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利率市场化:缩小本外币利率差

实现利率市场化:缩小本外币利率差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缩小本外币利率差额的同时,也会减轻实施外汇管制的政策压力,使积极稳妥地放开更多的本外币沟通渠道成为可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但为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以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创造条件。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实现利率市场化:缩小本外币利率差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

(1)国际环境因素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已成趋势,美国于1986年3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日本于1994年10月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2)加入WTO后的影响分析。中国加入WTO后,在5年后取消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服务限制,并可以经营银行零售业务,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将彻底放开。

(3)外汇管理政策的影响分析。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缩小本外币利率差额的同时,也会减轻实施外汇管制的政策压力,使积极稳妥地放开更多的本外币沟通渠道成为可能。

(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但为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以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将来金融机构之间通过资本市场工具,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创造了条件。

2.内部环境

财政连年赤字,宏观经济稳定存在隐患;商业化的银行体系和金融机构良性竞争的局面尚未形成,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够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预算软约束尚未消除;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与结构弊端,目前国内市场普遍存在需求不足的情况,政府已将利率调到相当低的水平。

(二)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因素

1.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增加

利率市场化以后,并不意味着所有金融贷款利率都会升高,中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加。

2.利率波动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增加,无论是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上升或下降,各种市场经济变化,还是银行客户变更还贷或取款时间等,都可能会对利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利率市场化的积极影响

1.让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

金融机构采取了差异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融资变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2.增加金融机构获利能力

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上浮贷款利率,能够获得更多贷款利息收入,为银行增加更多获利能力。同时,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可能会更加严格地控制贷款条件,对于发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业优先贷款,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不良贷款。此外,还可以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促进金融服务创新。

3.提高信贷质量

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机构会给优质客户创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质量不高的客户收益下降,风险较大且信誉低的客户将退出信贷市场。

4.更有效地吸引闲置资金

利率市场化择机有序放开存款利率,有效地吸纳闲散资金,把社会上闲置的资金很好地利用起来,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利率,更好地把闲置资金利用起来,利率市场化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更好地创造价值,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5.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之间竞争会增强,一些银行可能面临新的风险,为了维护整个市场稳定,或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将在未来3~5年内完成,是有步骤、有层次、有阶段地逐步完成,既科学又合理。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

A.发行政府债券 B.向商业银行短期借款

C.向商业银行长期借款 D.自愿捐助

2.商业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银行贷款 B.发行国债 C.商品赊销 D.政府拨款

3.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

A.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B.无条件地价值单方面让渡

C.约期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

D.无偿地赠予或援助

4.下列关于银行信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

B.银行信用的形成与商业信用无关

C.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D.银行在信用活动中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

5.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不包括( )。

A.灵活便利 B.分散投资、安全性高

C.具有规模经济 D.信息公开、强化监督

6.判断商业票据有效性的依据是( )。

A.商业活动内容 B.取得票据的过程

C.交易规模 D.票据的真实性

7.从整体视角看,属于货币资金盈余部门的是( )。

A.个人部门 B.非金融企业部门

C.政府部门 D.金融机构

8.地方政府发行的市政债券属于(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9.间接融资方式中的核心中介机构是( )。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投资银行 D.政策性银行

10.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

A.商业信用 B.消费信用 C.银行信用 D.民间信用

11.银行向借款人发放10 000元贷款,年利率8%,期限2年。按单利计算,到期后借款人应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 )。

A.1 600元 B.11 600元 C.11 664元 D.1 664元

12.在借贷期限内根据市场资金供求变化定期调整的利率是( )。

A.固定利率 B.基准利率 C.浮动利率 D.实际利率

13.利息率是指( )。

A.利息额与利润的比率

B.利息额与货币供应量的比率

C.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金额的比率

D.利息额与金融资产的比率

14.强调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作用的经济学家是( )。

A.马克思 B.凯恩斯 C.马歇尔 D.庇古

15.货币的时间价值通常体现为( )。

A.股票收益 B.风险价值 C.利息 D.节俭观念

16.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序是( )。

A.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

B.先本币,后外币;先存款,后贷款

C.先本币,后外币;先贷款,后存款

D.先外币,后本币;先存款,后贷款

(二)多项选择题

1.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 )。

A.商业信用的广泛发展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B.银行信用的发展是商业信用产生的基础

C.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替代关系(www.xing528.com)

D.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E.银行信用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商业信用的发展

