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营养性疾病是指因营养素供给不足、过多或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其具有明显的营养状况不正常的特征。常见的有肥胖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痛风等,这些疾病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水平。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不平衡膳食、遗传、体质及其他疾病或代谢功能异常等。
(一)肥胖病的膳食营养及预防
1.概念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肥胖病和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都呈现正相关,如高血压、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2.分类
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物性肥胖三种。
(1)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即非疾病引起的肥胖。各种肥胖以单纯性肥胖最为常见,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过食性肥胖两种。
①体质性肥胖:主要是由于遗传和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而造成的,此外,还与25岁以前的营养过度有关系。这类人的物质代谢过程比较慢,比较低,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
②过食性肥胖:也称为获得性肥胖,是由于人成年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过度饮食,使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肥胖。
(2)继发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是由于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约占肥胖人群的2%~5%。除了具有体内脂肪沉积过多的特征,主要以原发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这类患者同时还会出现其他各种临床表现,如表现在甲状腺功能减退人群、性腺功能减退等多种疾病中。
(3)药物性肥胖 药物性肥胖是指某些药物在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还有导致身体肥胖的副作用。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人群2%。常见的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雌性激素以及含雌性激素的避孕药有时会使妇女发胖,或者说容易使妇女发胖。
3.诊断标准
目前用于判断肥胖的方法包括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腰臀比、肥胖度等。其中BMI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成人肥胖的诊断方法。
(1)体质指数(BMI) BMI是WHO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判断标准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身高和体重是影响BMI的两个因素,不受性别的影响,简便实用。判断标准见表5-2。
表5-2 成人B MI的判断标准
(2)腰围(WC)腰围用来测定腹部脂肪的分布,是腹内脂肪量和总体脂的一个近似指标。腹部脂肪过度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根据WHO建议标准,男性大于94cm或女性大于80cm可判断为肥胖。
(3)腰臀比(WHR)腰臀比是指腰围与臀围的比值。评价标准: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4)身高标准体重和肥胖度 标准体重主要应用于成人的肥胖程度。国外常采用Broca,而国内采用Broca改良公式和平田公式。
①计算公式
Broca: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
Broca改良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平田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9
肥胖度=[实测体重(kg)-理想体重(kg)] ÷理想体重(kg)×100%
②肥胖的判定标准: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4.肥胖发生的原因
肥胖发生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内因(遗传因素)和外因(环境因素)引起的。
(1)肥胖发生的内因 肥胖发生的内因即为遗传因素,相当多的肥胖者有一定的家族倾向,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概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概率升高至70%~80%。
(2)肥胖发生的外因 外因在肥胖发生上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肥胖也是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据统计,肥胖的遗传因素约40%~70%,环境因素占30%~60%。肥胖发生的外因主要包括饮食因素、社会因素、行为心理因素等。
①饮食因素:饮食因素包括人们摄食过量、进食速度过快、饮食结构不合理、三餐饮食能量不合理和零食等。
a.摄食过量:形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摄食过量,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脂肪细胞。肥胖者自幼形成的饱腹习惯,会导致下丘脑饱感中枢反应迟缓,并视进食品味佳肴的色、香、味为享受。另外,一些肥胖病人日常习惯性进食大量食物,并不是因为有饥饿感,而只是一种习惯。所以摄食过量是肥胖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b.进食过快:进食过快在肥胖患者中也较常见,从开始进食到形成饱腹感是中枢神经系统接受胃神经末梢刺激形成的反射过程,一般饱食中枢需在进食后20min左右才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进食速度过快者,在饱腹中枢尚未兴奋时进食量已超过人体生长与消耗所需能量。进食速度越快达到同样饱腹感所需的食物就越多。
c.饮食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高脂肪、高糖(碳水化合物)膳食,热量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能源物质。
嗜好高脂食物:脂肪的产热量一般是同等质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1倍多。肥胖患者多偏爱肥肉、动物内脏、油炸、乳类等高脂肪饮食,易使热量摄入增加。
