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治凝聚社会共识,培养法治信仰

法治凝聚社会共识,培养法治信仰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法治信仰建立在公平正义之上,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法治信仰。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法治凝聚社会共识,培养法治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卢梭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11]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靠上访、信访,要靠找门路、托关系,甚至要采取聚众闹事等极端行为,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12]

培育公民的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人们对法治极度信服与尊重,是人类信仰体系的组成部分。法治信仰表现为主客观相统一,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主观方面体现在人们从内心深处认同和信任法律并认同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这是人们法治信仰的内生动力;客观方面体现在人们受法律规则的支配从事行为活动,自觉尊重与维护法律权威,这是人们法治信仰的外在表现。可见,法治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心理状态,强调“心悦诚服”,有了对法律的强烈信念和内心信服,就易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从而自觉遵从法律,自觉依法办事。当整个社会形成了尊法守法的良好风尚时,人们的法治信仰必将蔚然成风,反之则不可能真正形成法治信仰。法治信仰建立在公平正义之上,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法治信仰。人民群众常说的“一碗水端平”,讲的就是公平正义问题,如果水端得不平,公平正义得不到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实现,法治信仰就难以树立。当人们到处喊冤、无处申冤时,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透支了司法公信力和法律权威。

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要引导人们的法治信仰与权利意识两者互相推动。当公民有了自主的权利意识,表明对法律及其蕴含的价值高度认同,这是形成法治信仰前的雏形。如此一来,人们对于法律的需求和渴望会随之增长,并把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化为行动自觉,从而越来越相信法律、依赖法律。同时,要加强法律教育,养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习惯,实现普法效果。在普法内容方面,要讲清楚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与联系,要让人们清楚认识中国社会在法治方面所处的状态。在普法理念方面,由被动灌输向主动培育转变,普法不宜搞成运动式的,而应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在普法主体方面,法律宣讲者们要放低身段,走出书斋,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案例讲授人们身边发生的事,对难点问题解疑释惑,对热点问题及时回应,让法律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律素养。人们运用法律判断是非对错、同法律打交道的过程,就是法治信仰不断树立的过程。

培育社会的法治文化宪法法律应当得到公众内心的信服与自觉遵守,而不仅仅是宪法法律外在的权威。法治是对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义、人权的精神信仰与文化认同,而不仅仅是冰冷的治理手段。法治需要良好的文化土壤为其提供生命的养分与内生动力,否则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因此,要下大力气推动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一方面,要大力传播法治的主流价值。宣传“守法获益、违法惩戒”“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价值导向,让人们树立规则意识和程序观念。发挥好最高法院的案例指导制度作用,使之成为培养人们法治意识的鲜活教材,让人们自觉运用法治标尺衡量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法治中国建设要形成整体合力。法治是共同的事业,需要各方力量普遍参与。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以法治政府的建设促进法治社会的发育,以依法执政的成效提升依法行政的效果,从而培育公民守法的自觉性,逐渐培养起法治精神。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佳治理方式,公平正义就是法治的核心价值所在。要通过个案正义逐步使得人们信赖法治、信仰法治,尽最大努力减少冤假错案和司法腐败的产生。因此,应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全过程和各方面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价值,让人们在每一个制度、案件及决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逐步实现法治信仰的普遍确立。

|知识链接|

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局部地区就制定实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等方面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重要法律和有关户籍、工商业、合作社、城市房屋、合同等方面的一批法令。我们党还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4次启动制定和编纂民法典相关工作,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完成。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法典分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其中,民法典总则编规定了民事权利保护的一般规则;物权编、合同编构建了产权保障体系;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等确认了个人的各项人格权利和身份权利,与财产权规则相结合,共同构成民事权利保护的完整体系;侵权责任编对侵害民事权利的侵权责任作出规定。这就意味着,民法典对人民群众的各方面民事权利起到规范和保护作用,民法典的颁布既为建构社会秩序提供保障,又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13]

* 江西新余打造服务型政府,为企业、社区分忧解难,“仙女湖夜话”成为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的靓丽名片。图为2020年8月24日,新余市工信局召开企业专场,工作下沉,直面企业代表(求是杂志社,易赛键摄)

【注释】

[1].参见《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编写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载《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17日。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党建》,第11期,2017年11月1日。(www.xing528.com)

[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5年2月2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8页。

[5].参见周佑勇:《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及其根本观点方法》,载《东南学术》,第3期,2021年5月1日。

[6].参见王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载《求是》,第22期,2021年11月16日。

[7].参见胡建淼:《以法治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4期,2021年4月6日。

[8].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载《求是》第4 期,2019 年2月16日。

[9].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

[10].参见周佑勇:《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及其根本观点方法》,载《东南学术》,第3期,2021年5月1日。

[11].习近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2014年1月7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50页。

[12].习近平:《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13年2月23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4页。

[13].参见本刊编辑部:《扎实推动民法典实施》,载《求是》,第12期,2020年6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