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进文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裕固族研究专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裕固族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200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的《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下文简称《集成》),不仅展示了中国裕固族研究的成果和进展,而且为裕固族研究奠定了基本框架。2008年,它的“姊妹篇”——《国外裕固族研究文集》(下文简称《文集》)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两本学术文集,堪称裕固族研究的“双璧”。
据目前已知的史料,最早对裕固人发生兴趣的是匈牙利学者、欧洲藏学的奠基人克勒希·乔玛·山道尔。这位学者在1819年只身到东方寻根,后来在藏传佛教的藏文经典《甘珠儿》中发现了关于裕固人的记载,他认定裕固人跟匈牙利人有同源关系,从拉萨往东再往北就能找到。令人遗憾的是,他在旅行中不幸患上了热病,于1842年4月11日黎明梦断喜马拉雅山南麓。乔玛的梦想和他所开创的欧洲藏学研究,长久地鼓舞着欧洲,特别是匈牙利的人文学者,至今,匈牙利的人文学界仍然保持着对裕固族历史和文化较为浓厚的兴趣。中国改革开放后,匈牙利民歌、民间故事与裕固族民歌、民间故事的相似性在两国学界掀起研究热潮,匈牙利的多位学者曾远涉重洋,到中国裕固族地区进行考察。
在传奇人物乔玛的身后,可以列出一长串俄罗斯(含苏联)、芬兰、德国、荷兰、日本、美国、波兰、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的学者名单,他们中既有像波塔宁(俄国)、马达汉(芬兰)、马洛夫(俄罗斯)、海尔曼斯(德国)、捷尼舍夫(俄罗斯)、托达耶娃(俄罗斯)这些亲自到裕固族地区考察过的在中亚研究、突厥学和藏学等领域大名鼎鼎的学者,也有像巴斯卡阔夫(俄罗斯)等这些利用前人资料开展研究的突厥语言学界的顶尖学者。在《文集》中,还收有中国突厥语言学家耿世民和美国阿尔泰语系语言专家柯拉克合作的著作、留日中国蒙古族学者新吉乐图等人的最新作品。
从波塔宁1886年途经裕固族地区并于1893年在圣彼得堡出版了两大卷的探险成果——《中国的唐古特——西藏边区和蒙古中部》(在这本鸿篇巨制中设有专题介绍裕固人)算起,现代意义上的裕固族研究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裕固族研究最重大的变化就是包括钟进文教授在内的一批本民族学者已经茁壮成长起来了,成为裕固族研究的主体力量。现在,曾经的被研究对象——裕固族中有一批学者,在对过往的外来或外族学者是怎样研究“我们的民族”进行研究,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和学术问题。
从人类学的视角去观察裕固族研究的这一知识生产活动是非常有意思的:外族学者从中既去创造和积累对作为“他者”的裕固族的知识,也为认识和反省他们身处的社会文化提供“文化之镜”;而裕固族学者一面从那些外族学者的研究中建构“寻找回来的世界”,一面对外族学者的社会文化也充满了好奇之心和探究欲望。其中的道理仍然是朴素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和建构自己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认识和建构自身的。正如费孝通先生所精辟论述的:对于本族学者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出得来”的问题,即如何“转熟为生”,就是如何从本族文化中跳出来用陌生的眼光把那些熟悉的情境变成探究的对象;对于外族学者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进得去”的问题,即如何“转生为熟”,就是如何把自己变成尽量合格的裕固人去体会和理解生活世界。从《集成》和《文集》中,无论是本族学者,还是外族学者,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因为“裕固族研究”,既意味着是对裕固族进行研究,也意味着是在裕固人中进行研究,而且后者更多地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www.xing528.com)
人类学方法论的要义就是对“他者的眼光”的体会和把握。这种技艺的习得,不是非得亲自到“遥远的异邦”去躬行践履才可获得,只要抛弃“我族中心主义”的立场和“以牙还牙”的策略,从“他者”看待“我族”的视角中去磨炼出来也是大有可能的。人类学发挥“离我远去”的学科优势而生产与传播那些基于和蕴含“自知之明”的知识,固然是它的价值所在,但是,“他者的眼光”却并非人类学者的专利,每一个学者都可以也应该怀着从实求知的目的,在“行行重行行”中去琢磨和领悟“人看人看我”的真谛。
钟进文教授先后在中国、土耳其和日本接受过严谨和完整的学术训练,《集成》和《文集》的编辑显示出成熟学者的功力和风范。每本书开篇都有他精心撰写的“导言”和“概述”,书末则附有价值不菲的“论著索引”“作品目录”和“资料选辑”,既为读者提供裕固族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导引”,又为读者提供进一步阅读和研究的“线索”。在这个“出名要趁早”和“不发表就死亡”的时代,能够甘于寂寞、抵制浮躁,费神耗时地去“为他人作嫁衣”,实属难得,非常人所能为。
在裕固族地区,钟进文教授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拥有包括“裕固族第一位博士”“裕固族第一位教授”等在内的一系列裕固族第一个的荣誉。他在逆境中努力奋斗,拼搏向上的事迹激励着裕固族的年轻学子,他对裕固族研究的持续推进也促动和感召着中外学者。
(载《中国民族》2009年第4期,发表时有改动,此处为原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