嗜好高糖食物:三大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的饱腹感低,易吸收,可增加食欲,肥胖者较多喜食甜食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易被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而胰岛素的急剧大量分泌又使血糖下降,这时人又会出现饥饿感,又必须依靠进食来充饥,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碳水化合物除了供给人能量消耗外,多余的合成为肝糖原、肌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储存。摄入能量过多,即使是糖类,也会日渐增重。
d.三餐饮食能量不合理: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也是原因之一。一些肥胖者早餐不吃,中餐多丰盛,晚餐过饱,而人的代谢以上午最旺盛,下午逐渐减慢,到晚上最低,特别是睡前加餐易使能量储存。有的人一日三餐不能按时进餐,甚至会把一日三餐集中在晚上,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且量又很大,吃饭后缺少运动,久之即易发胖。
e.零食:除一日三餐外,零食使能量摄入又增加了相当部分,也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吃零食过多会造成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均衡。
②社会因素: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们的劳动强度、参加运动和体力活动消耗热量的机会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肥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了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③行为心理因素: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
5.肥胖症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1)碳水化合物 膳食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所有身体不能立即使用的碳水化合物都会被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身体有两个储存糖原的地方:肝脏和肌肉。储存在肌肉中的糖原不能被大脑利用,只有储存在肝脏中的糖原才会被分解,并遣回到血液中,为大脑的正常运转提供足够的血糖。一旦肝脏和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达到饱和,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只有一种命运:转化成脂肪,并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即使碳水化合物是无脂的,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最终还是会转化成多余的脂肪。
(2)蛋白质 肥胖因摄入能量过多,过多能量无论来自何种能源物质,都可引起肥胖,食物蛋白当然也不例外。同时,蛋白质营养过度还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故低能量饮食蛋白质供给不宜过高。
(3)脂肪 脂肪是体内储存能量的仓库,主要提供热能;保护内脏,维持体温;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参与机体各方面的代谢活动等。尽管脂肪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但它在体内的含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脂肪含量的增高与肥胖程度成正比,过多的脂肪则会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诸如行动不便、怕热、影响体型、易产生疲劳、产生各种疾病等。所以要下决心,把那些多余的脂肪赶出体外。
(4)维生素和矿物质 人们普遍认为,肥胖是营养过剩的结果。然而,研究结果却表明,某些单纯性肥胖者体内缺乏促进脂肪转化为热量的一些营养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烟酸及锌、铁、镁等,这些物质的缺乏可导致脂肪分解受阻。当人们因偏食使上述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时,脂肪的氧化分解速度减慢。此外,微量元素锌、镁缺乏时,体内甘油三酯含量增加,脂肪生长因子活性增加。
6.膳食营养预防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方式,在临床医学也称为饮食行为,从广义上讲,它也是预防治疗肥胖症的关键,它可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保证一日三餐的膳食平衡,保证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正常代谢。
①控制总能量摄入,平衡膳食营养:控制总能量摄入,最终达到总能量摄入与总能量消耗的平衡,是肥胖症治疗的关键。每天应摄入的总能量(kcal)=理想体重(kg)×(20~25)(kcal/kg)。全天的能量分配: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②适当的营养素分配比例: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应严格限制高脂、高糖的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在一日的能量结构中,蛋白质应占10%~15%,脂肪应占20%~30%,碳水化合物应占55%~65%。
控制能量摄入必须在营养平衡的条件下进行,不能扩大对一切营养素的限制,尤其应保证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注意合理的食物选择,以免低能量、低营养素膳食变为不利于健康的因素,采用营养不平衡膳食或低营养膳食是不可取的措施。此外应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量约为30g,相当于500~750g绿叶蔬菜和100g粗杂粮所含的膳食纤维。
蛋白质应该选用适量的低脂、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禽、兔、鱼、虾肉、禽蛋,低脂、脱脂、低乳糖、无蔗糖乳制品,大豆制品。
脂类:最大限度地减少烹饪用油,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煎食品,能生吃的蔬菜则生吃。
蔬菜水果:采用新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蔬菜品种,水果选用新鲜、低糖品种。
③三餐要合理:通常三餐中能量的分配比例是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即3∶4∶3比例,对于肥胖者特别是中度肥胖者建议将其比例调整为4∶4∶2或4∶5∶1。晚餐完全可以采用半饥饿疗法,其能量摄入大体在150~250kcal。
④建立良好的进食方式:细嚼慢咽,减慢进食速度。增加咀嚼次数能有效地减少摄食量。因为咀嚼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匀而使其体积增大,从而增加了饱腹感。另外,咀嚼运动本身也使饱腹感增加。每口食物应咀嚼30次,一餐需20~30min,能有效限制进食量,达到控制总能量摄入的目的。
⑤戒烟酒,少吃或不吃甜食、零食。
⑥选择合适的烹调方式:应选择合适的烹调方式,如拌、炖、蒸煮、焖的方法。
