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生素缺乏症状与判别

维生素缺乏症状与判别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生素C缺乏的最重要和最早的表现是龈炎、龈出血和龈肿胀。实验室检查 血浆抗坏血酸浓度是一较好证实维生素C缺乏的方法,其浓度正常值为280~300mg/L,当其含量降到零值,虽无临床症状,亦表明为隐性坏血病。硫胺素负荷试验可以测定硫胺素的营养状况。

维生素缺乏症状与判别

1.维生素C缺乏

(1)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 起病缓慢,自饮食缺乏维生素C至发展成坏血病约历时4~7个月。常先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激动、软弱、倦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面色苍白等,也可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紊乱症状,常未引起父母注意。此阶段可称为隐性病例。

维生素C缺乏的最重要和最早的表现是龈炎、龈出血和龈肿胀。除牙龈出血外,其他口腔黏膜亦可见出血或淤斑。若颞颌关节内有出血,则患者在张口、闭口时有疼痛。此外伤口愈合障碍,对传染的易感性增加,易并发坏死性龈口炎。

下肢尤以小腿部肿痛最为常见。肿胀多沿胫骨骨干部位,压痛显著。局部温度略增,但不发红。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尖锐地凸出,形成坏血病串珠。在凸起部分的内侧可摸得凹陷,这是由于肋骨与肋软骨接合处的胸骨板半脱位。而佝偻病的串珠则因骨骺软骨带增宽,凸出处两侧对称,没有这种凹陷。

全身任何部位可出现大小不等和程度不同的出血,最常见者为长骨骨膜下出血,尤其是股骨下端和胫骨近端。皮肤淤点和淤斑多见于骨骼病变的附近,膝部与踝部最多见。其他部分的皮肤亦可出现淤点。牙龈黏膜下经常出血,绝大多数见于已经出牙或正在出牙的时候。在上切牙部位最为显著。

本病可与佝偻病、营养不良同时存在。并发佝偻病时,在X线片上就会出现这两种病的不同表现,以致混淆不清。坏血病患儿抵抗力降低,常并发感染如中耳炎、疖病、肺炎等。

(2)实验室检查 血浆抗坏血酸浓度是一较好证实维生素C缺乏的方法,其浓度正常值为280~300mg/L(28~30mg/dL),当其含量降到零值,虽无临床症状,亦表明为隐性坏血病。另一较好的方法是耐受试验,用抗坏血酸20mg/kg置于生理盐水制成4%溶液,静脉注射,如4h后尿标本维生素C量高于15mg/L(1.5mg/dL),可以排除坏血病。

2.硫胺素缺乏

维生素B1缺乏症(vitamin Bldeficiency)又称脚气病(beriberi),是因缺乏维生素B1(硫胺素,thiamine)引起的疾病。多见于以大米主食的地区,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1)症状 婴儿多为急性发病,以神经系统为主者称脑型脚气病;出现心功能不全者称心型(冲心型)脚气病;以水肿症状显著者称水肿型脚气病。亦可数型症状同时出现。年长儿则以水肿和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为主要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以3~6个月婴儿最多见,多为母乳中维生素B1不足所致。常有厌食、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体重减轻等。

②神经系统症状:婴儿可表现为神经麻痹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早期有烦躁、夜啼、咽喉返神经麻痹所致声音嘶哑甚至失音为本病的特征。继而,神志淡漠、喂食呛咳、吸乳无力、眼睑下垂、全身软弱无力、深浅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嗜睡,严重者惊厥、昏迷,可引起死亡。

年长儿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为主,先有双下肢对称性感觉异常、腓肠肌触痛,进而感觉减退,以至消失,病情进展可出现上行性迟缓性瘫痪。

心血管系统症状:婴幼儿常突发心力衰竭,多见于哺乳后或睡觉将醒时突然发生。表现为气促、烦躁、尖叫、呛咳、出冷汗、紫绀、心率过速,出现奔马律、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双肺布满湿罗音、肝肿大,重症迅速死亡。心电图呈低电压、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等改变。

④水肿与浆液渗出:年长儿可于早期出现下肢踝部水肿,甚至延及全身或伴发心包、胸腔、腹腔积液。

(2)实验室检查 体内硫胺素的营养状况,可通过测定硫胺素负荷前后的尿硫胺素排泄量、血清硫胺素水平、红细胞转酮醇酶(ETK)活性及空腹一次测定尿液中硫胺素/肌酐比例进行评价。

硫胺素负荷试验可以测定硫胺素的营养状况。通常用荧光法或微生物法进行硫胺素的测定,被测者于清晨排尿后禁食,给维生素B1(口服5mg或肌内注射1mg),然后饮水200mL,收集4h尿,测定尿中维生素B1量,小于100μg为缺乏,100~200μg为小足,大于200μg为正常,脚气病患者常低于5μg。

血清硫胺素水平正常参考值为103~306nmol/L(3.1~9.2μg/dL),如血清硫胺素水平低于100nmol/L(3μg/dL),则提示维生素B1缺乏。

红细胞转酮醇酶(ETK)活性是测定维生素B1营养状况的特异性指标,也是评价维生素B1营养状况的最有效指标。ETK-AC值越高,则硫胺素缺乏越严重。TPP效应的正常参考值为0~15%,维生素B 1低水平时为16%~25%,缺乏时高于25%。

3.核黄素缺乏(www.xing528.com)

维生素B2缺乏症(vitamin B2deficiency)有摄入不足(喂养不当、烹饪加工过程中丟失过多)、吸收障碍(长期腹泻和胆道疾病等)、消耗过多、需要量增加(如寒冷、发热、妊娠和哺乳、剧烈运动等应激情况)和特殊服药史(抗精神病药,如氯普马臻、丙咪嗪等)等致病因素。

