要是由经济资源数量、生产技术水平与生产要素供给等外生因素控制的。而短期内这些因素不易变化,因而Y是稳定的。对K有三个重要影响因素:第一,持有货币所带来的便利和所能避免的风险,持有货币的便利越大,K值就越大;第二,把以货币形式所持有的资产用于投资所能获得的实际收入水平,投资收益越小,K值就越大;第三,把货币用于消费所能得到的效用满足程度,消费满足程度越低,K值就越大。而这三个因素短期内也不易变化,因而K值可以被看成一个常数。而货币量M与价格P的关系,剑桥方程式用不同的方法对货币需求进行了分析,但是在货币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上,最终还是与现金交易说殊途同归。
而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本质区别在于:
首先,现金交易说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而现金余额说强调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
其次,现金交易说着重于支出流分析,而现金余额说却是存量分析,强调货币的持有而不是支出。
最后,虽然剑桥经济学家常常把K视为常量并同意费雪的货币数量决定名义收入的观点,但他们却强调个人对于货币的意愿持有量。是否选择以及选择多少货币用于储藏财富取决于其他可以作为财富储藏手段的财产的回报率,因此当利率发生变化时,人们的意愿货币持有量会随之改变。即短期内K可能会受利率的影响而发生波动,这一点与费雪强调制度与技术因素并排除短期利率对货币需求影响的理论完全不同。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
凯恩斯在193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货币需求理论,该理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的分析,所以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不能生息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以保持流动性而不愿意持不易变现的收益性资产(如股票和债券等)的现象。因此,流动性偏好理论与现金余额说相同,也强调个人选择货币储藏财富的货币需求动机。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
人们持有货币主要是由于货币具有交易媒介的功能,可用以应付日常交易。交易型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收入越高,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越大。
2.预防动机
人们通常还会持有一定的货币以应付意料不到的支出或未能预见的有利机会。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
3.投机动机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个时候进行投机活动以获取利益而持有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的高低呈现负相关关系。
凯恩斯将可用来储藏财富的资产分为货币和债券(代表生息资产)两类,而影响人们在其中进行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利率。
凯恩斯假定每个经济个体都认为利率会趋向某个正常值。当利率高于这一正常值的时候,经济个体预期未来利率会下降,货币需求会降低;相反,当利率低于这一正常值的时候,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增大。
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表现为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所以他用L表示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函数。又由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都是收入的递增函数,而投机动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图9-1)。所以,可将总的货币需求M分解为两部分: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M1和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M2。(www.xing528.com)
图9-1 三大货币需求动机
注:图9-1(a)表明了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中货币需求与收入的正比例关系;图9-1(b)表明了投机动机中货币需求与当前利率的反比例关系。
若以Y表示收入,r表示利率,L1表示M1与Y的函数关系,L2表示M2与r的函数关系,则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可用下列函数式来表示:
M=M1+M2=L1(Y)+L2(r)=L(Y,r)
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货币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状况。
但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货币的投机需求主要受人们对未来利率预期变动的影响。按照凯恩斯的思想,预期的无理性导致预期缺乏科学性,从而货币投机需求的变动常常是剧烈且变幻莫测的,有时候甚至会走向极端而发展为不规则的变化。
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列举了这种极端的情况:
在利率水平降到一定低的水平(如图9-2的r0处)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预期未来利率不会继续下降,也就是说未来的债券价格不会继续上升。每个人从收益和风险的角度考虑,都不会持有任何债券,所有的资产都以货币形式存在。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递减函数的轨迹,流动性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我们称这一现象为“流动性陷阱”,这时金融货币当局无论怎样扩大货币供给,都不会使利率进一步下降,从而货币政策丧失了有效性。
图9-2 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陷阱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大规模经济萧条现象已不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通胀成为经济中的头号难题。到20世纪70年代,简单的通胀又为更复杂的“滞胀”问题所代替。这种经济环境和背景的转变,在经济理论上反映为货币数量说的复兴。但是这种学说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与古典学派大不相同,所以称之为“新货币数量说”或“货币主义”,这一理论主要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1956年发表的《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一文中提出的,奠定了现代货币数量说的基础。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问题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弗里德曼也继承了凯恩斯等人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的观点,从而把货币需求作为一种资产选择行为进行分析。但弗里德曼没有像凯恩斯主义者那样把资产的范围只局限在货币和债券上,而是债券、股票以及各种实物资产都纳入货币的可替代性资产,并且得出了与凯恩斯主义完全不同的结论。
费里德曼认为,与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一样,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同样受以下四种因素的影响。
1.总财富
弗里德曼把货币看作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个人所持有的货币量受其总财富限制。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由于总财富难以直接计算,因此,他提出用“恒常收入”这一概念来代替财富(也称持久性收入)。所谓“恒常收入”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期内所能取得的平均收入,它区别于带有偶然性的即时性收入,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收入,由于“恒常收入”易于计算,且具有稳定性,因而可以避免即时性收入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使货币需求函数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2.财富构成
财富构成指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人力财富是指个人在将来获得收入的能力,即人的生产能力,又叫人力资本。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资本,指生产资料及其他物质财富。
3.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
人们持有多少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与其他资产收益大小的比较。
4.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
人们对货币的“嗜好”程度也会影响货币需求,如果人们把货币看作“必需品”,那么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为1或小于1;如果人们把货币看作“奢侈品”,则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就会大于1。此外,人们对未来经济稳定性预期也会影响货币需求。
通过以上的分析,弗里德曼得出了下面的货币需求函数:
其中,表示实际货币需求;Yp表示恒常收入,用来代表财富;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rm是货币预期的名义报酬率;rb表示债券的名义报酬率,包括资本利得;re是股票的名义报酬率,也包括资本利得;表示商品价格的预期变化率,即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u表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不论采取哪一种名义单位来表示p和,都不会改变上式中的关系,所以如果表示物价和货币收入的单位发生变化,货币需求量也应作同比例变化。在数学上,这意味着货币需求M是p和的一阶齐次式。经过对上式简单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
在形式上,这与传统购数量说非常相似,这里的
就可以看作货币流通速V。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特点是该函数的稳定性。对此,弗里德曼做出了两点说明:第一,货币需求与决定因素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并不等同于货币需求是不变的;第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必须限定在公式的范围之内,任意增减自变量都会破坏函数的稳定性。在这两个前提下,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并且其变化是可以预测的。
首先,假定u是相对稳定的。因为短期内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诸如消费习惯、偏好等不会发生剧烈变动。
其次,财富的构成比例也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它对收入和货币需求的变动不会产生影响,这样w也可以作为常数。
再次,根据国家统计的资料分析,物价变动率只有在变化很大、延期很长时,才直接影响货币需求,而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一般来说也可忽略不计。
最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很小,这也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暗含结论。这是因为利率的变动往往是和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同向变化的。当利率上升时,银行可以从贷款中获得较高的收益,所以就会希望吸收更多的存款来发放贷款。
弗里德曼认为,事实上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往往是同向变化的,所以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只是持久性收入,货币需求函数可以简化为:
这就意味着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因为持久性收入的变化是缓慢的,而不像利率那样经常上下波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