(2)增加运动和体力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平时要增加运动和体力活动,以增加热量的消耗,并与节制饮食相配合,是防治肥胖的最好方法。可以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此外,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
(二)糖尿病的膳食营养预防
1.概念
糖尿病是一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代谢性疾病。特点是高血糖,伴随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2.分类
糖尿病临床通常分为Ⅰ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两种。
(1)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发病年龄轻,有遗传倾向,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急,“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2)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是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95%。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缓慢且不典型,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
(3)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常发生于妊娠后期,约占妊娠女性的2%~3%,近年有明显增高的趋势。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II型糖尿病的机会增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母子都有风险,应该给予重视。
(4)其他型糖尿病 其他型糖尿病是指内分泌疾病、药物和化学制剂、感染及其他少见的遗传、免疫综合征所致的糖尿病。
3.诊断标准
对糖尿病的诊断WHO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具体见表5-3。
表5-3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注:餐后2h口服葡萄糖75g。
4.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 与I型糖尿病一样,Ⅱ型糖尿病也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父母患糖尿病,其子女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9倍。我国人群属于Ⅱ型糖尿病,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
(2)社会环境因素 生活压力大、节奏快等也成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3)年龄因素大多数Ⅱ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
(4)膳食结构不合理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会导致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Ⅱ型糖尿病的发生。
5.糖尿病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1)碳水化合物 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胰岛素分泌及糖代谢有不同的影响,餐后对血糖升高的速度和幅度也不同,一般采用血糖生成指数(GI)来衡量。低GI食物对血糖升高的应答反应小,有利于血糖浓度保持稳定。
(2)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经研究证明,膳食纤维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幅度及改善葡萄糖耐量,并可控制脂类代谢紊乱,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效果优于不溶性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在蔬菜水果、粗粮杂粮、豆类及菌藻类食物中含量丰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平时可以选择吃一些五谷杂粮和一些含糖量不是很高的水果(如柚子、柠檬、桃子等),这样营养均衡也能补充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
(3)脂类 高脂膳食与糖尿病的发病率高有关。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总脂肪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患糖尿病的危险呈正相关,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减少对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此外,有研究报道单不饱和脂肪酸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部分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改善血糖和血脂的代谢。
(4)蛋白质 在胚胎发育期,蛋白质参与组织器官的形成,低蛋白膳食将影响婴儿出生后组织器官的功能,增加了成年后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险,表明蛋白质的缺乏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胚胎期母体摄入的蛋白质不足,会出现胰岛发育不良,B细胞减少并可出现其功能减弱,甚至造成B细胞不可修复的损伤,增加成年后出现糖尿病的危险性。另一方面,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减少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所以可能导致能量摄入不够,这时就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蛋白质的优劣标准可用氨基酸价来显示,必需氨基酸呈理想平衡状态,氨基酸价则为100满分)。糖尿病患者饮食应注意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比例,应至少占1/3(当然也不能摄入过剩)。蛋白质的摄入量可占总能量的20%~25%(蛋白质正常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0%~15%)。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质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功能正常时,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
(5)维生素和矿物质 研究表明维生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对糖和脂肪的代谢有着积极作用。与糖尿病相关的维生素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