(1)症状 出现皮炎,如舌炎、唇炎、口角炎、阴囊炎和脂溢性皮炎等。阴囊炎为最早期和最常见的表现,可分红斑型、丘疹型和湿疹型。舌炎早期蕈状乳头呈针尖大小,轮廓乳头呈黄豆大小的肥厚丘疹;舌中部呈边缘鲜明的红斑,前端宽而后端窄,呈葫芦状,重者全舌青紫,肿胀明显;以后乳头变小或消失,舌面平滑萎缩,伴大小、深浅不一的裂隙,自觉有痛感。唇炎主要见于下唇,口唇干燥、脱屑和色素沉着,偶可潮红、糜烂、纵裂。口角炎表现为口角浸渍发白、糜烂、皲裂和结痂,倾向感染,愈后可结疤。其他黏膜症状有畏光、流泪、结膜炎、浅表性角膜炎、角膜混浊乃至溃疡,鼻前庭结痂,皲裂等。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红细胞核黄素测定:红细胞中核黄素含量与膳食摄入量密切相关,是评价核黄素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红细胞中核黄素含量高于400μmol/L(150μg)为正常,低于270μmol/L(100μg)为缺乏。

②尿核黄素测定:尿中核黄素排出量也是一项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尿核黄素排出量高于320μmol/L(>120μg)为正常。在尿液收集不全时,可按肌酐排出量来衡量:大于等于80μg/g肌酐为正常,小于27μg/g肌酐为缺乏。不同年龄核

黄素排出量正常参考值范围:1~6岁为150~270μmol/mol肌酐(500~900μg/g肌酐),7~9岁为81~50μmol/mol肌酐(270~500μg/g肌酐),10~15岁为60~120μmol/mol肌酐(200~400μg/g肌酐),成人为24~81μmol/mol肌酐(80~269μg/g肌酐)。

③核黄素负荷试验:清晨排出第一次尿后,口服5mg核黄素后4h收集尿液,当尿中核黄素排出量大于等于3450nmol(≥1300μg)为正常,1330~3450nmol(500~1300μg)为不足,小于等于1330nmol(≤500μg)为缺乏。

4.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缺乏病(vitamin A deficiency)是因体内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上皮组织显现角质变性。眼部症状出现较早而显著,对暗适应能力降低,继之结膜、角膜干燥,最后角膜软化,甚至穿孔,故又有夜盲症(night blindness)、干眼症(xerophthalmia)及角膜软化症(keratomalacia)等之称。本病多见于营养不良及长期腹泻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多在1~4岁,6岁以上较少见,亚非发展中国家均多见此病,在我国边远地区尚非少见。饮食不当摄入维生素A不足,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如长期腹泻、慢性痢疾、肠结核、胰腺疾病等可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消耗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迁延性肺炎、麻疹等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和锌缺乏都有可能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

(1)维生素A缺乏的症状

①眼部症状:最早的症状是在暗环境下视物不清,定向困难,出现夜盲。尤以贴近角膜两旁的结膜出现变化最早,干燥而起皱褶,角质上皮逐渐规程,形成大小不等的形似泡沫的白斑,称为结膜干燥斑,又称毕脱斑。病情进展,角膜可发生溃疡,在数日至数周内出现坏死、穿孔、虹膜外脱及角膜疤痕形成,终致失明。

②皮肤表现:皮肤干燥,角化增生、脱屑。角化物充满于毛囊腔内,且突出于表皮,故抚摸时有鸡皮疙瘩或粗沙样感觉。于四肢伸侧及肩部最为显著,4岁以下的婴儿少见此症状。此外,尚有指甲多纹,失去光泽,蝗折裂,毛发干脆易脱落等。

③其他表现:由于维生素A缺乏时呼吸道及泌尿道上皮增殖和角化,以及免疫功能下降,易引起呼吸道继发感染和脓尿。舌味蕾因上皮角化味觉功能丧失,影响食欲,有的患儿可有呕吐。婴幼儿时期可见体格发育迟缓。严重缺乏维生素A时可见红细胞生成不良形成贫血,用足量铁治疗不能纠正贫血。

(2)实验室检查 血清维生素A测定是最可靠的指标。正常小儿血清维生素A值一般为300~500μg/L,患缺乏症时则减少至200μg/L甚至100μg/L以下。

5.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以及钙缺乏(vitamin D deficiency)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样组织钙化不良、骨骼生长障碍。在骨骺尚未闭合前的儿童期发病称为佝偻病;在骨骺板已闭的成人则发生骨钙化障碍,导致骨软化病。

(1)佝偻病症状 初期有多汗、夜惊、易激惹、睡眠不安、枕部秃发等。极期有颅骨软化、方颅、前囟增大或闭合延迟、出牙延缓。胸部可见肋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四肢腕踝畸形呈佝偻病手镯和脚街。下肢长骨变形,形成“O”或“X”形腿。脊柱后突或侧弯。全身肌肉韧带松弛,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行均较落后。

(2)实验室检查 初期血钙可正常,极期血钙减低,小于1.88mmol/L(7.5mg/dL),游离钙小于0.88mmol/L(3.5mg/dL)。初期血磷正常或稍低,极期明显减低,小于0.97mmol/L(3mg/dL)。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初期可升高,极期及病变严重时,上升明显,可达正常值上限的8~10倍。血清25-(OH)D3和1,25-(OH)2D3测定在佝偻病初期即明显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