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篇语境中节奏的把握

语篇语境中节奏的把握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如果从“观照语境”的角度切入,问题就来了。一种自觉的、有节律的变化荡漾在行文过程中。而原文在句式上的组合,有变化,却不显呆滞;有变化,又吻合整段话从紧凑到舒缓、从兴奋到平静的语速节奏。把握写作语气的变化这种刻意追求变化的行文,除了体现在短语上,除了体现在句式上,还体现在整段话的语气上。对语气变化的把控,又落在一个关键字眼儿上。“却”在这里不表转折,前后根本就没有转折关系。

语篇语境中节奏的把握

那么,如何运用观照语境的策略来解读《花钟》这个文本呢?我们找一个有趣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在编者所设计的课后思考和练习中。来看看课后练习第三题,编者是这样设计的:

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填一填,体会一下。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__________________ 睡莲________________

万寿菊________________ 烟草花______________

月光花________________ 昙花________________

很显然,这个练习指向的是语言表达。要学生关注和体会的是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先举了牵牛花这个例子,然后指定六种花引导学生摘抄原文句子,体会表达方式的不同。

有人问,这个练习设计有什么问题吗?

就练习本身而言,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从“观照语境”的角度切入,问题就来了。细心的老师可能已经发现,练习设计中涉及的一共有七种花,例子一种花,填空六种花。但是,回到课文原文,作者写的不是七种花,而是九种花。还有两种花呢?通过比对,我们发现被打入冷宫的两种花,第一种是“午时花”,第二种是“夜来香”。

为什么这两种花在练习设计中不见了呢?是编者疏忽了吗?肯定不是。其实,明眼人一看,马上就能看出编者为什么不待见这两种花。原因很简单,作者写得太直、太白、太土、太俗了。

把握写作短语的变化

你看,“午时花开花了”,这谁不会写?你看,“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这还用学吗?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直来直去、简单幼稚。这样的话,别说三年级的孩子,三岁的孩子都会说。很显然,编者更关心、更在意或者说更欣赏的是类似课后练习中那七种花的表达方式。你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写得多形象啊!你看,“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写得多生动啊!你看, “睡莲从梦中醒来”,写得多有文采啊!

为什么这样写就形象、就生动、就有文采呢?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编者选中的这七种花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这是模拟人的动作;“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这是模拟人的表情;“睡莲从梦中醒来”,这是模拟人的神态;“万寿菊欣然怒放”,这是模拟人的神情; “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这是模拟人的情态;“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这是模拟人的心情;“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是模拟人的容色。通常,我们的写作经验,特别是我们传递给学生的写作经验是:第一,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写出来的文字,才会形象、生动、有文采;第二,形象、生动、有文采的文字才是好文字。

那么,“午时花”和“夜来香”为什么不这样写呢?是作者不知道这样的写作经验吗?如果不知道,那七种花他为何要写得如此形象、如此生动、如此有文采呢?是作者不会那样写吗?如果不会写,那七种花他为何会用拟人手法来写呢?作者肯定知道,肯定会写。其实,他完全可以把午时花写成这样: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午时花开花时,形似蝴蝶翅膀展开。这样的拟人手法,不就显得很形象、很生动、很有文采了吗?

同理,他完全可以把夜来香写成这样: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如期赴约,带来迷人的芳香。

我们知道,夜来香象征着浪漫与纯洁。 “如期赴约”是模拟人的行动与态度,会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欧阳修的名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样的拟人手法,不也显得很形象、很生动、很有文采吗?

一句话,作者明明知道,明明会写,但就是不写。这样刻意回避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用意和深意呢?

我们要思考,在作者心目当中,显然还有比我们通常所关注的写得形象、写得生动、写出文采更高的追求。

我们不妨做一个还原比较。假如九种花全部采用拟人的手法,每一句都写得很形象、很生动、很有文采。但是,把九种花串联起来,把九句话组织成一个整体来看,读一读这样的文字,你又会有什么感觉呢?

文章缺少变化。形象、生动、有文采的背后,是某种僵化,某种刻板,某种机械。质言之,文章太过匠气。(www.xing528.com)

而照原文这样写,总体上依然写得形象、生动、有文采,但是,在具体行文过程中,有的华丽,有的质朴;有的文采斐然,有的简单明了。甜而不腻,华而不奢。一种自觉的、有节律的变化荡漾在行文过程中。

把握写作句式的变化

很显然,作者是在刻意地追求这种变化,否则他不可能写成这样。深入研读,我们还会发现,这种刻意追求变化的行文,不仅体现在上述九种花的写作短语上,也反映在描写这些花的句式选择上。

来看第一句:“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我们做一个提炼,这种句式,先写时间,再写花名,最后写开花,可以称之为A句式。再来看这一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显然,这个句式跟A句式有区别,它是先写花名,后写时间,最后写开花,可以称之为B句式。