矿物质对糖尿病有一定影响,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储存、活性以及能量底物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而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也影响微量元素的体内平衡。影响胰岛素活性和糖代谢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锌、铬、铁、硒、锰、铜、钠、硼等。各元素的主要作用见表5-4。
表5-4 与胰岛素活性相关的微量元素
6.膳食营养预防
(1)控制能量的摄入量,防止肥胖 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体重是评价能量摄入量是否合适的基础指标,最好定期测量(每周一次),并根据体重的变化及时调整能量供给量。总能量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生理条件、劳动强度和工作性质等确定。
全天适宜能量计算公式:总能量=标准能量供给×理想体重。不同劳动强度能量供给量参考标准见表3-1。
(2)合理分配、安排膳食中的三大供能营养素
①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能的55%~60%。糖尿病患者应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一般碳水化合物每日进食量可在250~300g,肥胖者应在150~200g,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不得少于30g,建议多以粗粮代替精细粮。此外,在计算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在食物中的供能比例时,还应考虑食物的血糖指数,尽量选用血糖指数较低的食物。
②脂类:脂肪应占总热能的20%~25%,不宜高于30%。膳食脂肪摄入量应适当限制,尤其是饱和脂肪酸不宜过多,一般成人患者每日摄入脂肪量为45~55g。胆固醇摄入量每日低于300mg,同时患高脂血症者每日低于200mg。一般建议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为1∶1∶1。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含有的饱和脂肪酸较少,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而牛油、羊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则相反,所以生活中糖尿病患者不妨多使用植物油,而应该限制动物性脂肪和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和肝、肾、肠等动物内脏,还有如鱼籽、虾籽、蛋黄等。另外,豆浆相较于牛乳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几乎不含胆固醇,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选择。
③蛋白质:蛋白质应占总能量的15%,其中优质蛋白应至少占1/3,如瘦肉、鱼、乳、蛋、豆制品等。
(3)控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因主食和水果摄入量的限制,较易发生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因此,应供给足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应限制钠的摄入,以防止和减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A和钙的食物,必要时服用制剂。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①饮酒要节制:糖尿病患者建议禁酒。有些患者一时难以戒酒,应避免空腹进酒,饮酒时伴随进食。若患者伴有胰腺炎、高血脂、神经疾病和肾病时绝对禁酒。
②三餐要合理: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分配餐次,至少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一日三餐的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30%、午餐40%、晚餐30%较为适宜。在总能量范围内适当增加餐次有利于改善糖耐量,并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③选择合理的烹调方式: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
④运动治疗: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脂肪组织的分解,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在选择运动方式及运动量时,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进行运动时应避免空腹,以餐后0.5~1h开始运动为宜。患者应避开药物作用高峰期,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如走路、骑车、慢跑等)、医疗体操为主。运动每周3~4次,每次30~40min为宜。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膳食营养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与膳食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脑卒中等多种老年性疾病。当前该组疾病中以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最为严重。这些疾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膳食营养得到预防。
1.高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冲击血管壁所引起的压力。当心脏收缩送出血液,血管所承受最大的压力,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当心脏放松时,血液因血管本身具有的弹性仍可继续向前流动,此时血管所承受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俗称“低压”。
(1)概念 高血压是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而导致的对健康发生影响或发生疾病的一种症状。高血压不仅仅单指血压的升高,还指由其引起的人体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2)分类 高血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
①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人们通常讲的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虽然找不到特定原因,但仍有许多因素可能与其有关,如遗传、体重过重、高脂血症、摄食过多钠盐、饮酒过度、抽烟、压力、运动量不足等。
②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较少。