2.国家信用的工具主要有( )。

A.中央政府债券 B.地方政府债券 C.金融债券

D.公司债券 E.政府担保债券

3.间接融资的优点表现为( )。

A.灵活便利 B.分散投资、安全性高

C.具有规模经济 D.资金供给者的投资收益

E.有利于加强资金供给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度

4.按发行主体的不同可将债券分为( )。

A.国家债券 B.地方政府债券 C.金融债券

D.企业债券 E.国际债券

5.下列关于商业信用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信用规模无限制

B.商品赊销是其典型做法

C.具有方便、简单、快速的特点

D.与银行信用是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E.“口头信用”是其规范形式

6.下列关于银行信用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突破了商业信用规模上的局限性

B.突破了商业信用方向上的局限性

C.是我国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D.与商业信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E.最主要采用“挂账信用”的形式

7.国家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体现为( )。

A.是解决财政困难的较好途径

B.可以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

C.促进了商品交换

D.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投资机会

E.可以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8.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的特点有( )。

A.规定有法定含金量

B.在国际结算中广泛应用

C.可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

D.输出国外需货币主管当局批准

E.币值波动强烈

(三)计算题

1.某企业拟向银行申请期限为2年的贷款3 000万元。A银行给出的2年期贷款年利率为6%,按单利计息;B银行给出的2年期贷款年利率为5.7%,按年复利计息。在其他贷款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企业应向哪家银行贷款?

2.2007年1月1日,某人在中国工商银行存入一年期定期存款5万元,若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78%,单利计息,请计算利息所得税为5%时,此人存满一年的实得利息额。若2007年通货膨胀率为4.6%,不考虑利息税,请计算此人此笔存款的实际收益率。

(四)论述题

试述消费信用与次贷危机的关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通常会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对需要扶持的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目前的国家信用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即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发行政府债券。故答案为A。

2.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故答案为C。

3.偿还性与支付利息是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故答案为C。

4.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银行在信用活动中扮演着信用中介的角色。故答案为B。

5.间接融资的优点包括:灵活便利;分散投资、安全性高;具有规模经济。故答案为D。

6.判断商业票据有效性的依据是票据的真实性。故答案为D。

7.从整体视角看,个人部门是货币资金的盈余部门。故答案为A。

8.国家信用的工具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三种。其中地方政府债券也被称为市政债券。故答案为C。

9.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则这种融资形式被称为间接融资。最典型的间接融资即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故答案为B。

10.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间难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故答案为A。

11.注意:年利率和期限应相互对应。单利计息计算公式:C=P×r×n=10 000×8%×2=1 600(元),即到期后借款人应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1 600元,故答案为A。

12.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会根据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情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故答案为C。

13.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金额的比率。故答案为C。

14.凯恩斯强调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数量的对比。故答案为B。

15.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故答案为C。

16.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故答案为A。

(二)多项选择题

1.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有: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信用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商业信用的发展。故答案为ADE。

2.目前国家信用的工具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三种。故答案为ABE。

3.间接融资的优点包括:灵活便利;分散投资、安全性高;具有规模经济。D、E均属于直接融资的优点。故答案为ABC。

4.按发行主体的不同可将债券分为国家债券、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国际债券。故答案为ABCDE。

5.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间难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具有方便、简单、快速的特点,且与银行信用是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故答案为BCD。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有: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信用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商业信用的发展。银行信用是我国最主要的信用形式,最主要采用“挂账信用”的形式。故答案为BCDE。

7.国家信用:中央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信用关系。分内债和外债。内债主要采取政府债券发行方式。国家信用在经济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①是解决财政赤字的较好途径。②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投资机会。③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手段。故答案为ADE。

8.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的特点有在国际结算中广泛应用、可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故答案为BC。

(三)计算题

1.A银行到期后借款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Ca=P×r×n=3000×6%×2=360(万元)。

B银行到期后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Cb=P[(1+r)n-1]=3000×[(1+5.7%)2-1]=351.7(元),Ca>Cb,故应向B银行贷款。

2.单利计息下此人存满一年的实得利息额:

C=P×r×n×(1-所得税)=5×2.78%×1×(1-5%)=0.13205(万元)

此人此笔存款的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2.78%-4.6%=-1.82%

即其实际收益率为-1.82%。

(四)论述题

(1)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包括零售分期付款信用、信用卡、汽车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住房产权抵押贷款。低利率环境和房产价格的持续飙升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

(2)次级抵押贷款是指美国的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比较差,由此造成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大。次贷危机便与信贷消费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3)美国的次贷危机正是消费信用不可过度扩张,这也警示、提醒我们,一定要建立整套的监管和预警机制,控制信用消费的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