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师资队伍也是衡量一所优质学校的主要指标。一流的师资队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培养、历练,磨合、发展。建平实验中学作为一所新建的学校,由于“建平中学”优质教育的品牌效应,由于集团学校输出了校长及个别的中层干部,在开办之初就赢得了一些家长的信任,学校在短短的五年内走过了一个迅速发展壮大的历程,这一历程同时也是师资队伍不断纳新、不断融合、不断重组的历程。
建平实验中学作为一所新建学校的师资结构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教师队伍的总数呈逐年递增之势。这是随着生源的增加而带来的变化。每一年学校都有新加盟的教师,新教师的特点是有激情,想表现,干劲足。但是不足的是“新”教师的融入、磨合需要一个过程,这给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培训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是每一年都有大批新毕业的大学生入职,教师队伍年轻化。2003年建平实验中学教师平均年龄30岁。这批大学生是学校的生力军,但是也是师资队伍结构中的弱项,如何使这批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缩短成长期是学校教师培训迫切的任务。
三是外地引进教师所占比例偏高。这与浦东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有关,建平实验中学的初创期恰逢浦东新区大批引进外省市教师,因此,这所学校的教师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带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工作经历、不同的工作习惯,来到一所学校,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共处共事。(www.xing528.com)
四是上海郊县调入的教师所占比例偏高,市区调入的教师比例偏低。建平实验中学地处出口加工区,在上海人的传统观念中,这里远离市区,交通不便,相对偏僻,因此市区的教师除非特别的因素,一般不愿意来这里工作。只是相对于崇明、奉贤、南汇等郊县的教师有一定的吸引力。
五是高级教师比例偏低。仅有的几位高级教师基本上都是在外省市聘任的,并未在上海重新认定。一方面在上海市能够评到高级职称的教师不大愿意调动,另一方面,调入的教师有些虽然具备评高级教师的资历,由于到学校是“初来乍到”,还在努力适应新环境,适应新的工作,自身的专业发展尚未提上日程。
综上所述,这样一支师资队伍相对于学校的办学目标而言,是劣势大于优势的。学校想要实现“学校争一流,中考创佳绩”的目标,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此同时,上海市的“二期课改”已经启动。2000年,建平实验中学作为首批课改基地,率先投入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面临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建平实验中学迫切地需要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努力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尽快地建立起教学的各种常规,使每一位“新”教师尽快地了解,并在教学中去履行这些常规,顺畅有效地开展工作,适应并融入学校工作。二是如何让每一位教师尽快成为驾驭教学、迎战中考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向学校、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三是深入理解“二期课改”的理念,并且在自己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实践,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最终把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专业经历的教师组成一个有着共同愿景的、带着建平实验中学共同标记的教师团队。基于上述背景,建平实验中学“绩效管理导向”的校本培训应运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