(3)诊断标准 当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1mmHg=133.322Pa)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中国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的分类标准(2004),我国成年人血压分级、标准及其随访建议见表5-5。
表5-5 成年人血压分级、标准及其随访建议
(4)高血压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①能量:能量过剩会导致肥胖或超重。大量研究证明,肥胖或超重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BMI值的增加,血压水平也相应增加;当体重增加标准体重的10%,血压会升高6.6mmHg。
②碳水化合物: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对血压的影响尚无定论,但是经过动物实验证明,单糖(如葡萄糖和果糖)和双糖(蔗糖)可升高血压;而膳食纤维有间接辅助降压的作用。
③脂类
a.总脂肪与饱和脂肪酸:总脂肪与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和血压呈正相关。膳食中总脂肪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和超重,导致高血压发生。此外,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血压呈现正相关。经过研究证明,将总脂肪酸摄入量从总能量的38%~40%降至20%~25%,将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从0.2增加到1.0,能降低血压。
b.多不饱和脂肪酸:n-3和n-6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调节血压的作用。
c.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高的膳食可降低血压。
d.胆固醇:膳食胆固醇与血压有显著的正相关。
④蛋白质:膳食蛋白质可以影响血压的根本机制尚不清楚。但部分资料报道了某些氨基酸与血压的关系,如牛磺酸、色氨酸和酪氨酸。
⑤矿物质:膳食中的钠、钾、钙、镁等矿物质对人体血压有一定影响,各类矿物质对血压的影响见表5-6。
⑥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能改善脂质代谢,防止血管受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⑦酒类:过量饮酒与血压升高和较高的高血压流行程度相关联。
表5-6 各类矿物质对血压的影响
(5)膳食营养预防
①限制能量,控制体重:高血压患者应节制饮食,避免进餐过饱,减少甜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俗话说,饮食常留三分饥,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根据本人工作和生活情况按标准算出应摄入的热能,再减少15%~20%。
②改善膳食结构
a.降低摄盐量:每日的摄盐量应限制在4g左右,除了食盐外,还要考虑其他钠的来源,如盐腌食品及其食物本身所含的钠盐。(www.xing528.com)
b.增加膳食中钾、钙、镁的摄入量:高钾的食物对高血压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高钙饮食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之一。钙有“除钠”作用,可使血压保持稳定。此外,高血压患者应多摄入含镁的食物,如新鲜的果蔬、豆类、乳类和根茎类食物。
c.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脂肪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5%以下,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此外,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得超过300mg。餐饮中的食用油宜选择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这些植物油对预防高血压及脑血管的硬化及破裂有一定好处。
d.足量的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各种维生素。每天食用不得少于500g蔬菜和200g水果。
③限制饮酒:高血压患者平时要严格控制饮酒,其饮酒量每日必须限制在50mL以内,切忌一次饮完,并绝对禁止酗酒。
④增加体力活动。
2.冠心病
(1)概念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减慢、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2)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临床中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①心肌缺血: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很小,没有堵塞血管,所以患者无临床症状。但是,斑块会突然破裂,会在局部形成血小板、红细胞组成的很大血栓,同时冠状动脉痉挛缩窄,出现严重缺血。
②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5min,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
③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病情危重,为冠状动脉阻塞、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引起。梗死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同时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min以上,常达数小时。
④缺血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
⑤猝死: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h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的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
(3)发病原因 冠心病是一个多因致病的疾患,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与性别、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症、久坐生活方式以及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除遗传外,以上危险因素可以通过膳食因素、环境因素来控制和改善。
①遗传因素:研究已经证实,冠心病的发生似有家族性,即在家庭成员或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中,若有在60岁以前发生了心肌梗死,则家庭成员就有易患心脏病的倾向。
②年龄与性别: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死与冠心病的猝死发病与年龄成正比。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甚至大于男性。老年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较高。