整段文字,写了九种花的开放时间,采用的句式却有两种。从第一种牵牛花到第六种烟草花,采用的都是A句式。从第七种月光花到第九种昙花,采用的都是B句式。其实,还有很多种类型可以写,比如全部都使用A句式,或者全部都使用B句式,或者使用ABAB这样一种交替轮回的句式。但是,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组合方式呢?比较之后我们发现,全部用A句式,刻板;全部用B句式,机械;ABAB句式虽有变化,但这样的变化显得很呆滞。而原文在句式上的组合,有变化,却不显呆滞;有变化,又吻合整段话从紧凑到舒缓、从兴奋到平静的语速节奏。

把握写作语气的变化

这种刻意追求变化的行文,除了体现在短语上,除了体现在句式上,还体现在整段话的语气上。对语气变化的把控,又落在一个关键字眼儿上。这个字眼儿,就是写昙花那一句的“却”字。如果把“却”字去掉,“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会有什么感觉呢?读者还有期待。昙花在九点左右开放,那么十点左右什么花开呢?十一点左右什么花开呢?十二点左右什么花开呢?只要这个“却”字不出现,这个期待就会不断持续下去。

“却”在这里不表转折,前后根本就没有转折关系。这个“却”,就像是开车使用的刹车,就像是五线谱中的休止符,就像是MP3的暂停键。你读一读,“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咔嚓!文气到这里就停止了。余下的,全是留白。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叫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叫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刻意地追求短语的变化、句式的变化、语气的变化?这就是对语言节奏、行文节奏的把握。

“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在月光下看山脉的剪影,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蜿蜒绵亘、迤逦不断,就像一条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龙。这样的山形,就是一种节奏。这样的节奏,就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一句话,无节奏,则死;有节奏,则活。

其实,写得形象、写得生动不是美的最高层次。最高层次是什么?节奏。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一书中,专门就“诗与乐”的问题谈到了“节奏”。他说:

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自然现象不能彼此全同,亦不能全异。全同全异不能有节奏,节奏生于同异相随相续,相错综,相呼应。寒暑昼夜的来往,新陈的代谢,雌雄的匹偶,风波的起伏,山川的交错,数量的乘除消长,以至于玄理方面反正的对称,历史方面兴亡隆替的循环,都有一个节奏的道理在里面。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是的,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是美的最高层次。追求语言文字的形象、生动、有文采,却因此丧失了行文节奏,那就是得不偿失、本末倒置。

对语言节奏的把握,不仅体现在第一自然段当中,其他各段也都是如此。比如,第二自然段,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会不同,作者举了昙花的例子,也举了“还有的花”的例子。 “昙花”在这里就是一种点的说明,“还有的花”在这里就是一种面的介绍。只有点没有面,对原因说明的代表性不够;只有面没有点,对原因陈述的典型性不足。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不仅思考分析显得严谨有说服力,而且体现了一种行文的节奏,使得科学与美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写“昙花”,是长长的一段文字:“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写得非常详细。写“还有的花”,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时间相吻合。”写得非常简略。这叫详略得当,这就是节奏。以前,我们但知要写得有详有略,却不知为何这样写才是好的。现在,知道了节奏,知道了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知道了节奏是最高层次的美,自然就明白了详略得当的道理。

这种对行文节奏的刻意追求,同样也体现在第三自然段。比如:“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其实,顺着这句话的意思作者可以继续写下去:“牵牛花开了,这是在凌晨四点左右;蔷薇开了,这是在五点左右;睡莲开了,这是在七点左右;午时花开了,这是在中午十二点左右;万寿菊开了,这是在下午三点左右;烟草花开了,这是在傍晚六点左右;月光花开了,这是在晚上七点左右;夜来香开了,这是在晚上八点左右;昙花开了,这是在晚上九点左右。”

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呢?出于两个考虑:第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已经写到了这些花的开放时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第二,还有一个重要考量,追求一种虚与实的变化。既然第一自然段已经实写了,那么文章最后不写这些内容,也就等于写了,这叫虚写。虚实相生,就是节奏。

现在可以做一个梳理归纳了。就一段话而言,短语的变化、句式的变化、语气的变化,是一种节奏的自觉追求;就一篇文章而言,详略得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也是一种节奏的自觉追求。这种追求,超越了写得形象、写得生动、写出文采,而是对美的灵魂、美的最高层次的敬意与膜拜。

那么,节奏跟语境又有什么关系呢?把握节奏跟观照语境又有什么关系呢?

节奏,只有在语境中,在语言流中,在语言跟语言的关系中,才能被建构,被呈现。节奏是对比的产物,是矛盾双方的消长兴衰、对立统一,撇开语境,对比不复存在,消长兴衰的矛盾双方不复存在。一句话,没有语境就没有节奏。

是的,节奏活在语境中,节奏赋予语境以最高的美。

对节奏的把握要基于语境,在语境中,通过语境来实现。对文本其他各个方面的解读,同样必须基于语境,在语境中,通过语境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