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结构跟文体有着密切关系,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结构,而不同结构则彰显着文体的不同特征。因此,对结构的把握,确实有助于从整体上辨析不同文体的不同特征。
这一讲,我们要解读的文本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把结构和文体结合起来,看看这个文本可以怎么来解读。我们先看这个文本的第一自然段: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抓住第一自然段,往下读完全文,我们会发现整个文本采用了“倒叙”结构:第一自然段讲的是“十六年以后”,第二自然段至结尾讲的都是“十六年以前”。而“十六年以前”这个部分的叙述则是一种“顺叙”,讲的是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的整个过程。
整个事件是怎么叙述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从第二自然段“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到第七自然段“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这里讲的是李大钊“被捕前”的事情。当时的局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危险,可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从第八自然段“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到第十八自然段“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这里讲的是“被捕时”的事情。李大钊被敌人抓走了,他的大女儿李星华,还有他的妻子和小女儿也都被抓起来了。
从第十九自然段“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看见父亲”,到第二十九自然段“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这里讲的是“被审时”的事情。地点就在法庭上,这也是“我”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
从第三十自然段“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到文章的结尾“妈,昨天是4月28日”,这里讲的是“被害后”的事情。“我”和母亲从报上得知李大钊已经被害了,时间正是“我们”离开拘留所的时候。
很明显,整个文本采用了倒叙的结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倒叙”这种结构呢?为什么不选择顺叙或插叙呢?我们带着问题,继续从结构和文体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文本。
我们发现,这个文本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大量出现“照应”结构。比如文章第一自然段写“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结尾那一段写“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我们知道这里运用了首尾照应,通过时间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照应,不仅出现在首尾,还大量出现在叙事过程当中,比如“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这是写父亲平时的一贯神情。后来,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当时李大钊是什么神情呢?“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是写父亲非常时期的神情。前后都一样,都是“慈祥”的,这是一种神情照应。这种照应,不是简单的重复。因为虽然是同样的神情,但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局势完全不同。第一次的“慈祥”,那是在平常;而第二次的“慈祥”,是在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这就形成了一种对比、一种张力,需要我们深入品味。
我们继续看,“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当时李大钊正在烧书、烧文件,是什么原因他没说,“我”也不知道。“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原来是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要保护更多的党员,父亲才这么做。这也是一种照应,情节照应。前面写结果,后面写原因。
我们继续看,“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抓进去以后是死是活,究竟是什么下落,我们不知道。第十三自然段中写道:“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这也是一种照应,人物照应。意味着什么呢?敌人连工友都不放过,何况是当事人李大钊。这种照应,说明了当时形势确实非常严峻。(www.xing528.com)
我们继续看,“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母亲和妹妹出去以后,父亲和“我”被抓了,那么母亲和妹妹的下落呢?“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说明母亲和妹妹也被抓了。这又是一种人物照应。又在说明什么呢?凶狠、残暴的敌人,连李大钊的家人都没有放过。
我们继续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后面又写“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这也是一种照应,神情照应。一开始是“瞅了瞅”,很平静,很从容。后来跟“我们”告别的时候是“望了望”,这“望了望”的背后是什么?有没有潜台词在里面?这样的照应读起来很有意味。
我们继续看,“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法官就这德行,就这模样。这也是一种照应,神情照应。敌人只会生气,只会拍惊堂木,只会骂人,典型的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总之,这个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的照应结构,我们要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我们已经从文体和结构的角度,发现了这个文本的两大特点:一是倒叙;二是大量采用照应结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结构方式呢?
这就需要跟文体结合起来考虑了,所以,我们第九讲的文本解读策略就是——契合文体。
什么是文体?所谓文体,指的是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是文本构成的规格或模式,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从这个定义看,文体本身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文体的特征,是整体的特征,而不是局部的特征。文体既有内容上的整体特点,也有形式上的整体特点。
什么是文体意识?如果说文体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文体意识就是一种主观经验。所谓文体意识,指的是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时,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有意把握和独特感受。作为一个专业读者,解读文本时,文体意识必须是自觉的。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体主要有九类: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古诗、儿童诗、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根据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表述)。刚刚解读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显然属于叙事性作品。但叙事性作品是一个大类,小说、叙事散文、叙事性记叙文、通讯报道都属于叙事性作品。 《十六年前的回忆》属于叙事性作品中的哪一类呢?它属于叙事散文中的回忆录。
我们可以把回忆录看成一种文体。那么,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呢?所谓回忆录,就是用叙述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回忆录可以侧重于记人,也可以侧重于叙事。前者要求用叙述和描写的方法对真人真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比较接近于传记文学;后者则要求实事求是地记叙事实,带有历史文献的性质。我们从回忆录的定义出发,来分析一下回忆录的基本特征。大概涉及五个方面,具体见下表:
回忆录的基本特征
知道了回忆录的文体特征,那么,刚才分析的结构上的两大特点,就很容易理解了。第一,为什么采用倒叙结构?因为回忆录的叙事方式,大多采用倒叙结构。第二,为什么大量采用照应结构?因为回忆录的语言风格要求“质朴、准确、严谨”,照应结构的高频率出现,使文本叙事显得更加准确、更加严谨。所以,文体跟结构其实是密切相连、密不可分的。
下面,我们从内容主体、回忆对象、表达效果这三个方面,继续做文本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