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层次,也称为货币分层,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从来都有的,部分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划分货币层次。而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便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而且在划分标准的问题上,各国经济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说法。
要讨论货币层次的问题,首先必须弄明白的是货币的范围。在很多国家的货币统计指标中,货币的范畴不仅囊括了流通中的纸币和辅币,还包括银行存款,甚至包括有价证券和电子货币等。在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与货币定义颇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货币定义之外,均称为准货币,而通货又只是货币的一部分。可见货币包含的范围很大很广,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各国有各自的划分标准,而且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货币层次划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别。基本思路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的。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或活期存款的能力,也就是金融资产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其转换为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成本越低、时间越短,则流动性越强,货币层次也就越高;反之,则货币层次越低。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货币层次的划分
M0=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和铸币。
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其他活期存款。
(二)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国际通用的按货币流动性的强弱进行货币划分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www.xing528.com)
其中,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是国家中央银行的重点调控对象。M2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的流动性标准是以该金融资产的国内流动性为基础的。关于中美之间货币分层的一些区别: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绝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因此,同样的M2、M1、M0水准,美国的M体系有较为充足的且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此外,我国把流通中的现金单独列为一个层次的原因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制度还不够发达,现金在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中占30%以上,流通中现金的数量对我国消费品市场和零售物价的影响很大,现金的过度发行会造成物价上涨。
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要任何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