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读时,毫无疑问,我们重点要考量的是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孩子们可能会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
第二,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们通过查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的提出,背后涉及的一定是思维方式。在分析矛盾时,我们已经发现,《琥珀》这个文本隐藏最深的就是推测思维。推测跟想象不一样,推测首先要有一定的已知条件、已知信息,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和已知信息,运用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思维来分析各种未知的可能性。所以,推测是从已知到未知,它是有理有据的,必须符合一定的逻辑,这就是文本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推测思维,《琥珀》的最后一句话把它点了出来——“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那块琥珀”是已知条件,“推测”是思维方式,“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是未知状况。
前面,我们分析了已知条件是海滩、琥珀、苍蝇、蜘蛛、黑色圆环。运用推测思维,通过合理想象,还原出几万年前的未知状态,让我们看到那个故事的详细情形。对《琥珀》,我们只要读到这个层次就行了。为什么呢?因为读到这个层次,就可以把单元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我们看,在推测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几乎都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法来解读。
第一,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高频词语提出不懂的问题。 《琥珀》有一个词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松脂。你看, “那里长了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这是第一次出现。“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这是第二次出现。 “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色的光”,这是第三次出现。“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这是第四次出现。“松脂继续滴下来”,“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松脂球”这个词里也包含“松脂”)。后面就是三次出现松脂球。“松脂”这个词语,一共出现了10次,这是个高频词。
如何提出不懂的问题呢?抓住高频词就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什么问题?题目是“琥珀”,但是“松脂”这个词如此高频,请问,松脂跟琥珀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文本没有直接回答。但是通过梳理,我们知道,松脂球的化石就是琥珀,也就是说,没有松脂,就没有松脂球;没有松脂球,就没有琥珀。
这就需要我们查资料来印证了。我们找到《现代汉语词典》对琥珀的注释:
琥珀,古代松柏树枝的化石,成分是C10H16O,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质脆,燃烧时有香气,摩擦时生电。用来制造琥珀酸和各种漆,也可做装饰品,可入药。
查阅资料后得到验证了,琥珀就是古代松柏树枝的化石。所以,结合资料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二,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语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琥珀》全文最关键的是结尾这一句:“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如何提出不懂的问题?抓住关键句就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从那块琥珀就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呢?
我们刚才说了,推测必须有依据,必须有专业知识的支撑,必须符合逻辑。那么作者做这样的推测,有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撑呢?是哪些专业知识在支撑作者做出这样既生动有趣又科学严谨的推测呢?
继续查资料,在《微体古生物学报》中找到这样一段资料:(www.xing528.com)
琥珀是一种石化的树脂化石,由深埋地下的松柏类、豆科等植物树脂历经漫长地质作用后形成。它们往往保存了古动物的软组织信息、原始死亡状态、生存环境等,这都是传统化石难以具备的优点,为研究古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这是权威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根据现在发现的琥珀去推测远古时期那些古生物的状态,包括它们所处的生存环境。通过查资料,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第三,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矛盾提出不懂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矛盾分析,比如,一开始,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树林里,在一大片松树林里,松脂、松脂球都是在松树林里。但是,到了后来,这块琥珀是在海滩边被发现的。一个在陆地,一个在海边;一个在树林里,一个在沙滩上,这就是矛盾。如何提出不懂的问题?抓住文本之间的矛盾就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松脂球在树上,而那块琥珀却在沙滩上被发现?按照常理,既然松脂球在松树上,琥珀也应该在松树上被发现才是呀。
这又涉及非常专业的宝石学知识了。而如此专业的知识,我们只能通过查资料来解决。在《系统宝石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树脂从松树、柏树上分泌出来;第二阶段是树脂被深埋,并发生石化作用,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明显变化;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沉积和发生成岩作用,从而形成琥珀。
你看,琥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第三阶段,需要经过冲刷,搬运,沉积,需要发生成岩作用,最后才会形成琥珀。从陆地到海洋,从树林到沙滩,就体现了冲刷、搬运、沉积的过程。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我们还发现,查证到的这段资料,跟课后思考与练习第四题的“阅读链接”基本是一致的。所以,阅读链接同样可以作为查资料解决问题的一个资源。
第四,引导学生通过互文比较提出不同的问题。在统编版《琥珀》中,我们关注一下涉及时间的词语:几万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又是几千年;最后几万年。我们发现,它的时间跨度最多就是几万年。但是,我们通过查资料发现,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琥珀下的定义是:
琥珀诞生于四千万年至六千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所称的“始新世纪”,是珍贵的松树脂在历经地球岩层的高压、高热挤压作用之后,产生质变的化石。
请特别注意,时间不是几万年,不是几百万年,是几千万年。琥珀是诞生在四千万年至六千万年前的化石。注意啊,这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绝对权威,绝对可靠。那就说明,现在统编教材的《琥珀》,对时间的表述是错误的。这个错误,是作者本人柏吉尔自己造成的,还是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的,还是编者改动时造成的,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因为,最原始的德文版的《琥珀》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但是,这个问题是存在的。科学小品文,必须尊重科学,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这是最起码的底线要求。
以上,我们运用回归课程的解读策略重新解读了《琥珀》这个文本。回归课程,就是五方会谈,围绕着文本这个中心,把作者、编者、学生、教师汇聚在一起,既互相印证,又互相制约。回归课程的实质,就是对文本做出教学解读。也就是说,要把编者的意图、学生的认知特征也纳入解读视野。所以,这样的解读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解读,不再是一种原生态的解读,而是一种基于教学、为了教学的解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文本解读的方向和深度。
对文本进行教学解读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实现文本、教师、学生、作者和编者等多重视域的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