③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的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酯(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④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冠心病发病率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
⑤肥胖症:超重和肥胖是引起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的死亡率。
⑥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
⑦吸烟:吸烟对机体有许多副作用,这些副作用是由于烟雾中所含的烟碱、尼古丁、一氧化碳而引起的。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⑧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4)冠心病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①脂类:
a.脂肪的含量:膳食中脂肪的质与量对血脂水平影响很大,膳食中脂肪摄入总量与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膳食中脂肪总量是影响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主要因素。
b.脂肪的质量:膳食中脂肪的质量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更加重要。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和抑制血凝,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c.脂肪酸的比例:膳食中应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即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的含量,同时减少饱和脂肪酸的供给,血清总胆固醇会有中等程度下降,并降低血液的凝固性。但多不饱和脂肪酸(P)与饱和脂肪酸(S)之比,即P/S值更为重要;当前推荐P/S值范围是从1∶1~2∶1。
d.胆固醇:膳食中的胆固醇摄入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正相关,膳食胆固醇过高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②碳水化合物:高碳水化合物膳食,特别是摄入过多的单糖和蔗糖,可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增高;膳食纤维对血脂具有调节作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聚糖能促进调节血脂和脂蛋白。
③蛋白质:供给动物蛋白质越多,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且病变越严重。动物蛋白升高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比植物蛋白质明显。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蛋白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用大豆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可使血清胆固醇下降19%左右。
④水:冠心病患者日常需要注意避免过量饮水。
⑤维生素:有利于维护心血管的正常功能和结构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E。
⑥矿物质: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对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钙、镁、铜、铁、铬、钾、碘、氟等可防治心血管疾病,缺乏时可使心脏功能和心肌代谢异常。
(5)膳食营养预防
①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总能量限制在标准量以内,使体重维持在标准水平,防止超重和肥胖。三大供能营养素的比例应控制在:碳水化合物为60%~65%,蛋白质为12%~15%,脂类为20%~25%。
②合理安排膳食中的三大供能营养素:脂类:控制膳食中总脂肪的摄入,摄入量不得超过30%,其中脂肪酸的比例,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此外,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d。
碳水化合物:食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少吃或不吃蔗糖或葡萄糖等简单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30g/d。
蛋白质:动植物蛋白摄入比例应适宜,在每日膳食中,植物蛋白应占2/3,动物蛋白应占1/3。这样,既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又可发挥积极的抗血脂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③低盐:食盐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而高血压是冠心病的致病因素,所以,冠心病人每日用盐4~5g为宜。
④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补充维生素;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碘、锌、锰、铜、铬、硒、镁都有利于脂质代谢,并有降低胆固醇和保护心肌的作用,海带、大白菜、木耳、蘑菇、茄子、果仁等都含以上几种微量元素。
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a.严禁暴饮暴食,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防止心脏负担。
b.应戒烟,防止心绞痛的发生;同时注意少饮酒,特被禁止空腹饮酒。
c.保持良好的心态,防止情绪波动。
(四)肿瘤的膳食营养预防
1.概念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导致其基因水平的突变和功能调控异常,从而促使细胞持续过度增殖并导致发生转化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是基因疾病,其生物学基础是基因的异常。它与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不同,不能按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规律生长,而变得不受约束和控制,不会正常死亡,导致了细胞呈现异常的形态、功能和代谢,以至于破坏了正常组织器官的结构并影响其功能。
2.分类
肿瘤按生长特性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1)良性肿瘤(benign tumor)良性肿瘤是生长能力有一定限度的肿瘤,通常有包膜或边界清楚,细胞呈局部膨胀性生长,生长速度缓慢,细胞分化成熟;一般不侵袭、破坏临近组织,也不向远处转移,对机体危害较小。
