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这是蒋百里在《国防论》的扉页上向国人发出的召唤。当时的人们称他的《国防论》是“石破天惊之论”。正因为如此,他的著作深受国人欢迎。冯玉祥说:“读到蒋百里先生的文章,总有很多卓越的意见,说明抗战终必胜利之理,我读了,更增加胜利的信心。”李宗仁称赞蒋百里的文章“凡百里指陈,辄粹具独到之见,论战论政,推衍周详,文出,人皆争为先睹”。
《国防论》
《国防论》是民国时期研究中国国防问题的专著,为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撰写。全书共6篇,约10万余字,1937年上海大公报社初刊。1945年10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第二版,共收7篇,各篇的题目是:《国防经济学》《最近世界之国防趋势》《从历史上解释国防经济学之基本原则》《二十年前之国防论》《十五年前之国防论》《中国国防论之始祖》《现代文化之由来及新人生观之成立》。该书是作者在不同时期关于国防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论文和讲演稿的辑录,他吸取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西方新的军事理论的精华,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设中国国防的主张。
作者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字百里,号澹宁,浙江海宁人。自幼才思敏捷,17岁中秀才,19岁入杭州求是书院。他生长在国家多灾多难的时代,眼见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国防不振之残酷现实,萌发了国防救国的思想,决心弃文习武。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赴日本,先后入成城学校、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05年毕业后任东三省督练公所总参议,旋赴德国实习军事。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4年后曾任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军事参议官、黎元洪总统府顾问等职。1925年任直系吴佩孚军总参谋长,主张联络广州革命政府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吴不纳而辞职。1933年赴日考察,认为中日战争不可避免,并拟就多种国防计划。1935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次年春赴欧美考察,倡议发展空军,建设现代国防。1937年发表其代表作《国防论》。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抗战的基本观念》,断定日本必败,中国必胜。1938年8月任代理陆军大学校校长,不久病逝,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一生著述宏富,其军事著作大部收入《蒋百里先生全集》。《国防论》是蒋百里先生的代表作。
《国防论》是民国时期的一部重要军事理论著作,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国防观方面,他从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出发,认识到战争是交战双方政略冲突的结果,政略是由国家根本利益、基本国策决定的,“故政略定而战略生焉,战略定而军队生焉”。指出:国防的基本力量是由兵力、武力、国力三个层次构成的。从根本上说兵力之源在武力,武力之源在国力。武力是加以军事的组织、锻炼的国力,包括国民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力,以及农业、工业、矿业、牧畜和经济等各要素。国力则是人力、地力、物质生产力、机械运动力和政治力五者的综合体。在国力综合体中,政体和制度堪称“原动力”,而要增强中国的国防力量,则应改革政治、实行民主宪政和义务兵役制,使人民有参与政治之权利,也有保卫国家之义务。作者强调指出,“战争力与经济力是不可分的”“国防建设必须与国民经济配合一致”“强兵必先理财”。他认为,中国民族的国防传统精神,最主要的就是所谓的“寓兵于农”。义务征兵制保留着古代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的民族军事传统,具有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优点。他把这种生产、生活和作战相结合的国防体制称作“生产国防”。(www.xing528.com)
二、在国防建设方面,他主张在国防建设中贯彻“生活条件和战斗条件一致”的原则,建立“既能吃饭,又能打仗”的国防制度。具体说来,就是使国防经费的投入向有利于国民产业的方向发展,把军用和民用结合起来,国营与民营并举,以长期持久的努力来建设、发展国防。他不反对举借外债以加快重工业建设,但强调必须立足于本国,主要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争取外援为辅,以自力更生为主”的建设方针。同时,他还强调要掌握先进的军事技术,重视新式武器的研制,争取站在世界的先进行列。从中国经济落后的状况出发,他强调平时应把武器的研究与大量生产区别开来,提出了“研究唯恐落后,制造唯恐争先”的军事工业发展原则。强调在农业方面也必须追求自给自足,军事工业和国防交通的布局要合理。这样,才能保证战时有效地抗击敌国入侵。作者强调建军的目的在于抵抗外侮。提出军队是进行战争、实行政略、维持国家生存的工具,“无兵而求战是为至危,不求战而治兵其祸尤为不可收拾”。鉴于清末编练新军以来,兵为将有,长于内争、怯于御外的弊端,强调要加强中央集权对将帅的制约力度,不能给地方军队和将帅以过分的权力,并在兵员和兵饷上对地方军队进行控制,使军队的将领不能成为“占山为王”的军阀。在治兵问题上,他主张治兵首在择敌(认准自己的对手,然后以敌为师,以实战为背景训练部队),为国立必胜之志,策必胜之道。强调研究军事理论必须留心世界的新趋势。他认为世界“新军事的主流是所谓全体战争”,因此,极力主张以义务兵役制代替募兵制,充分做好人力、物力的动员和组织,全面地建设陆、海、空三军,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三、在国防教育方面,他强调要养成军队新的自觉的纪律,以整整一章的篇幅论述“兵学革命与纪律的进步”,认为由于现代军事技术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军队比以往更需要有新的自觉的纪律;有了真正自觉的纪律,达到精神上的团结一致,这就是最好的军队。认为纪律的真义就是“一致”,军事教育要旨就在于求得人与器一致。他还强调,除了对军人进行军纪教育和军事知识教育外,还要特别提倡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全军一贯的爱国心,这是精神教育的根本。同时,还要通过“文武合一”的办法提高国民与军队的素质。建议每个高中学生要接受两个月的军事训练,只有专门学校以上学校的毕业生才有担任军官的资格。从而达到兵民相通、寓兵于民的目的。
四、在国防战略方面,他认为中国国防应以自卫为根本原则,绝对排斥侵略主义。但自卫的战争并不意味着战场上以防御为唯一方针,仍要发扬战役、战斗的攻击精神。面对日本等帝国主义强国的侵略,应发挥自身地大、人众的优势条件,坚持战略上的持久与战术上的速决,恰好是国家实行持久作战的必要条件。主张从敌我双方情况出发,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此书从当时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持久战的思想。认为唯有长期抗战,才能把日本拖垮。强调面对强敌的侵略,应避免过早地决战,逐步积聚力量,疲惫敌人,这才是最终战胜敌人的唯一正确方法。
《国防论》一书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军事见解,内容比较翔实,文字通俗易懂,集中反映了中国近代军事理论界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此书出版后,在国内引起较大的反响。但该书因系辑录而成,不免新旧杂糅,缺乏严密的系统性。尤其对墨索里尼和德国法西斯军队等的美化,则是其糟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