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管理的“专业发展导向”的校本培训,如同麦格雷戈的Y理论所主张的,学校对教师充分信任,对作为“社会人”的教师给予足够的尊重,相信他们对学校的感情,对工作的责任心和热情,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渴望,尽可能地为教师的工作、发展创造轻松的环境,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在管理机制上推行民主管理。教师对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对管理者和学校的决策层发挥出很大的影响。然而,人性的复杂对这种管理模式、培训模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总会有一部分人与管理者的预期存在差距,甚至相去甚远。
【访谈4】
“元老”级教师集体访谈节选二
(说明:在2011年4月笔者组织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对2000年之前调入学校的8位元老级教师进行了集体访谈,主要是了解他们对学校建校以来不同阶段校本培训的真实体验,以下为访谈内容节选二。)
笔者:各位老师,那接下来就谈谈你们对学校发展期,也就是从2004年以来的校本培训的感受。这个时间段比较长,各位可能既要回忆过去,又要兼顾当下,最好能发现一些问题,也有利于我们下一步的改进。
L老师:我先说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宋校长引进了“新基础教育”,华师大的几位博士经常来学校。作为教研组长,我要写我们数学学科的策划书,还要安排活动,刚开始觉得工作特别紧张,心里很抵触。组里的老师都把被专家听课当成最可怕的事,因为他们的评课和我们自己学校或是区里的教研活动评课都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那一套,我们太陌生了,很多名词都是我们以前没听过的,什么“动态生成”“资源捕捉”“编制课堂”等等。不仅上课的人紧张,听课的人也紧张,因为每个人都要发言评课,不许说空话套话。上完课老师们被评得云里雾里,还要谈反思与重建,压力真的很大。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很多老师在区里的教研活动中脱颖而出,很多人的教学案例都发表了,他们评职称都派上用场了。“新基础教育”做了两年就不做了,据说是因为我们学校老师中抵触的人太多。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遗憾,或许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吧。我真的认为“新基础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专业上的唤醒,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财富,我们应该一直要有这样的专家来指导。
W老师:我也认为,我们应该一直有专家引领,否则,我们一段时间又会被打回原形,研究的热情会慢慢冷却。(www.xing528.com)
Z老师:其实,我认为研究热情冷却倒不用急,现在最急的应该是有些老师工作热情不高。很多老师对自己的事情特别精心,而对集体的工作却不是很积极,让比较有经验的老师出单元测试卷,他们都觉得是负担,不愿意多做。学校迎接督导检查,催交材料也是很耗时费力的一件事情,我觉得教师的集体观念有点淡漠了。
X老师:其实,对自己的事,有些老师也要看是什么事。我们这六七年的培训都是很人性化的,学校很乐意倾听教师的心声,绝大多数教师都有表现的机会,涉及的面很广。但是,时间一长,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就出来了。有时候,我们组织一次教研组活动,让老师开课,或是推荐老师案例展示等,有些老师很不愿意做,他们认为这应该是自愿的,我不愿意就可以不做。我们要反复动员才行。但是如果有外出学习等一些好机会,大家都争着要,有时名额有限,有时要讲究先后次序,排不到的人就会闹情绪。所以,我们在基层为了摆平这些事,还是挺伤脑筋的。
P老师:另外,学校推荐区级骨干教师不能完全按照区里的标准来,不能只看公开课、发表文章等成果,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教学业绩,专业发展还不是为了教好学生吗?我们组评出来的老师就有人不服气,说成绩不好不影响评骨干,这样的话,人人都只顾自己的事好了。
H老师:我觉得这个事情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成绩好不等于教学水平真的高,那种死抓分数,要把学生抓死的人更可怕。分数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我觉得成绩差的不能评。
笔者: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人性是复杂的,所以管理也是很复杂的。看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能只想着成全教师,还不能忽视成就学校的工作和目标。
通过访谈4的这一部分内容,笔者发现“专业发展导向”校本培训引发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的个人需求与学校组织目标的间离。学校设计的内容与培训管理主要是基于“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师还有“经济人”“复杂人”的多面性。有些人天性就比较厌烦工作,认为常规的教学已经难以忍受,还要再搞什么专业发展增加工作压力,他们认为教师就是一份解决生存问题的工作,所以,在培训和研修当中总是消极抵触或不得已敷衍而已。还有一些人的表现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摇摆的,管得严一点,就表现得勤勉一些;管得松一些,则表现得懒散一些。如果管理者只考虑人性的一面,必然会给管理带来漏洞。访谈4反映的教师当年抵制“新基础教育”专业引领的现象,把培训当福利的心态,教师专业有发展但绩效不佳的悖谬,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的行政执行力,因此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培训效果和管理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