(2)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恶性肿瘤通常无包膜,边界不清,并有向周围组织浸润的侵袭性和迁徙到远处组织生长的转移性,且瘤细胞分化不成熟,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对机体危害大,如未经有效治疗,通常可妨碍重要器官的功能或因其无限制地生长,造成机体衰竭,而致患者死亡。
(3)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生物学特点上是明显不同的。可以从组织生长方式、生长速度、边界、包膜、继发改变、转移和复发几方面加以区别。具体见表5-7。
表5-7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3.肿瘤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1)能量 能量过剩会导超重和肥胖,比体重正常人易患癌症,死亡率也高。
(2)脂类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高脂膳食与女性的乳腺癌和男性的前列腺癌关系最密切,此外与结肠癌、直肠癌、睾丸癌、卵巢癌也有关。高胆固醇膳食与肺癌和胰腺癌有关。
(3)蛋白质 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或过高,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如实验证明给大鼠饲以高色氨酸饲料时,可抑制膀胱癌的发生。
(4)碳水化合物 高碳水化合物膳食是胃癌的重要病因。某些动物试验证明,高糖类或高血糖浓度有抑制化学致癌物对动物致癌的作用。此外,提高食物纤维的摄入量可降低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
(5)维生素 研究结果大多表明维生素中的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12、视黄醇和维生素E具有降低一些部位肿瘤危险性的作用。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能抑制肺癌、胃癌、食管癌、膀胱癌、结肠癌及喉癌等的发生;维生素C在体内外均能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从而可预防食道癌、喉癌和宫颈癌等发生;维生素E也能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故也可预防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等发生。
(6)矿物质 硒(Se)是防止癌症潜力很大的元素,高硒摄取可使许多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肝癌、皮肤癌和淋巴肉瘤受到抑制。硒缺乏易导致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胆囊癌等。锌缺乏可能与食管癌有关(患者血锌低)。低碘膳食会促发与激素有关的癌,如乳腺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4.食物中的抗肿瘤非营养成分和加工中的致癌成分
(1)食物中的抗肿瘤非营养成分 食物中的抗肿瘤非营养成分见表5-8。
表5-8 食物中的抗肿瘤非营养成分
(2)食物加工中的致癌成分 食物加工中的致癌成分见表5-9。
表5-9 食物加工中的致癌成分
5.膳食营养预防
(1)能量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保持能量平衡,保持适宜体重,避免体重过低或超重。成人期平均体质指数(BMI)在21~23,个体的体质指数应保持在18.5~25。
(2)控制脂肪的摄入 控制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25%,合理选用植物油,尽量不食用动物油。
(3)合理选择蛋白质类食物 蛋白质摄入量占膳食总能量的15%。限制畜肉(红肉,即牛肉、羊肉、猪肉及其制品)的摄入的量,应少于80g;经常适量食用鱼虾和禽类。
(4)减少精致谷类,增加杂粮摄入 减少摄入精制谷类和糖类食物,使其能量在总摄入量的10%以下,增加粗加工米、面及杂粮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占摄入总能量的适宜比例为45%~60%。
(5)增加蔬菜和水 多吃蔬菜水果,每天摄入量不少于500g,它们提供的能量占一天总能量的7%~14%。
(6)减少食盐的用量 每天用盐不超过6g。
(7)限制饮酒量 建议不要饮酒,尤其是反对过度饮酒,孕妇、儿童、青少年不应饮酒。如要饮酒,尽量减少用量。男性每天饮酒不要超过一天总摄入能量的5%(即啤酒400mL、果酒200mL,或烈性白酒50mL),女性不要超过2.5%(即啤酒200mL、果酒100mL,或烈性白酒25mL)。
(8)合理烹调食物和合理储藏食物 合理烹调食物,加工烹调鱼、肉的温度不要太高,不吃烧焦的食物,避免肉质烧焦,尽量少吃烤肉、熏烤食物、腌腊食物。合理储藏食物,注意易腐烂和易受到霉菌污染的食物,不吃有霉变的食物,未吃完的易腐食物应保存在冰箱或冷柜里,不宜吃含亚硝胺的食物。
(9)坚持体育运动 终身坚持体力活动,如果工作时体力活动较少,每天应额外进行1h,或进行相类似的活动量。每周还应适当安排较剧烈的活动至少1h。
(五)痛风的膳食营养预防
1.概念
痛风是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异常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肾尿酸结石、痛风性肾实质病变等。痛风在男性中较为多见,急性痛风发作时表现为受累关节严重疼痛、肿胀、红斑、僵硬、发热,且症状发生突然。
2.发病的原因
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少数由遗传导致,大部分病因未明,并常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继发性主要因肾脏疾病、血液病等疾病或药物、高嘌呤膳食、酗酒、激烈运动、体重减轻过快等引起。
3.痛风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1)能量摄入过多,嘌呤代谢加速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
(2)碳水化合物为痛风病人的主要能量来源,能量不足可导致脂肪分解,产生酮体等酸性代谢产物,抑制尿酸排泄,诱发痛风发作。
(3)高脂肪膳食可减少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
(4)蛋白质的摄入应以植物蛋白为主,有肾脏病变者应采用低蛋白饮食。动物蛋白可选用不含核蛋白的牛乳、乳酪、脱脂乳粉、蛋类的蛋白部分。
(5)钠盐有促使尿酸沉淀的作用;钾可促进肾脏排出尿酸,减少尿酸盐沉积。
(6)高嘌呤膳食可增加外源性嘌呤,升高血尿酸。
(7)饮酒可抑制肾脏排泄尿酸。
(8)饮水不足不利于尿酸排泄。
(9)药物,如利尿剂、小剂量水杨酸、滥用泻药等会造成尿酸在肾脏沉积。
4.膳食营养预防
(1)控制能量和体重 肥胖是痛风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能量摄入过多,因此,控制能量的摄入,保持理想的体重是预防痛风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总能量一般按照20~25kcal/(kg·d)。限制能量摄入应循序渐进,以免体内脂肪分解过度,引起或加重痛风症的急性发作。
(2)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多属于碱性食物,可以增加体内碱的储存量,使体液pH升高;防止尿酸结晶形成并促使其溶解,增加尿酸的排出量,防止形成结石并使已形成的结石溶解。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与高尿酸血症呈现负相关,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常见的果蔬有鲜果汁、马铃薯、甘薯、海藻、紫菜、海带等。
