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烹调是合理营养的主要体现。在烹调食物时,应坚持平衡膳食和营养配餐的原则。通常任何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全面的,合理的营养配餐可以使其中的营养素达到互补,提高菜肴的营养价值,满足均衡膳食的需求。在选择烹饪原料、调配膳食、烹调加工时,首先需要考虑烹调原料的营养特点,其次考虑烹调方法的不同,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流失程度也不同。
(一)常用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1.炒、煎、炸
炒的菜肴通常是以油作为传热媒介,对营养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基本对所有的营养素都有破坏;蛋白质因高温而严重变性;油脂热聚合物和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产生丙烯醛。
(1)炒 用急火快炒,高温除了使维生素C损失较大外,其他营养素均损失不大。炒菜时不应过早放盐,宜用淀粉勾芡,使汤汁浓稠,并与菜肴沾在一起,因为淀粉对维生素C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煎炸 煎是用少量油快炸食品,如煎鸡蛋、煎虾饼等,因其时间短,营养素损失不大。炸是将食物放到大量的高温油中加热,时间长,所以一切营养均遭受重大损失,蛋白质也会因此变质而减少营养价值,脂肪也因此受到破坏失去其功能,甚至产生妨碍维生素A吸收的物质。为了不使原料的蛋白质、维生素减少,挂糊油炸常作为最佳补救措施。
(3)炸 炸适用于各种原料的加工,热能和脂肪含量高,饱腹作用强,能促进维生素A、维生素E吸收;由于温度高,易脱水,水溶性维生素破坏大,蛋白质过度变性,脂肪酸被破坏。在炸加工过程中,油温不宜过高,可采用拍粉、上浆、挂糊等方式处理,不宜将油脂反复多次使用。
2.烤
烤包括熏烤和烧烤,是将加工处理或腌渍入味的原料置于器皿内部,用明火、暗火或烟气等产生的热辐射和热空气进行加热的总称。其可改善食物风味,使之色鲜、味浓、肉嫩,油而不腻,并能形成特殊的香味。烤对营养素的影响有:直接在明火上烤,或利用烤箱间接烘烤,均可使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受到相当大的破坏;肉、鱼熏烤后,其中脂肪的不完全燃烧及淀粉受热后的不完全分解可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所以一般不应用明火直接烤,并应缩短时间。熏烤可采用“液体烟熏法”;烧烤应防止外焦里生。
3.蒸、煮
蒸、煮对营养素的影响包括:对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起部分水解作用;使水溶性蛋白质及矿物质溶于水中。
(1)蒸 蒸是以水蒸气作为传热媒介,利用高热将原料蒸熟,温度在100℃以上。因原料与水汽处于基本密闭的锅中,成菜原汁原味、原形原样、柔软鲜嫩,对营养素的影响较少,营养素保存利用率较高,既能保持食品的外形,又不破坏食品的风味,但会使部分维生素B遭受破坏。(www.xing528.com)
(2)煮 煮是将处理好的原料放入足量汤水中,用不同的时间加热到原料成熟出锅的方法。蔬菜与水一同加热后,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无机盐便会溶于水,对糖类及蛋白质起部分水解作用,对脂肪影响不大。所以吃菜最好是连汤一起食用,或以鲜汤作为一些菜肴的调配料。煮菜汤时应水沸下菜,时间要短;煮骨头时应加些醋,使钙溶于汤中有利于人体吸收。
4.炖、焖
炖、焖、煨、卤通常以水作为传热媒介,选料较大,火力较小,加热时间很长,成菜具有熟软和酥烂的感觉。对营养素的影响包括:使水溶性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溶于汤中;部分维生素遭到破坏。
(1)炖 可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溶于汤内,只有一部分维生素受到破坏。
(2)焖 焖的时间长短同营养素损失的大小成正比,时间越长,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损失越大,反之则小,但焖熟的菜肴易于消化。
5.氽、涮
汆、涮是以水作为传热媒介,把植物原料为主,其次是羊肉、丸子等原料放入烧沸的汤水锅中,短时间加热的方法。由于原料在沸水中停留的时间较短,营养素破坏较少,但水溶性成分易流失,所以应减少水溶性的钙、铁、锌、硒、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蛋白质的流失,最大限度地保证原料的鲜嫩。此外,应严格控制加热时间并防止外熟里生。
(二)其他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其他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见表5-1。
表5-1 其他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