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经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短暂低落和萎缩之后,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创新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大力推进双语教学”。今年不仅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面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奠基之年,而且要筹备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因此,《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指出本年度要“推动民族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在具体工作要点中则进一步规定:“加强民族地区双语科研工作,印发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可见,“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已经成为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的一个关键词和亮点。
在世界多语化趋势不断增强,语言教育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无疑是正确的。根据在近年来田野研究和文献研究基础上的综合思考,笔者认为,国家应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双语教育研究,主要有如下四个理由:
第一,这是为人口较少民族广大民众提供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健全的公共服务的需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凤毛麟角,甚至在南京国民政府“五族共和”的民族政策体系中,人口较少民族的民族身份基本上也都是压迫性的、从属性的和外赋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较少民族不仅获得了平等独立的民族身份,而且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口较少民族物质技术进步越来越快,文化自觉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口较少民族对包括建设有效学校和提高教育质量在内的高水平教育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实施保持型双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一方面,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观察,在学前教育普遍发展滞后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儿童在上学前在家庭和社区里接受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和主流社会文化相互杂糅混合的教育,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则主要在学校里接受主流社会文化为主的教育,这样就造成了儿童教育的“文化中断”现象,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儿童学业成就偏低。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少、族体小、社会文化的脆弱性高,随着本族语言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濒危和趋于濒危,广大民众对包括本族语言教学在内的文化遗产传承进入学校教育课堂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综合考虑,民族语言不仅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绝大部分民族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所以,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开展双语教育,提高儿童青少年的民汉双语能力和学业成就,即使他们能积极参与主流社会生产生活,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又使他们能在继承和发展这些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展出积极且平衡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是“一箭三雕”的举措:有利于人口较少民族及其聚居区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文化安全、有利于全体人类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这是落实民族政策,提升人口较少民族自主发展能力的需要。中国的民族工作基本理论政策是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基石的,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人口较少民族实行扶持发展的系列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效果。面对国内国际发展的新形势,2010年末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在《求是》杂志第24期上发表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一文中关切地指出:“要切实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牧区、边疆地区和大石山区等特殊类型地区调研力度,研究制定措施更实、含金量更高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让党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真正成为利民、富民、安民的阳光雨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总体上来说,目前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直接导致其自主发展能力弱小,而教育是培育人口较少民族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且教育关系到百千家庭的幸福和万千儿童的未来,因此,教育是最重要的社会事业,应该得到优先发展,而发展双语教育是人口较少民族的现实需要,应该得到优先的调查研究和政策支持。
第三,这是塑造和传播中国积极正面国家形象的需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发展榜样。但是,如何改变欧美发达国家民众对中国持有的“暴发户”和“破坏者”等负面的国家刻板印象,仍然是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着重考虑的。近些年来,中国在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美中不足的是,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就什么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和怎样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这两个问题并没有达成太多共识。在欧美发达国家看来,如何对待包括少数族裔群体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是社会公平正义程度最直接的观测点。就像欧美发达国家应该尊重和包容中国的立场和观点一样,中国也应该尊重和包容欧美发达国家的立场和观点,可以把加大和提高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力度和效益作为提升国家形象战略中的重要举措。也就是说,一方面,人口较少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弱势民族群体,其发展确实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人口较少民族关系到国家形象建设,而且其中有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塔塔尔、俄罗斯、乌兹别克、德昂、阿昌、独龙、京、门巴、珞巴等十多个民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其发展程度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形象。(www.xing528.com)
第四,这是完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并为国际少数族裔教育和双语教育领域提供“中国经验”的需要。截至目前的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绝大多数成果集中在蒙古、维吾尔、哈萨克、藏、朝鲜、苗、彝、白等几个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人口较多的民族聚居区的“民汉”双语教育上,针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民汉”双语教育研究不仅成果数量少,质量差,且零散而不系统,设计严谨、扎实推进的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更是付之阙如,可以说,成体系、持续性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双语教育研究基本上是学术空白,这种现状与人口较少民族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称。人口较少民族虽然人口特别少,但民族数量约占中国民族总数的39%,又大多分布在边境地区,是体现民族政策和维护边疆安全的主体。与其他民族地区的过渡型双语教育不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双语教育基本属于保持型双语教育。除了挪威的萨米人、新西兰的毛利人等很少的一部分土著少数族裔的双语教育为保持型双语教育之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少数族裔,特别是移民少数族裔的双语教育为过渡型双语教育,从实实在在的双语教育的目标和结果来看,平衡性双语教育几乎只存在于想象中。所以,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保持型双语教育研究可以为国际少数族裔教育和双语教育领域提供独具一格的“中国经验”。
综上所述,国家应该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双语教育研究,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双语教育的实践发展和改革创新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和实证依据,此举于世于国于民都是极其有利的。
(载《中国民族报》,2011年2月25日第6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