(3)合理膳食结构 在总能量限制的前提下,蛋白质的供热比为10%~15%;脂肪供热比为小于25%,总量50g/d(包括食物中的脂肪及烹调油用量),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约为1∶1∶1。碳水化合物供热比为55%~65%。
(4)补充充足的水分 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约8~10杯),有利于尿酸排泄,防止尿酸在肾脏沉积。
(5)禁用刺激性食物 禁止使用刺激性食物,如酒和刺激性调味品等。刺激性食物对尿酸的排泄有抑制作用,易引发痛风。
(6)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7)选择低嘌呤食物 由于嘌呤是合成尿酸的原料,痛风病人应长期控制嘌呤的摄入,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沙丁鱼、动物内脏、浓肉汤等。一般人群膳食摄入嘌呤为600~1000mg/d;在痛风急性期,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150mg/d以内。各类食物嘌呤的含量见表5-10。
表5-10 各类食物嘌呤的含量
续表
注:*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应控制食用。
(六)骨质疏松的膳食营养预防
1.概念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发病与年龄有很密切的关系,已成为目前危害这一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
2.临床主要表现
(1)腰腿酸痛 中老年人常出现小腿抽筋、全身乏力、疼痛,疼痛时轻时重,劳累后疼痛明显加重。
(2)身高降低 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后易产生“驼背”,身体不能直立,身高相对降低。
(3)易发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如摔倒、扭伤,甚至起床时不慎都可造成骨折,严重者可发生自发性骨折。
3.发病原因
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钙的摄入量普遍偏低,此外,膳食中存在着妨碍钙吸收和利用的多种因素,如磷、钙比例不当,植酸、草酸等干扰钙吸收的物质摄入量过多。
4.骨质疏松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均衡合理的营养是人体正常发育的基础。骨质疏松与膳食营养的发病密切相关。和骨质疏松相关的营养素主要有钙、磷、镁、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具体见表5-11。
表5-11 骨骼与营养素的关系
5.膳食营养预防
(1)合理膳食营养,保持膳食平衡 全面均衡的营养素供应,对于机体的各种功能有保护作用。此外,骨骼的健全不仅需要钙、适量的蛋白质,还需要维生素和无机盐,如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镁、锌、磷等。
(2)适量蛋白质 蛋白质供给不得过高或不足,一般应占总能量的15%,成人每天摄入1.0~1.2g/kg体重的蛋白质比较合适。动物性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合理搭配,动物蛋白不宜摄入过多,因为高动物蛋白质饮食很容易引起钙缺乏症。
(3)加强钙营养,科学补钙 按年龄阶段摄入充足的钙,多选择富含钙的食物,满足钙的摄入量,每天至少饮用250mL牛乳。适宜摄入量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高磷膳食可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有促进骨质丢失的可能,故要注意饮食中钙、磷的比例,以钙与磷比例为1∶1.5较为适宜。应注意避免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植物中的植酸盐和草酸盐会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植酸钙和草酸钙,降低钙的生物利用度。当膳食中的钙含量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钙制剂。
(4)适当补充维生素 由于维生素D可促进机体钙的吸收,故应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必要时服用维生素D制剂或选用维生素D的强化食品。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参与骨质中胶原蛋白的多糖的合成,也利于骨钙化。乳类、蛋类、鱼卵和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A,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深色的蔬菜水果和薯类富含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应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达到均衡的营养,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
(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①食物多样化:不挑食偏食,可搭配食用粗粮、坚果类的食物,补充微量元素。
②低盐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含钠多的食物,如食盐、酱油、面酱、味精、腌制食品、火腿、腐乳、挂面等宜少食或限量食用。
(6)合理烹调 采用合理的烹调方法。如谷类中的植酸、蔬菜中的草酸、过高的膳食纤维等都能影响钙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谷类用发酵的方法,可减少植酸含量;菠菜含草酸较高,可以先在沸水中烫一下,除去部分草酸等。
(7)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嗜烟、酗酒和咖啡因摄入过多是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①咖啡与茶:过量摄取咖啡和茶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因为咖啡和茶都有利尿作用,使钙的排泄明显增加,其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也增加。另外,含磷的可乐饮料也属此类,应尽量避免过量摄取。
②饮酒:研究发现过量饮酒在男性可明显地引起骨质疏松症。这可能是因为乙醇抑制骨形成,同时过量乙醇抑制了肠道对蛋白的摄入,使雄性激素的分泌减少,而男性雄性激素水平低下可以引起骨质疏松。
③吸烟:吸烟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症。吸烟主要会影响到骨骼的外层也就是皮质骨的密度,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髋骨,吸烟者的髋骨密度普遍比不吸烟者低5%以上。需要强调的是,女性吸二手烟同样易患骨质疏松。
④过量食用巧克力:出现这种原因可能是因为巧克力含有草酸酯和糖。草酸酯会减少钙的吸纳量,糖则与钙的代谢有关,而钙又会对维持健康的骨质起到重要作用。
(8)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质代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